劉冬英
[摘 要]高中政治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先簡要分析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意義,然后指出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具體對策,包括樹立生活化的教學理念,選擇生活化的教學內容等,以期能夠提高高中政治教學的質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高中政治 生活化 意義 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330043
高中政治教學需要考慮社會生活需求以及學生的思想觀念,但是,傳統的政治教學嚴重脫離生活實際,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政治教學的質量不高。目前,隨著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發展,高中政治教學逐漸加強了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提高。同時,政治教學逐漸面向學生、面向生活、面向社會,不僅可以提高政治教學的效果,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促進教育事業的繁榮發展。
一、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1.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高中政治教學更加重視學生的現實生活,并且根據學生的成長規律和實際需求開展教學活動,使得政治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的緊密結合,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實現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的有機統一,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傳統的高中政治教學只注重傳授理論知識,容易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政治教學的效果較差。而政治教學生活化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政治知識的價值,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學生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二、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的具體對策
1.樹立生活化的政治教學理念
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扮演著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因此,應該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不斷提高政治教學的有效性,以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在教學過程中,高中政治教師應該樹立生活化的教學觀念,認真觀察現實生活,合理設計教學內容,不斷提高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同時,高中政治教師應該勤于思考,從現實社會中挖掘教學資源,不斷創新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生活需求,合理開展政治教學活動,以提高學生的政治水平。
2.選擇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知識來源于生活并且為現實生活服務,因此,高中政治教師應該合理選擇教學內容,加強政治教學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以提高政治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中,高中政治教師應該深入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教學內容,合理開展教學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經濟與生活中的“供求與價格的關系”時,高中政治教師可以采用分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思考冰箱價格與冰箱銷量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解釋冰箱供求量與價格之間的變化關系,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同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高中政治教師可以根據社會熱點問題或者時事新聞進行提問,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來分析社會問題,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
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的效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高中政治教師應該不斷創新教學模式,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高中政治教師可以利用活動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或者角色扮演的方式,營造寬松活躍的教學氛圍。例如,在學習民主選舉的內容時,高中政治教師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分別扮演主持人、政府官員等,模擬民主選舉的過程,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和印象,提高學生的政治水平。
4.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因此,高中政治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把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在學習整體與局部之間的關系時,高中政治教師可以組織拔河比賽、接力賽等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哲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團結精神和集體意識。同時,在講解整體與局部之間的關系時,高中政治教師可以讓學生用這一原理,分析個人與班級、中央與地方的關系等,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而言之,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高中政治教師應該加強政治教學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以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