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DV創作》這門課程結合作者實際工作經驗就目前學生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集中出現存在的一些問題、難點以及改革和創新思路加以說明、闡述。
【關鍵詞】創作課程;改革;創新
《DV創作》這門課程是為我校大三的同學開設的一門影像學科專業課,考慮安排在本階段上此門課程的原因一是學生在大一、大二兩年的專業課學習中已基本掌握了影視課程必備的基礎知識以及影視剪輯后期合成類軟件的操作,應結合實例充分運用所學知識;二是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學生原創興趣,獨立創作水平,指導學生基本完成了從初學者到專業影像創作者的角色轉變。本課程已經開展一段時間,本文就目前學生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集中出現存在的一些問題、難點以及改革和創新思路加以說明、闡述。
主要存在的問題:
1 攝影攝像前期拍攝缺乏鏡頭意識
1.1 畫面構圖隨意,缺乏美感。
授課過程中曾反復強調“注意構圖、注意畫面的起幅和落幅”,但并未引起學生的重視,在拍攝過程中仍然是看到什么拍什么,浮皮潦草、蒙混過關,拍出來的畫面一無美感二不生動,想要的拍不到,毫無意義的素材一大堆。
1.2 鏡頭缺乏規范性和系統性
在審閱作業的時候發現,很多同學的作業缺乏基本的鏡頭規范和原則,比如在拍攝時不使用輔助設備造成大量鏡頭晃動;其次在拍攝手法上推、拉、搖、移等基本不手段運用不熟練,產生大量無原則無規則的畫面。
1.3 對于攝像器材缺乏研究
很多同學在學習這門課的時候只是覺得好玩,缺乏對于攝像機功能和特性的研究,大多數同學在拍攝時只通過自動光圈、自動焦點這些功能進行拍攝,所以造成曝光、白平衡不準確等畫面缺陷。
1.4 前期拍攝時缺乏剪輯意識
同學在拍攝的過程中往往單純根據劇本的內容和主觀意識去拍攝,常常存在漏拍,素材不夠和素材內容不理想等相似問題。這一問題的根源在于同學心中缺乏后期剪輯意識,不清楚后期需要什么內容的素材和需要多少素材拍攝積累才在前期無的放矢。
2 作品不好看、不生動。
有些同學的作品雖然在內容上符合劇本的要求,但是卻不理想,除了前期拍攝手法不足的因素外,在后期剪輯上也有很大問題。存在剪輯的過程中沒有遵循“動從動、靜接靜”的原則,鏡頭內部節奏沒有跟隨外部節奏進行變化此類基本剪輯理論的缺失等問題。
3 選題內容不明確、主題不突出。
學生要明確任何影視創作的第一要務就是選題“節口的思想是主導的,技術是從屬的,必須始終堅持這樣的主從地位,絕對不能讓制作技巧主宰了節目的內容”。“這樣的選題是否合適?”和“這個選題可行嗎?”是學生在創作之初最常問的問題,在我看來,創作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所以選題也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各類選題都是能夠進行創作的。關鍵是,這個選題對創作的學生來說是足夠了解的,對這個選題也是興趣最濃厚的,創作價值最高的,所選主題能夠提現創作的靈魂與所要追求的概念,并且采用自己擅長的手段最真切的表達自己的選題意圖,能通打動自己的同時打動觀眾。但是現實是很多同學的作品拍攝出來的作品選題不明主題不突出,需要進行語言講解才能明白故事的梗概,此類情況普遍存在。在創作劇本之初故事的來龍去脈很清晰,隨著拍攝的進展,主題與故事慢慢偏離主線,這就是同學心中沒有主題意識或者在創作時不突出主題造成的。
針對《DV創作》課程進行的調整和改革
首先,破除分組團隊意識。從前在組織同學進行拍攝時存在團隊少、導演少、每個團隊分工過細等問題,造成同學們缺乏導演意識,缺乏拍攝和剪輯的概念。今后在授課時,實行作品責任制,每個同學都做導演,自己負責攝像和剪輯,互相配合充當演員。這樣,同學在后期剪輯的過程中可以明顯的發現前期的不足和問題,找問題、分析原因、教師可及時進行糾正并加強理論知識的引導,是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其次,有了剪輯經驗同學在拍攝的時候也更能明確自己的目的和任務,更能注重如何將畫面拍攝的生動、將事件敘述的準確。
其次,將結課作業及時進行講解、分析和點評。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尊重學生在初學過程中所犯的錯誤,并引導學生在錯誤中進行總結,積累經驗,多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通過鏡頭“看世界”。根據學生的拍攝情況,找到國內外優秀的作品給學生鑒賞,讓學生在眼界和思路上逐步提高。一個優秀的創作者應該善于汲取多方面的營養,在其它優秀的作品中吸收精華,借鑒他人優秀的經驗為我所用。
最后,通過項目帶動教學。在下達任務之前,給學生擬定一個“項目”,規定一個情景來帶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充分激發學生的責任感和榮譽感,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端正學習態度,從原來的“為了完成作業”轉變成“獨立制作項目”。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使同學發自內心的追求作品的品質。
影像創作是一個歷練的過程,需要同學經過長時間的熏習和積累才能達到一定高度。不過無論怎樣,前期準備工作一定要做充分,比如為什么要選擇這個選題,這個選題的意義何在, 拍攝腳本的撰寫,生產任務的編排,通過哪幾個角度闡述主題,演員的表演是否能理清故事線索,基本情緒如何,高潮的部分如何安排,燈光的布置,演員的走位等等。
怎樣才算是一部好的作品呢?這個答案很寬泛,但是從傳播效果來說可以肯定的講被觀眾認可就是一部好的作品,所以,創作者必須揣摩觀眾的想法,“觀眾的興趣點是什么”、“煽情點在哪里”、“新鮮感在哪里表現”、“如何最大程度的吸引觀眾”。未來的中國電影市場是一個龐大的且有發展的市場,我們不難發現在眾多大片中都要顧及中國的場景為了吸引中國的巨大票房。面對這如此巨大的蛋糕,我們同學更應該在影視作品創作的路上孜孜不倦、力求完美。
參考文獻
[1][英]哈里斯·華茲著,徐雄雄等編譯.開拍了—怎樣制作電視節目[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6:5.
作者簡介
齊師鰩(1986-),漢族,女,吉林省長春市人。碩士學位。現為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影像專業。
作者單位
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 吉林省長春市 13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