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模式、創新選育考機制、創新活動載體、創新教育管理形式、創新領導體制和工作制度為抓手,提升基層黨建科學化水平。
[關鍵詞]創新;提升;黨建;機制
[作者簡介]韓建敏(1966-),男,漢族,籍貫:河北滿城,現任河北臨西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大學法學學士。
[中圖分類號]D26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031(2017)01-0045-02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中強調:各級黨委要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不稱職的理念,以改革創新的精神狀況、改革創新的思想作風、改革創新的工作方法全面抓好黨的建設,以黨的建設的實際成效推動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1]這一重要論述,為發揚改革創新精神,提升新時期基層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指明方向。在開展基層黨建工作的生動實踐中,要努力做到五個方面創新:
一、要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模式,實現黨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適應經濟發展需要,認真掌握“兩新”組織的特點和工作需求,加強黨的建設,延伸工作觸角。一是建立專業市場黨組織。近年來,臨西軸承大世界擠身全國第三大軸承經營專業市場,從業黨員3000多人。立足這個實際,建立軸承工業園區黨工委、運河工業園區黨工委,在全縣20余家軸承規模企業建立黨支部,實現黨組織建在產業鏈條上,強化對專業市場黨員的管理,促進軸承產業的大發展。二是建立協會黨組織。在軸承協會、農業協會、養殖協會等10多個遍布全縣的民間協會建立黨支部,加強黨組織對協會的工作領導,使協會會員在農村科技富民、信息服務、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三是加強企業黨組織建設。開展調查走訪活動,摸清企業黨建工作底數,符合組建條件的,及時建立黨組織;一時不具備的,選派優秀干部到企業擔任黨建指導員,開展工會和群團工作,為建立企業黨組織創造條件,實現黨建和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良性互動。
二、要創新選育考機制,建設一支優秀的農村“領頭雁”隊伍。建立科學管理機制,強化農村黨組織書記管理,是鞏固黨的基層政權和發揮村級黨組織書記“頭雁”作用的重要保障。一是建立科學選任機制。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通過“兩推一選”、下派機關干部到村任職、公開招考大學生村官等辦法,拓寬選人渠道,把那些政治思想好、群眾威信高、帶頭致富和共富能力強的人選配到村任黨組織書記崗位,增強村班子的凝聚力、戰斗力。二是建立教育培訓機制。依托臨西縣職教中心、河北省軸承產業技術研究院舉辦電器焊、軸承加工等實用技能班,分批次選送村黨組織書記到邢臺農業學院中專班進修學習,舉辦“村支書大講堂”和玉蘭精神座談會等,建起以縣鄉黨校為主、社會培訓為輔的多層次、立體化培訓網絡。三是建立考核激勵機制。實行年度工作目標承諾制度、村黨支部書記年度述職評議制度、工作實績百分考核制度、獎勵表彰制度等,強化村黨組織書記任務約束和考核管理力度,調動基層干部干事、創業激情。
三、要創新活動載體,增強基層黨建工作活力。深化縣鄉村黨建工作“三級聯創”和服務型黨組織創建活動,以活動載體的創新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吸引力和黨員干部的感召力。一是開展學習李保國、呂玉蘭活動。大力宣傳“太行新愚公李保國”和縣內老典型呂玉蘭先進事跡,組織廣大基層黨員干部收看專題片《太行山的紅蘋果——李保國》、河北梆子《呂玉蘭》,參觀呂玉蘭紀念館,切身感受“愛國為民、艱苦創業、求真務實、無私奉獻”的玉蘭精神,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爭當李保國、呂玉蘭式優秀黨員干部。二是開展創建“五個好”基層黨組織活動。引導鄉鎮黨委爭當“領導班子好、黨員干部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小康業績好、群眾反映好”的“五個好”鄉鎮黨委;爭當“好班子、好隊伍、好路子、好體制、好制度”的“五個好”農村黨支部。堅持每年評選,并對評選出的“五個好”鄉鎮黨委、“五個好”農村黨支部進行表彰,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通過抓典型,“五個好”鄉鎮黨委、“五個好”農村黨支部數量達到全縣鄉鎮、農村黨組織的85%以上,進一步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根基。三是用好其他載體。在全縣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開展“黨員亮牌示范、奪旗爭星”、“巾幗建功”、“青年文明號”創建等系列活動,鞏固和深化“三嚴三實”、“兩學一做”專題教育,把廣大黨員團結凝聚在基層黨組織周圍,增強落實黨的方針政策的自覺性,推動整體工作邁上新臺階。
四、要創新黨員教育管理形式,建立保持黨員先進性機制。著力解決黨員教育管理滯后問題,加強新時期教育管理新途徑、新辦法的探索和實踐,實現黨員教育管理常態化、長效化。一是嚴把黨員“入口關”。規范黨員推薦、支部推薦和群眾推薦,落實推優發展黨員制度,建立數量充足的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并強化入黨動機教育,嚴格發展黨員程序,做到成熟一個發展一個,壯大黨員隊伍。二是建立流動黨員雙向管理制度。一方面加強流出地黨員管理,流出地黨組織對外出務工黨員的個人信息認真登記,加強聯系,通過電話、信函、短信等形式開展隨機教育;另一方面在流入地黨組織開展黨員亮身份活動,避免“口袋”黨員情況,使務工黨員能夠正常參加流入地黨組織各項活動,接受教育。通過流出地和流入地雙向管理,解決外出務工流動黨員失之于教、失之于管問題。三是開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全面推行黨員“七權七責”機制,進一步明確農村無職黨員責權,按照設崗定責、黨員認崗、公示明崗、考核評崗程序確定黨員崗位、職責和考核辦法,促進黨員更好地履職盡責,發揮作用。四是暢通黨員出口。配合紀檢部門加大對貪污受賄案件的查辦力度,明確界定不合格黨員標準,按照黨章和有關政策、法律規定嚴肅處理,純潔黨員干部隊伍,著力建設“四講四有”黨員干部隊伍,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五、要創新領導體制和工作制度,建立基層黨建工作長效機制。堅持把基層黨建作為各級黨委長期抓、重點抓的工作。一是建立黨建工作責任制。修訂完善《臨西縣鄉鎮黨委書記抓黨建工作實施意見》、進一步強化鄉鎮黨委書記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職責,落實鄉鎮黨委書記、村黨組織書記年度黨建工作述職制度,增強鄉村兩級黨組織書記開展黨建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形成黨建工作齊抓共管局面。二是建立黨建工作目標考核機制。按照黨建工作年度任務目標,細化考核內容,逐項量化打分,全縣排名。同時堅持把黨建工作考核結果作為評價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作為領導干部選拔任用、職務級別調整及獎懲、培訓的重要依據。通過規范黨的領導體制、運行機制和考評制度,保障基層黨建工作運轉協調、高效有序,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力組織保障。
[注釋]
[1]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人民出版社,201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