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影倩
摘 要《指南》中指出,每個幼兒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要讓幼兒在感受與欣賞,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緒態(tài)度的獨特方式。美術活動是藝術領域的一部分,是幼兒園一日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但是幼兒的認知能力較差,對自身的行為往往缺乏自我評價能力。因此教師對幼兒的評價就顯得尤為重要,其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獎懲幼兒,更重要的是為了促進幼兒未來的發(fā)展。因此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每一個孩子發(fā)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必要手段。但是同時,評價也是一把雙刃劍,評價理念、目的以及方法和技術等,都影響著評價對教育的導向,如何評價每個幼兒,便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關鍵詞】幼兒園;日活動藝術;有效評價
1 評價的方式
1.1 注重內容的多元化
多元化學習評價體系是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綜合評價的多元系統(tǒng),反映在評價的內容、過程、方式、方法、手段及其管理等環(huán)節(jié)的多樣性。建立多元化的學習評價體系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因材施教發(fā)展和學生個性的需要,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活動時,對幼兒的評價內容要全面與多元化。不能只有關于美術知識方面,還要對幼兒的學習過程、學習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評價內容的全面、多元化能幫助教師從多個角度評價幼兒,發(fā)現(xiàn)幼兒的個性差異,每個孩子的優(yōu)點,具體到一次美術活動的評價,評價內容不一定每次面面俱到,可以根據活動內容、活動進程、幼兒整體水平或每個幼兒的發(fā)展情況重點評價其中某些方面。
1.2 關注幼兒的差異性。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評價能鼓舞幼兒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師在評價時要注意到幼兒們各方面的差異。,例如在開展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學同一幅繪畫作品,會因為幼兒學習能力的差異,幼兒們的創(chuàng)作有著很大的差距。比如在大班下學期繪畫《畢業(yè)照》時,教師在關注不同幼兒時,也要注意不同的評價方式,“涵涵,你的畢業(yè)照構圖清晰,在繪畫人物時還能注意遮擋,如果涂色時再注意一些顏色的搭配就更好了。”“小宇,你的人物構圖時太靠下面了,下次注意整體的構圖哦,但是你今天的畢業(yè)帽畫的特別漂亮哦,進步很大哦。”這時教師根據每個幼兒的表現(xiàn)采取了不同的評價標準,讓幼兒們在明白自己的不足處, 也知道了自己的優(yōu)點。從而促進了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增加了自信心。
1.3 調動多樣的體態(tài)語
教師要善于調動多樣的肢體語言。評價幼兒的作品時教師的面部表情要溫和、親切,微笑的神態(tài)能讓幼兒敞開心扉,說出自己的想法;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目光的接觸能發(fā)揮信息傳遞的作用,因此評價中教師與幼兒的眼神交流是不可缺少的。教師不僅要讓幼兒看到自己認真欣賞他的作品的樣子,還要注意評價時要時常看著幼兒的眼睛,和幼兒進行眼神交流,不能只把眼睛停留在作品上,更不能看不相關的地方;此外,評價時教師還可以撫摸幼兒的頭,或是擁抱一下幼兒,讓幼兒感受老師對自己的關愛。似的幼兒,更能接受教師的評價。
肢體語言就是通過身體的動作與接觸而進行的感情交流。平時和孩子交流,教師應該蹲下身體,平視對方的眼睛。當他著急的表達不清時,你可以微笑著看著他,安慰他不要著急慢慢說。等他說完再發(fā)表見解,還可以伴些手勢和面部表情,讓他覺得自己被尊重。握握手,拍拍肩,摸摸頭這些親熱、溫暖的舉動,都能給幼兒身心帶來愉悅和幸福,相信教師燦爛的笑容永遠是孩子心中盛開的鮮花
2 評價的語言
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視教學語言藝術,他曾經說過:“教師的語言是一種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響學生心靈的工具。”由此可見,在幼兒園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評價語言往往會影響幼兒的情緒,甚至可能對幼兒一生的語言發(fā)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2.1 生動恰當
作為教師,在作出評價之前,首先要善于通過觀察、對話,了解幼兒的活動意圖及作品想表達的思想和感受,理解和發(fā)現(xiàn)幼兒獨特的創(chuàng)意、個性化的表現(xiàn)方法和表達形式,特別當幼兒的作品“離譜”時,更應站在幼兒的視角努力理解其意圖;其次,當幼兒本身也不能清楚表達自己意圖時,教師要耐心的跟幼兒溝通。還可以開放式提問:“你畫的跟我不一樣哦,能告訴我“你為什么要這樣畫?”“還可以怎樣表現(xiàn)?”引導幼兒邊畫邊思考,完善自己的構思;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幼兒的閃光點與不同點。
2.2 正面激勵
語言具有一種感人的力量,它的真正的美離不開言辭的熱情、誠懇和富于激勵性。激勵性語言評價可以觸發(fā)幼兒的學習熱情,從而培養(yǎng)幼兒勇敢的品質、探究的興趣、堅強的意志。為了激勵他們,教師一定要對幼兒多實施正面的評價,更多地關注他們的進步;多對孩子進行縱向的比較,使幼兒提高對活動的興趣,增加自信心,多使用一些“你能行”、“你一定會做好的”等激勵性的語言,告訴幼兒一些正確的做法,和幼兒一起進行探索活動,讓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使幼兒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中不斷發(fā)展。
3 評價的時機
評價時機的切入是指教師根據美術活動中出現(xiàn)的具體情況隨機進行評價。一般我們在日常教學中,美術評價往往習慣選擇在教學活動結束部分,其實這也存在一些弊端,活動中、活動后、下一個活動前都可以進行評價。
3.1 教學活動中的評價
在繪畫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在班級中進行不斷的巡視,做簡短評價。教師的評價可以面向全體幼兒、也可以針對小組和個人進行,具有較強的實效性。當活動最后,教師還可以對幼兒的美術作品從構圖、色彩、想象、等方面給予評價和指導。
3.2 教學活動后的評價
指教學活動結束后延伸活動中的評價。在這種評價中,教師可以組織幼兒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班級的一個版面上,讓幼兒和同伴們一起欣賞討論,說說自己的操作意圖。同時還可以針對繪畫過程以及作品中的個別問題,進行個別指導。
3.3 后續(xù)的評價
這類評價通常放在下一次活動之前,可以比較詳細地總結上次活動中的問題,對這一次活動有較強的指導性。對系列、連續(xù)的教學有較大的幫助。
美國哈佛大學的發(fā)展心理學家加德納曾經提出過多元智力理論,他認為每個人都同時擁有九種智力,只是九種智力各具特色。因此,每個幼兒都是獨特的,有著不同的優(yōu)缺點,做為老師要善于撲捉孩子們的優(yōu)缺點,采用多元化的標準,從多角度來評價,培養(yǎng)幼兒參與活動的勇氣,鍛煉幼兒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評價有法,但無定法,只有在不斷的更新自我教學理念,不斷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評價才能越評越精。幼兒才會充分認識自我,發(fā)展自我,超越自我。
作者單位
江蘇省張家港市塘橋中心幼兒園 江蘇省張家港市 2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