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學生黨員是黨和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學生黨員的質量高低關系著黨和社會主義事業能否順利發展,高校學生基層黨組織面臨入口把關不嚴、出口渠道不暢、缺乏對不合格黨員的處置機制等問題,因此,在新的歷史形勢下,探索高校學生黨員能進能出機制的實現路徑,優化學生黨員隊伍,確保學生黨員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高校學生黨員;能進能出機制;實現路徑;探索
高校作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陣地,其發展黨員質量的優劣,是事關黨員隊伍純潔和先鋒模范作用發揮的大事,也是事關能否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大事。黨的十八大提出“健全黨員能進能出機制,優化黨員隊伍結構”的目標和要求,這對于我們在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健全學生黨員能進能出機制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1 高校學生黨建存在的問題及現狀
1.1 黨員素質參差不齊
近年來,高校學生黨員數量不斷增加,隨之而來的黨員質量和素質問題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受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及價值觀念多元化的影響,不少學生黨員的價值觀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入黨動機不端正,“入黨前拼命干,入黨后松一半”的現象時有發生,部分學生黨員缺乏黨員意識和黨性修養,未能真正從思想上入黨,不能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在對黨員的發展和教育管理上缺乏有效的監督約束機制及教育考核機制,黨員能進不能出的情況較為普遍,導致學生黨員的素質良莠不齊。
1.2 基層黨組織管理人員非專業
高校中學生黨支部書記大多由輔導員或學生黨員兼任,由于他們忙于日常事務,往往不能投入大量精力及時間,對于數量龐大的學生黨員發展及管理工作疲于應付,嚴重制約了黨員發展的質量。而高校對于學生支部書記的培訓和教育管理也比較缺乏,支部書記的理論學習及教育培訓得不到保證,自身理論與實踐經驗不足。
1.3 黨員考核機制不健全
在發展黨員“入口”關上,還普遍存在更加注重學生學業成績及工作表現等實績的指標,而忽視思想層面的考核,導致一部分思想素質不高、入黨動機不純的學生混入了黨員隊伍。對于學生黨員入黨后的考核、監督和教育不足,造成部分學生黨員入黨后積極性下降,不能嚴格約束和要求自己,組織紀律性差等情況,嚴重影響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給班級、學校帶來了不好的影響。此外,在不合格黨員的考核退出機制上沒有明確的措施和規定,由于擔心給組織和學生個人帶來不利影響,不合格黨員大都以教育為主,存在“走過場”的現象。
2 健全高校學生黨員能進能出機制的關鍵環節及對策
2.1 入口環節,注重制度化。
2014年5月2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提出發展黨員要堅持黨章規定的黨員標準,始終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注重思想入黨,是發展黨員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重要保證。嚴格、科學、規范的制度和程序,是提高黨員質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入口環節,應注重發展黨員制度化,如在申請入黨環節,黨組織應派人同入黨申請人談話,了解其入黨動機等;在確定入黨積極分子環節,應采取黨員推薦、群團組織推優、民主測評等方式推薦人選,并由支委會研究決定;在確定發展對象環節,采取量化考核、民主評議、基層組織審批等程序。完善發展黨員的每一環節、每一程序,并落實到制度上,確保從源頭上保證發展黨員的質量。
2.2 出口環節,注重規范化。
一是對不合格黨員進行界定。高校對于不合格黨員應有明確的界定,可結合黨章、黨規和高校的特性,從理想信念、組織紀律、作用發揮、道德品行等方面來認定。堅持定性考核、定量考評與定期考評相結合,對不合格黨員的標準予以具體化和量化,使不合格黨員的確定有標準,處置有依據。二是加強對不合格黨員的教育和管理。采取黨員一對一聯系不合格黨員,對其進行教育幫扶、正面激勵等,促使其真正從思想上入黨,防止帶病入黨。
2.3 建立不合格黨員處置機制
健全黨員能進能出機制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基礎工程。長期以來,各高校在發展黨員的出口環節缺乏一些配套機制,在不合格黨員認定上沒有一個規范的標準,僅僅依據黨章的規定,在實際操作上還存在著過于籠統,過于寬泛的問題。尤其是對于高校學生黨員這一特殊群體,沒有與其他黨員區分開來對待,導致處置不合格黨員的客觀性、公正性難以保證,不合格黨員處置困難。因此,健全黨員能進能出機制,必須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建立黨員發展問責機制,“誰介紹誰負責,誰考察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明確不合格黨員認定標準、區分不合格黨員處置方式、健全不合格黨員教育機制,對不合格黨員進行及時處置。
3 探索高校學生黨員能進能出機制的實現路徑
3.1 明確黨員吸收的標準與要求
高校發展學生黨員的過程中,應始終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改變“唯學業成績、唯工作業績,輕思想教育、輕現實表現”等問題,始終把思想入黨貫穿發展黨員工作的全過程。推行黨員的量化考核,對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進行全方位考核,遵循“堅持標準、保證質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要求,成熟一個,發展一個,全面推行發展黨員的票決制和公示制,從理想信念、現實表現、學業成績、工作業績、師生評議、黨群推優等各個方面進行考核打分,進行民主票決并公示,確保發展黨員的每個環節在陽光下運行,推行發展黨員公開化、透明化,從源頭上純潔黨員隊伍,將真正優秀的分子吸收到黨內來。
3.2 明確黨員退出的情況與原則
健全黨員能進能出機制的難點在于明確黨員退出的情況與原則,根據現行黨章規定,黨員退出有四種情況:“自請退黨、自行退黨、組織勸退、組織開除”。第一種情況,黨章規定,黨員有退黨的自由。自愿退黨的黨員應向組織提出申請,并報上級黨組織備案。黨員退黨后其合法權益不受損害。第二種情況,黨員沒有正當理由,連續六個月不參加黨組織生活,或不交納黨費,或不履行組織所分配工作的,就被認為是自行脫黨。支部大會應將其除名,并報上級黨組織批準。第三種情況,組織勸退的對象主要是不合格黨員?!吨泄仓醒虢M織部 中共中央宣傳部 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對理想信念不堅定、不履行黨員義務、不符合黨員條件的大學生黨員,黨組織應對其進行教育,要求其限期改正;經教育仍無轉變的,應當勸其退黨;勸而不退的予以除名?!钡谒姆N情況,開除黨籍,這種情況在高校學生黨員中還比較少見,主要對象是存在嚴重違法違紀行為的黨員。對于此類黨員,經確定違法行為屬實,應堅決清除出黨。
3.3 營造黨員能進能出機制運行氛圍
高校黨組織應創新黨員發展觀念,暢通黨員發展渠道,營造一個能進能出的良性循環機制。首先,黨員觀念的創新是根本,每個黨員都要認清自身信念,正確看待和評價自己,認為自己不能繼續履行黨員義務和職責時,就應及時提出退黨申請。對于組織勸退的黨員,如果不符合黨員的要求,繼續留在黨內會影響黨的形象,則應接納組織的建議,以正確的態度來對待。其次,應加強黨員能進能出機制的理論研究,深入研究國內外政黨在黨員能進能出方面的理論和實踐經驗,結合我黨在新的歷史時期面臨的新問題、新挑戰,將有益的部分為我所用,與時俱進的進行創新研究,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再次,要將黨員能進能出機制放在高校大環境中來運行,結合學校的建設和發展、黨員的教育管理、黨組織隊伍建設來進行,凝聚全校師生共識,推進黨員能進能出的整體氛圍,傳遞處置不合格黨員的堅定決心,全面提高高校黨建工作理論化、科學化水平,提升學生黨員素質。
3.4 建立不合格黨員退出預警及再教育機制
不合格黨員是黨內的消極因素,因此,對于不合格黨員要實預警及再教育機制,通過動態跟蹤教育管理,明確退出原因并加以區別對待。一是在不合格黨員退出前進行預警,做到警示與教育相結合,安排專人定向跟蹤,及時幫扶,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在思想上、工作上、學習上和生活上通過組織關懷和幫扶,使他們重新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思想上、行動上盡快達到合格黨員的標準。二是對于整改無效的不合格黨員應勸其退黨,并及時進行后續教育,使其成為一名遵紀守法的大學生。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N].人民日報,2014(06):11.
[2]中共浙江省委組織部課題組.健全黨員能進能出機制[J].黨建研究,2014(05).
[3]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課題組.健全黨員能進能出機制研究[J].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2014(05).
[6]沈如江.高校處置不合格學生黨員問題研究[J].青春歲月,2016(04).
[7]鄭曉儀,余俊渠.高校不合格大學生黨員退出機制的淺析與對策[J].山東行政學院學報,2016(02).
作者簡介
管婷(1984-)江西省宜春市人。碩士學位。現為宜春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管理。
作者單位
宜春學院 江西省宜春市 3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