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廣西瑤族刺繡等手工藝品聞名全國,然廣西瑤族文化創意工藝品發展現狀堪憂,本文針對廣西瑤族文化創意工藝品的發展現狀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了其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對廣西瑤族文化創意工藝品的發展途徑進行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廣西瑤族;創意工藝品;發展途徑
1 廣西瑤族文化創意工藝品發展現狀
瑤族是我國五十六個少數民族之一,廣西瑤族人口152.8萬人,占廣西全區總人口的3.06%,占全國瑤族人口的62%。在廣西81個縣市中,有69個縣市有瑤族人居住,廣西瑤族在全國瑤族族群中占居重要位置,其素以刺繡聞名全國,瑤族刺繡是一種傳統的手工藝,其用針、線在布上描繪出鮮艷的花紋、兼具藝術性與實用性。值得肯定的是,這種刺繡并非雜亂無章,而是具有嚴格的規定,不同服飾的花紋、對繡線、繡工的要求都有不同,甚至著裝的對象不同,服飾上的圖案則有著極為嚴苛的規定。廣西瑤族刺繡的圖案豐富多彩,寓意吉祥,繡工精美,瑤族人民在遷徙過程中,這些精湛的手工技藝失去傳承,逐漸流失。廣西瑤族的服飾、首飾、頭飾、包飾等工藝品樣式豐富繁多,大都具有著悠久的歷史和鮮明的民族區域特色,由于其長期的山區閉塞性使其保留了較多的傳統特色,更加成為一種民族的瑰寶般的存在,但隨著交通的逐步發展,經濟的進步,封閉的狀態逐漸被打破,瑤族人與外界交流也日漸頻繁、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山區中的人們也許要謀生存、求發展,但由于交通的限制、以及瑤族手工工藝品尚處在手工加工等較為原始的加工發展階段,因此,隨著歷史的發展這些手工藝品的衍生物并不多,具有廣西瑤族文化特色的創意工藝品并沒有跟隨時間的流轉得到很大的發展,如何將瑤族文化帶出山區、使瑤族獨具特色的創意工藝品走向中國、走向世界成為瑤族人民面臨的又一個重大問題。那么,研究廣西瑤族文化,開發創意工藝品,尋找新的發展途徑,顯得尤為迫切。
2 廣西瑤族文化創意工藝品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2.1 原始的加工方式使其很難形成規模效應
廣西瑤族文化創意工藝品,諸如刺繡、女子的首飾、頭飾等的制作、加工尚處在手工、簡單、原始的操作水平,加工工具也較為落后,多是原始的木器、石器等操作工具,特別是瑤族的刺繡,需要繡娘一針一線的純手工制作。雖然這種原始的加工方法能使這些手工藝品最大的保留其獨特的民族性、傳統性。但是這樣的操作、生產方式必然使其生產效率受到很大影響,出售到市面的價格受其手工操作生產率較低的影響價格也相對偏高,因此,導致市場占有率不高。在市場中出現“詢價多,買家少”的現象,不利于其文化創意工藝品的進一步發展,對其今后發展極為不利。
2.2 山區交通阻礙其創意手工工藝品的傳播
長期以來,廣西山區的交通就極不便利,尤其瑤族部落又身處山區深處其交通自然不言而喻,雖然因此瑤族部落保留了其獨具特色的民族手工工藝品傳統,但也因此阻礙了這些手工工藝品的進一步向外傳播,盡管隨著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生活條件、基礎設施的改善以及山區交通有了一定改善,但這對于瑤族民族工藝品的傳播來說還遠遠不夠。
2.3 品牌效應有待加強
近幾年,廣西瑤族文化創意工藝品通過東盟博覽會,廣西工藝品展銷會,互聯網+等平臺的展示,在全國享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尚未形成品牌效應,導致其顧客受眾度低,而且其民族特色的手工工 藝品沒有其獨特的、系統的文化、品牌符號,市場認可度不高,因此,進一步加強品牌文化的營造是其進一步發展所面臨的難題。
3 廣西瑤族文化創意工藝品的發展途徑
3.1 先進操作技術及設備的引進、使其形成規模效應。
廣西瑤族文化創意工藝品要想得到進一步發展、擴大其在全國、乃至國際影響力,首要的任務就是提高其生產效率、生產量,生產出獨具特色、質量上乘的文化創意工藝品,提高市場占有率。這就 要求國家、地區相關的政府部門領導、投資、組織、實施、引進相應的先進設備來發展當地的民族文化創意工藝品,并引進相關的專業技術人才指導當地的瑤族文化傳承人以及當地居民進行規模化生產,這不僅能提高當地文化創意工藝品的生產數量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當地的就業問題。
3.2 利用高校發展創意工藝品設計隊伍
廣西瑤族文化創意工藝品的開發和設計需要很多專業的設計人員的積極投入,廣西瑤族文化創意工藝品要與社會現代化接軌,設計的創意工藝品要富有現代性,應該充分利用廣西各地的高校進行有效的傳播,利用教學培養出更多的瑤族文化創意工藝品設計隊伍。
3.3 開展山區特色旅游
阻礙廣西瑤族文化創意工藝品發展傳播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交通,而要想短期內解決這一問題并不容易。因此,這就要求多種發展思路并舉。相關部門可以根據當地的地形特點設計獨具特色的民族游吸引顧客,在顧客游覽風光時讓他們欣賞到獨具特色的瑤族手工工藝品,不斷擴大其傳播范圍。這不僅對當地瑤族的文化創意手工工藝品有利還發展了當地的旅游業,可謂一舉兩得。
3.4 在全國范圍內打造瑤族品牌文化
要想使廣西瑤族文化創意工藝品得到長足發展,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全國范圍內打造其品牌文化,在全國范圍內提高其知名度。這就要求當地的有關部門、領導打開思路,采取走出去的辦法,改 變以往只以單一的旅游模式吸引顧客的傳統方式,打造廣西瑤族文化創意工藝品的品牌,在全國范圍內廣泛傳播,同時,提高其商品質量,把特色產品主動送出廣西,送出中國。
參考文獻
[1]鄧群.瑤族文明發展歷程[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8.
[2]陳世莉.走進市場流通圈,瑤族服飾工藝品開發研究[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05).
作者簡介
韋榮妹(1980-),女,壯族,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縣人。碩士研究生學歷。現為賀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民間美術資源開發與應用。
作者單位
賀州學院 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 54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