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克臣
【摘 要】 通過對近年來相關文獻綜合研究,根據中醫、西醫及中西醫結合三種不同治療方法對胃潰瘍的療效進行分析,從不同方法著手,探討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辨證與辨病同時,進一步認識與研究運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胃潰瘍的臨床療效。
【關鍵詞】 中西醫結合治療 胃潰瘍 中醫 西醫
胃潰瘍(GU)是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全球發病率約10%,中老年多見。典型表現為餐后定時出現中上腹疼痛,泛酸或饑餓不適、飽脹噯氣,如治療不及時,會導致出血、穿孔等,該病易復發,內科對該病的治療至今仍難以完全解決此問題。因胃潰瘍患者病情多呈遷延性,發病緩慢,單純西藥或中藥治療,雖可有效緩解病情,但復發率較高,療效多不理想[1]。因此,綜合文獻,對中西醫結合治療胃潰瘍做進一步認識和研究。
1 中醫治療胃潰瘍
1.1 中藥治療
中醫學認為胃潰瘍屬“胃痛”范疇,解平芬[2] 楊曉碧[3] 用四君子湯加味健脾益胃湯治療,有健脾理氣益胃、止痛散寒、消食導滯、清胃瀉熱、化濕和中及養陰益胃之功,可全面調理脾胃。王恩元[4]用潰瘍散治療,認為其病機為脾虛氣弱,寒熱互結,升降失調,氣滯濕阻,久之形成瘀血阻絡而致病情纏綿難愈。本病以脾虛為本,濕阻、寒熱、氣滯、血瘀為標,故用標本同治法療,總有效率94.1%,治愈率 86.9%。周雁等[5]用云南白藥治療,結果示云南白藥在緩解疼痛及治療并發癥出血中療效明顯,對疼痛緩解總有效率為85%,有非常顯著的效果。趙小麗[6]將患者分為氣滯、郁熱、虛寒、陰虛、瘀血五型,郁熱型用化肝煎加減: 丹皮9g、橘子9g、黃芩9g、蒲公英15g、青術香9g、香櫞皮9g;口干口渴者加天花粉9g、石斛9g,清熱生津;熱傷血絡,嘔血或便血者加白及9g、仙鶴草15g,涼血止血。4周治療后,治愈率90.0%,總有效率96.0%。可見,采用中醫辨證治療,可有效增加治愈率,標本兼治,以循序漸進的治療模式,改善預后,與楊建東[7]觀點一致。
1.2 針刺配合推拿、艾灸治療
李敏[8]用針灸推拿結合方法治療胃潰瘍,總有效率 97.3%,其結論: 采用針灸推拿結合方法治療,對穴位產生柔和且緩慢的刺激,加速潰瘍面修復,達到愈合目的。賴茂才[9]用治脊手法配合胸穴指壓治療胃潰瘍,治愈88.4%。盧文生[10]通過臨床觀察認為中藥結合溫針灸能提高胃潰瘍的療效、潰瘍面愈合率,值得臨床推廣。
2 西醫治療胃潰瘍
2.1 抑酸藥
H2受體拮抗劑(H2RA)可抑制基礎及刺激的胃酸分泌。使用推薦劑量各種H2RA潰瘍愈合率相近,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已證明H2RA全日劑量于睡前頓服的療效與1日2次分服相仿,臨床上特別適用根除幽門螺桿菌(HP)療程完成后的后續治療,及某些情況下預防潰瘍復發長程維持治療。質子泵抑制劑(PPI)作用于壁細胞胃酸分泌終末步驟中的關鍵酶H+/K+-ATP酶,使其不可逆失活,因此抑酸作用比H2RA更強且作用持久。與H2RA相比,PPI促進潰瘍愈合速度快、潰瘍愈合率較高。
2.2 胃黏膜保護藥
鋁碳酸鎂(達喜)抗酸作用迅速,作用溫和,可避免pH過高引起胃酸分泌加劇;作用持久;與其它含鋁抗酸藥相比,鋁碳酸鎂可與胃酸充分反應。枸櫞酸鉍鉀可保護胃黏膜,抗HP感染。
2.3 根除HP治療
對HP感染引起的胃潰瘍,根除HP可促進潰瘍愈合且預防潰瘍復發,從而徹底治愈潰瘍。因此,凡有HP感染的胃潰瘍,無論初發或復發、活動或靜止、有無合并癥,均應予以根除HP治療。目前已證明具有殺滅HP作用的抗生素有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或替硝唑)、四環素、呋喃唑酮、某些喹諾酮類如左氧氟沙星等。PPI及膠體鉍能抑制HP,與上述抗生素有協同殺菌作用,必須聯合用藥,并選擇根除率高的治療方案力求一次根除成功。根除治療結束后,應繼續給予一個常規療程的抗潰瘍治療是最理想的,對于有并發癥或潰瘍面積大的患者非常必要,但對于無并發癥且根除治療結束時癥狀已經得到完全緩解者,也可考慮停藥。在根除HP治療結束至少4周后應進行常規復查,且在檢查前停用PPI或鉍劑2周,否則會出現假陰性。
3 中西醫結合治療胃潰瘍
陳利平[11]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胃潰瘍,予治療組健中固本湯配合西藥三聯療法(口服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進行治療。對照組僅予上述西藥三聯療法治療。治療60天后復查胃鏡,治療組有效率97.82%,優于對照組有效率84.78%(P <0.05)。張進領[12]對治療組采用中西醫結合法予自擬和胃止痛湯(黃芪45g、桂枝15g、炙甘草12g、白芍12g、茯苓12g、川芍12g、丹參12g、蒲黃12g、大棗5枚、生姜6片)配合西藥(奧美拉唑、膠體果膠秘),對照組僅予上述西藥治療,治療2周后,治療組總有效率97.78%較對照組的84.44%明顯提高 (P<0.05),提示中西醫結合治療胃潰瘍,綜合療效優異。洪啟淡[13]分別用單純西醫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和單純中醫治療三種方法治療胃潰瘍,結果顯示中西醫結合治療顯效率明顯高于單純中藥和西藥治療組(P<0.05),治療后1年中西醫結合治療隨訪復發率15.8%最低,中西醫結合治療療效明顯優于單純中藥和西藥治療,與馬杰[14]觀點一致。汪洋等[15]將對照組采用奧美拉唑、果膠鉍、克拉霉素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的西藥基礎上給予復方丹參滴丸、益胃湯,并用針灸(足三里、內關、中脘、胃俞,三陰交,陰陵泉等)、耳穴(選用胃、脾、神門埋針)配合治療。治療4周后,兩組復查胃鏡和 HP,對照組潰瘍胃鏡下總有效率77.78%,證候療效總有效率83.33%,HP根除率72.22% ;治療組潰瘍胃鏡下總有效率88.89%,證候療效總有效率94.44%,HP 根除率為 88.88%。結論:中西醫結合治療胃潰瘍療效顯著,值得進一步研究,與丁剛[16] 觀點一致。田輝[17]、王雅楠[18] 、田君[19]研究表明,采用中西醫結合法治療,患者腹痛、反酸、惡心、嘔吐、噯氣、納差等癥狀明顯改善。因此,中西醫結合治療胃潰瘍,能明顯改善患者不適癥狀,遠期療效好,復發率低,值得臨床推廣。
4 結論
胃潰瘍是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發病與多種因素相關且易復發,采取中醫辨證治療,審證求因,治病求本,標本兼治,對于胃潰瘍的治療效果明顯。而西醫治療胃潰瘍,也具有獨特優勢,尤其是急危重癥,西醫診斷胃潰瘍方法先進快速準確,給藥方法方便,效果明確肯定,然而治療后復發率卻明顯高于中醫療法。中西醫結合治療胃潰瘍將現代醫學與祖國傳統醫學聯合應用,辨證與辨病結合,既能快速確診胃潰瘍的發病程度,又能快速給藥緩解癥狀,保護損傷組織,同時注重中醫辨證論治,根據不同分型,采用對證的方藥進行治療,加強胃黏膜組織修復,療效顯著高于單純中醫或西藥療法,明顯降低治療后復發率,使疾病得以去除,適用于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吳宇平,刁利霞.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胃潰瘍臨床效果觀察[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1,10(11):262-263.
[2]解平芬.加味四君子湯治療胃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2,23:81-82.
[3]楊曉碧.四君子湯加味治療胃潰瘍 38 例[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09(7):97
[4]王恩元.潰瘍散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01; 9( 4) : 228-229
[5]周雁,龍毓靈,朱德祥.云南白藥治療消化哇潰瘍 114 例療效觀察[J]. 新中醫,2001; 33(2):19-20
[6]趙小麗.中醫治療消化性胃潰瘍療效分析[J].亞太傳統醫藥.2014,01:72.
[7]楊建東.中醫治療胃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12:230-231.
[8]李敏.推拿配合針灸治療消化性潰瘍[J].中醫外治雜志,2004;13(3):33
[9]賴茂才.治脊手法配合胸穴指壓治療消化性潰瘍43 例[J].中國按摩與導引,2005; 21(11):14-15
[10]盧文生.中藥結合溫針灸治療虛寒型胃潰瘍的療效觀察[J].光明中醫,2013,01:112-114.
[11]陳利平.中西醫結合治療胃潰瘍 46 例[J].中醫研究,2013,05:48-49.
[12]張進領.中西醫結合治療74例胃潰瘍療效觀察[J].中國傷殘學,2013,04:189-190.
[13]洪啟淡.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胃潰瘍療效探討[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3,08:951-952.
[14]馬杰.中西醫結合治療胃潰瘍48例臨床觀察[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05:869-870.
[15]汪洋. 陳招弟. 中西醫結合治療胃潰瘍臨床研究[J].社區醫學雜志,2011,18:9-10.
[16]丁剛.中西醫結合治療濕熱中阻型胃潰瘍50臨 床 觀 察[J].中醫藥導報,2011,12:38-39.
[17]田 輝.中西醫結合治療胃潰瘍78例臨床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0,35:227..
[18]王雅楠. 中西醫結合治療胃潰瘍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2,08:61-66.
[19]田君.中西醫結合治療胃潰瘍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22:2785-2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