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松立+鄧時莉

【摘 要】 目的:探討以臨床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在脊柱外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選取自2016年1月至 2016年9月在我院脊柱外科實習的實習學生50人,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傳統以授課為基礎的教學方法,觀察組采用以臨床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對比兩組學生病歷評分。結果:觀察組學生病歷評分為(87.52±9.13)分,對照組學生病歷評分為(71.11±8.54)分,兩組結果對比存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脊柱外科臨床實習教學中應用以臨床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能夠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以及實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效果良好,有進一步推廣的價值。
【關鍵詞】 以臨床問題為基礎 教學方法 教學效果
以臨床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是臨床上以病人的實際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引導的一種教學模式,該方法是醫學教育改革的主要方法之一。為進一步提升脊柱外科臨床實習教學的教學質量[1],本次研究特選取了2016年1月至 2016年9月在我院脊柱外科實習的實習學生50人,分析兩組實習人員在不同的教育方法下的教學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 2016年9月在我院脊柱外科實習的實習學生50人,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25人,觀察組男13人,女12人,年齡為20-24歲,平均年齡為(22.1±0.7)歲;對照組男12人,女13人,年齡為21-24歲,平均年齡為(22.3±0.6)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基礎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學方法
對照組學生給予傳統以授課為基礎的教學方法,教師為實習學生講解臨床實習相關的知識,為學生播放教學錄像,要求學生對患者的病史進行詢問和檢查,完成實習作業;觀察組學生給予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由脊柱外科主治醫師帶教,選擇典型的住院病歷,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如致病原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診斷要點及治療方法等,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思考、查閱相關文獻,對問題進行解答,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分析,示教病例,學生詢問患者病史,進行檢查,書寫病歷。
1.3 觀察及評價指標[2]
分析比較兩組實習學生的病歷評分。由同一教師對學生的病歷作業進行評分,主要包括:癥狀、查體、特殊體征、神經根定位、影像學與臨床診斷的一致性、診斷依據以及治療措施等多方面進行評價。
1.4 統計學方法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匯總數據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取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取平均值±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學生病歷評分為(87.52±9.13)分,對照組學生病歷評分為(71.11±8.54)分,兩組結果對比存在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 討論
脊柱外科是骨科的分支,臨床實習中,患者特殊體征和檢查較多,對臨床醫師的閱X線片能力要求較高,傳統教學模式中,主要以教授知識為主,學生對知識多為死記硬背,臨床實踐和分析能力較差,在走上工作崗位后,不能迅速適應工作崗位需要,缺乏獨立工作的能力。隨著醫學教育的不斷改革,如何提升臨床教學質量已經成為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3]。
以臨床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是以學生為中心,以患者的具體問題為基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和實踐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4]。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結合對學科學習的問題,結合臨床中的問題,要求學生進行思考,查閱相關文獻,小組討論,拓寬思路,討論得出問題的答案,教師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思考,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和主動性,從而提升教學效果。該教學方法以病例為指導,問題為基礎,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全員參與,學生對患者的主要癥狀描述較為準確和全面,對患者發病的病因以及臨床表現進行記錄,多加注意,對患者過往重要病史進行詢問和記錄,能夠對患者的病史和體征進行記錄,在對患者進行診斷時,能夠對患者是否存在椎間盤退變突出、椎管狹窄、椎體失穩等進行全面診斷,從而為患者提供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度大大提升[5]。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學生病歷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結果對比存在顯著差異,結果證實了觀察組學生在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的教學下,學生對患者的臨床癥狀、查體、特殊體征、神經根定位、影像學與臨床診斷的一致性、診斷依據以及治療措施等掌握程度較好,學生對患者的病情判斷較為準確,X線片閱片能力強,學生臨床思維和分析能力較好,可在高等醫學教育中逐步試行[6]。
綜上所述,在脊柱外科臨床實習教學中應用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能夠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以及實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效果良好,有進一步推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胡學昱,楊智偉,王哲,等. 八年制學生脊柱外科教學思考及Spine Decide軟件的運用[J]. 骨科. 2015(4): 213-214.
[2] 黃景輝,馬騰,羅卓荊. Spine Decide軟件在脊柱外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4(36): 5896-5898.
[3] 劉偉,馬冬梅,王磊磊,等. PBL教學法和LBL教學法在脊柱外科急診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效果對比分析[J]. 中國醫藥科學. 2014(19): 136-137, 178.
[4] 李長青,周躍,王建,等. 微創脊柱外科技術培訓基地建設與教學模式探索[J]. 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 2012, 11(11): 1139-1141.
[5] 呂碧濤,沈宏亮,王新偉,等. 脊柱外科急診臨床實習帶教中PBL和LBL教學法的對比性研究[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12(6): 102-103.
[6] 吳繼彬,吳東迎,孫瑪驥. LBL、PBL、LBL+PBL教學模式在脊柱外科教學中的應用[J]. 衛生職業教育. 2016, 34(7): 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