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爽
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特殊教育中的哲學課教學方法反思
梁 爽
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本文結合特殊教育學校學生的特殊性,探討了特殊教育中哲學課程的教學方法以及在特殊教育中哲學教師必須具備的素養。
特殊教育;哲學課;教學方法
按照教育部的規定,我國大中專科高校都開設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兩門哲學類課程,以提高學生的素質。現就以上兩門課程的學習,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就教學方法進行反思。
1、身體的特殊性
我校隸屬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遼寧省殘疾人聯合會管轄下的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校學生大多是殘疾人,大致分為盲生,聾生和肢殘生三部分,也有一小部分的健全學生和一小部分的智力低下兒,這些因素加大了本門課程的教授難度。
2、心理的特殊性
由于我校學生身體的特殊性,導致他們心理的不健全,大多數學生特別自我,對別人的事情漠不關心,對國家大事和哲學課更是提不起興趣。
3、年齡的特殊性
由于我校學生身體的特殊性,我校學生年齡跨度較大,不僅僅局限于適齡學生,學生年齡從十五到六十歲不等,這也給我們的教學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4、知識斷層
由于我校學生身體的特殊性以及我校主要是培養技能為主的原因,我校學生很多并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課堂教育,甚至以前根本沒有接受過相關課程的學習,這也給我們課程教授加大了難度。
1、以生為本
由于我校學生的特殊性,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以學生的主體性,不再是傳統的老師在上面講課,學生在下面聽課模式,而是以學生為主體,在課前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背景,探究學生喜聞樂見和分層教學的授課模式,爭取能讓學生學得開心,學得快樂,學得有價值。
2、加強基礎教學
由于學生的基礎知識相對薄弱,我們在教授新課的同時,也適當加入一些舊的基礎知識的教授,這樣會使得那些沒有受過正規課堂教育的學生在學習中能跟得上進度,不至于因為自己底子不好而聽不懂課,最后產生厭學的情緒。
3、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
為了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點,我們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靈活,避免因為內容枯燥而使學生產生厭倦感。
4、舉例說明,貼近生活
為了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更好的理解生僻的哲學概念,在課堂上我們盡量用舉例說明的方式講解知識點,由于我校學生的特殊性,其知識面和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舉例的內容盡量貼近生活,就近就地舉例說明最能讓學生理解,對于哲學課程來說也最具有信服力。
1、課上提問、討論
教師應該注重在課堂上的提問,從而引發學生對新課程的思考以及舊知識的鞏固。教師在每節課課前必須有提問環節,從而激發學生對上節課知識的回憶,使學生更好的了解上節課知識點中的重點難點,起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應該學會在課堂上進行提問。這種提問,可以是就某一個問題沒有聽懂而進行的提問,也可以是就課堂內容引申而出的問題。學生在提出問題后,老師可以不立即給出正確答案,而是在課堂上拋出問題,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由此鍛煉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學生講課
教師可以將一些不是很重要或者是簡單易懂的知識點留給學生,由學生分組討論后,每組負責一部分,讓學生到講臺前講課。由于特殊教育中學生的特殊性,學生大都有自卑心理,到講臺前講課,大大提高了他們的自信心,在準備的過程中也有助于他們對知識點的理解,調動他們對這門課程學習的積極性。
3、慕課(MOOC)教學模式
由于學生的特殊性以及課堂設備有限,有些知識點在講解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們也可以采取慕課教學模式。通過遠程在線課程的學習,讓學生可以接受到國內知名高校甚至國外著名專家學者對哲學課的前沿教育,從而提高學生的知識面,而且適當進行慕課教學,也讓學生有新鮮感,更愛學習哲學。
4、社會調研,實踐
特殊教育中的學生由于自身原因,大多數動手能力較差,可以通過寒暑假或者節假日,開展一些社會調研實踐活動,加強學生對本學科的興趣,也起到了學以致用的效果。
1、提高自身教學水平
俗話說的好,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作為教師,要想教好學生,必須提高自身教學水平,注重新知識的更新換代。特別是時政課的教學工作,不可以十年用一套教材,十年用一套教案,一定要時刻關注時事政治,隨時學習,提高自身素養。在此基礎上,也要夯實基礎知識,吃透教材,在課程的講授過程中,要力求講的準,講的清,講的懂。
2、注重密切聯系學生實際,因材施教
由于學生教育背景的特殊性,在特殊教育的哲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學生的特殊性,導致學習的斷層,很多學生的哲學課是從零開始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僅按照書本內容進行教學,還要適當的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查缺補漏,分層教學。對以前沒有哲學基礎的學生,我們不但要教授課本上的知識,還要進行前期知識的補充學習。
3、課堂上多舉例說明,少干枯說教說理
我們常說“以理服人”,在我們的印象中,哲學課程就是枯燥的說教說理,或者是照本宣科,導致學生對哲學課有很大的抵觸情緒。為了使哲學課更加深入人心,讓學生愛上哲學課,教師在上課前應該多查閱資料文獻,課堂上多舉例說明,少干枯的說教說理,也可以根據課堂上的哲學知識讓學生拍成情景劇,這樣會大大的加強學生對本節課的興趣。
總之,特殊教育中的哲學課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這也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探索新的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只有教學相長,才能讓學生真正的愛上哲學課,讓哲學在特殊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具有指導意義。
[1]申奎.哲學課教學方法探究[J].衛生職業教育,2009(16):80-82
[2]刑臘霞.對中職哲學課反思作用的一點思考[J].素質教育,2013(2):117
[3]馮永俠.舉例法在哲學課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06(4):121
梁爽(1985-),女,滿族,遼寧沈陽人,職務: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師,職稱:助教,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