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金連 (廣東培正學院 510830)
校企合作辦學模式下服裝時尚買手課程體系構建研究
賀金連 (廣東培正學院 510830)
目前國內對服裝時尚買手的專業人才需求在不斷增加,而對于服裝時尚買手人才的培養體系暫時沒有具體成系統。部分服裝院校以理論教學為主,忽略了時尚買手工作內容的市場現狀及多樣性,本文就時尚買手專業知識結構為研究對象,分析服裝企業的運營管理模式,針對不同的運營模式提出相對應的實踐課程設置。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校企合作模式下時尚買手專業知識體系的具體內容以及實際的建構方法。
時尚買手;校企合作;課程構建
廣東省教育廳重點平臺及科研項目 ,項目編號:21016WQNCX151
服裝時尚買手的定義是指游走于世界各地,掌握時尚潮流趨勢,與全球各地供應商洽談服飾訂單,并且不斷開發新潮的服裝設計師進入到相對應的服飾市場,滿足不同消費者對于服飾穿戴需求。時尚買手擁有最新的流行資訊,使服裝設計師與消費者不斷的發生碰撞,成為橋梁。國內服裝品牌發展迅速,對于時尚買手人才的需求在不斷上升。采買與售賣成為企業控制成本產生利潤的重要工作部分。
國內服裝買手的工作內容根據服裝企業經營模式的不同也有所差異,奢侈品牌零售型企業,時尚買手負責店鋪工作商品銷售策劃、產品陳列、貨品盤點;服裝品牌代理型企業,時尚買手的工作負責產品訂貨及推廣方案的制定;加工外貿型服裝企業,買手的工作集產品企劃、產品開發、生產流程的跟進工作于一體;自主品牌加工銷售型企業,具有開發及生產能力的服裝企業,買手的工作包含時尚流行資訊收集、產品開發、生產銷售跟進、庫存整合、統籌全局。
近年來,服裝企業的經營模式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品牌的運營、產品的開發、生產運輸、銷售管理、物流信息都跟傳統的經營模式有著巨大的差異。線上購物購物平臺的興起、移動終端的快速下單購物體驗直接對傳統的服裝經營企業有著巨大的沖擊。服裝的貿易模式也出現了新的格局。線下的快時尚品牌入駐,線上的淘品牌、設計師品牌、買手店等不斷的出現,改變了年輕一代的購物習慣。
隨著服裝時尚產業的多元化發展,國外眾多服飾品牌的不斷入駐,對國內服飾市場起到很大影響,其中ZARA、H&M、優衣庫等快時尚品牌迅速吸引了年輕的一代的關注。服裝企業開始把注意力投向類似這類快時尚品牌。ZARA也成為服裝行業內重點研究的對象。從產品的設計、樣衣制作、工廠大貨、到全球的專賣店售賣,全程保持在12天左右,最短只有7天,而相比之下國內服裝業一般6~9個月的時間,國際大牌一般在4個月左右,這樣靈敏的供應鏈讓所有的品牌望成莫及。從視覺營銷、產品快反、品牌策劃決定了快時尚品牌在市場的地位以及占有率。而貫穿這背后一系列工作的,買手發揮了強大的專業功能。全球收集時尚潮流資訊、分析門店的銷售數據、對庫存進行專業有效劃分及整合、推出新的系列作市場快反獲取營銷調研數據、開發新的系列投放市場這整個流程的工作都建立在一個優秀的買手團隊基礎上。服裝迫切需要專業的買手人才,更有服裝企業表示招一名優秀的服裝設計師容易,招一名優秀的買手很難的現狀。
在專業劃分里面,大多數綜合院校開設服裝與服飾設計、服裝設計與工藝教育、服裝設計與工程等類別,部分傳統的紡織院校,開設專門的紡織工程專業,以及部分服裝普通本科院校開設服裝設計與展示專業。綜合多方位的培養服裝人才,然而,在這種環境下,仍然出現一些市場急需的空缺人才,比如服裝時尚買手。服裝用人市場認為一般一個成熟的時尚買手不光要具有服裝專業知識、統計學知識、財務知識,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較長時間的市場經驗,正是因為這一點,才造成服裝設計人才好找,時尚買手一人難求的局面。
對這種現狀,國內服裝院校紛紛開設時尚買手課程,獨立出來專業的院校僅限于培訓機構及國外服裝院校。國外的服裝院校,時尚買手作為獨立學科專業培養人才,買手專業需要學習服裝品牌策劃、財務管理及物流管理等不同專業課程知識,課程專業教師以不同專業學科教師為主。國內爭對時尚買手的培養大多停留在以服裝設計專業老師帶領的時尚買手課程的設置。課程學習的時間一般為36課時到54課時。教學資料不足,能作為參考教材的以國外的?戴孟德編著的《時尚買手實務》、理查德?克勞非特《零售戈沃瑞克《時尚買手》為主導,部分院校對境外刊物僅可以作為教參使用,教材庫較為貧乏。
時尚買手課程在現階段的服裝專業一般作為就業導向課程開設,開設課時一般為36課時左右,以理論實踐相結合。服裝設計專業是一個以培養應用型服飾設計人才為宗旨的設計學科,在課程體系構建的培養目標是兼具感性創造和理性管理綜合能力的綜合型人才。摒棄傳統純理論教學改為理論結合實踐,增加實踐課程體量,對于培養時尚買手專業人才至關重要。
1.結合市場對時尚買手的職業要求制定教學大綱
服裝行業的變更日新月異,服裝行業也進入一個突變突發的時代。不斷出現的突發事件對服裝貿易行業產生較大波動,比如英國脫歐盟,歐貿易方式發生巨大改變。類似這樣的事件都會對服裝行業有所影響。國內服裝院校需要結合服裝市場的特點相對應的制定教學大綱。在變化的服裝行業環境中,找出適合新一代服裝人才的培養方案。服裝時尚買手是一項事無巨細的工作,在具有服裝設計專業知識的前提下,能對時尚流行趨勢進行預測以及把握,熟悉公司的運作模式,協調開發、推廣、運營、店鋪銷售以及倉儲情況于一身的工作。熱情、有活力、有責任心、邏輯思維能力強并且能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工作以及任務安排,為公司產品的上新做好個方面的把控。熟知公司整個供應鏈,協調產品從生產前到上市后的所經部分工作。在這種前提下,制定時尚買手課程體系的教學大綱。
校企協同育人的優勢就在于培養適應企業文化的應用型人才,民辦高校具有的優勢是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實際的操作能力想對研究型本科院校更強。作為新一代的主流消費人群,90后開始出現在消費者視野當中。90后具有的標簽:時尚、潮酷、朋友圈、個性、旅游、網購、直播等,90后的大學生相比往屆大學生對時尚的敏感度更強,信息的接收途徑更多樣更便捷,富有創造力,具有強烈的自我營銷能力。這個人群更了解他們自己的興趣所在,形成自己的圈子。
在廣東地區大多服裝專業院校,許多大學生通過網絡平臺推廣自己的設計作品,網絡店鋪,網絡直播,做自己的品牌,在直播的同時推廣自己的設計作品。很多畢業生在直播自己畢業設計的過程中就接到了訂單,這是近兩年來服裝院校學生的現狀。學校是為了培養專業人才,也鼓勵學生自主創業,國內很多院校會設立創業孵化基地,鼓勵專業老師指導學生創業。民辦高校大多是普通高校轉設而來,在專業課程體系設置上面往往借鑒普通高校體系的設置,服裝專業人才培養同樣如此。
2.結合國內不同服裝企業運營模式進行買手課程內容設置
我國服裝企業運營模式多種多樣,大體可以劃分為以外貿加工型服裝企業與以品牌推廣型服裝企業。外貿加工型服裝企業對于買手的職業需求是以吸引國外及訂貨商的新訂單以及持續訂單量,品牌推廣型服裝企業對于買手的職業需求則是對品牌定位消費群里的信息收集,對市場的預測,做好快反,縮短服裝運營周期,管理好庫存。在針對這兩種不同類型的買手,在我國企業也有一些不同稱謂。企業對他們的要求有想通之處,也有不同的地方。在課程體系構建的時候應該明確不同要求進行分類課程內容的設置。
3.校企合作定向項目進行時尚買手實踐教學
校企合作前提下時尚買手課程的體系構建應當了解好企業的具體情況以及運營模式,調整傳統的時尚買手純理論教學模式,增加實踐教學的課時課量。在培養應用型人才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服裝時尚買手專業的理論基礎是每一位服裝專業學生都已經具有的,服裝的專業知識,實踐教學部分應該增加對市場調研課時的開設,與企業制定詳細的項目跟進。例如:對合作企業已有的產品進行分類整理,制定相對應的策劃方案;針對合作企業經銷商進行流行趨勢的預測給出具體的采買方案等,在企業與學校的合作當中,企業占實踐課程的主體地位,使時尚買手專業的學生通過學習實踐更快速的了解市場,了解企業運營模式及利潤產出。在系統的課程體系構建下,較短時間培養出了解市場的時尚買手人才,縮短普通買手在市場的歷練時間。從課本的理論知識學習上升到了解市場的真實數據,模擬買手的整個工作流程。
4.增加時尚買手課程的產出
針對于以品牌推廣的企業制定相對應的培養方案,學校學習的專業理論回到市場實踐當中進行檢驗。建立模擬立體買手團隊,參與品牌推廣型企業的產品買進、設計工作進度、企業信息系統、企業運營管理、產品銷售運營中心、市場推廣等方面,一整個流程的參與實踐,讓學生能帶著任務及項目進入到企業中實習,完成課程實踐部分,企業選出負責人,學校專業老師進行對接監控,這對于時尚買手專業的實踐教學起現實作用,讓學生完全接近市場。
時尚買手制正在逐步的進入到中國服裝品牌運營當中,它不等同于服裝市場營銷專業,與服裝品牌策劃也有所區別,在優化服裝開發、實現服裝有效投放市場的過程當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學校與企業的共同培養,時尚買手人才的水平也會逐步提高,滿足市場所需。校企合作院校的時尚買手課程開設能改變傳統的理論教學,在實踐中不斷調整課程構建,辦學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培養方案的落地與實施,這要求學校與企業通力配合,培養出新一代適應不斷變化的服裝市場的時尚買手。
[1]劉立軍.中國服裝業時尚買手發展[J].紡織導報,2012(6):160-162
[2]趙洪珊.時尚買手機制與我國服裝產業鏈的融合[J].紡織導報,2010(03):20-22.
賀金連,女,1988年11月生,湖南婁底人,廣東培正學院藝術設計教師,研究方向:服裝設計與品牌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