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蕊
陜西警官職業學院,陜西 西安 710021
公安院校青年教師職業發展困境與對策*
康 蕊
陜西警官職業學院,陜西 西安 710021
公安院校的發展得益于教師的職業發展,教師的職業發展依賴于所在院校的發展,其中作為中流砥柱的青年教師的職業發展則更不容忽視。本文從職業發展的角度對青年教師展開研究,探討青年教師職業發展在管理制度與教學科研等方面遇到的困境,并立足于職業發展的要求去尋求解決對策。
公安院校;青年教師;職業發展;困境;對策
公安院校是實施公安教育的載體,是以培養政治業務素質強、執法水平高和具有實戰本領的公安人才為目標而開展的教學、科研活動,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公安院校的教師不同于其他院校的是,公安院校的教師具有人民警察和人民教師的雙重身份,所以既要遵守《教師法》,還必須要遵守《警察法》。在公安院校中,青年教師(是指年齡在40周歲以下)是一支充滿干勁、活力的新生力量,是公安院校教師隊伍中的骨干力量,是公安院校重要的人力資源。這些青年教師大多數擁有碩博學歷,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較高的科研實力。同時,因從事教師崗位時間不長,而面臨著對自己的職業角色定位、身份轉換、職教規律、職業發展等問題和壓力。
公安院校青年教師的職業發展不僅關系到公安院校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還會影響到公安院校的發展戰略。對此,本文從職業發展的角度探討公安院校青年教師的所面臨的困境,并試圖給出對策。
(一)青年教師的特點
大批的青年教師加入了全國高校中,40歲以下的教師約占教師總數的2/3,青年教師普遍具有以下特點:(1)學歷層次高,大多數具有碩士、博士學歷。長期地接受到良好的、系統的教育和學習,擁有著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且理論基礎知識扎實、知識體系比較完整。(2)年紀較輕,易于并能快速地接受新事物。傾向于使用現代信息化教學技術手段,偏愛使用自媒體與學生溝通。(3)專業課理論知識豐富,但缺乏實踐。大多數的青年教師都是從學校到學校的經歷,從學生到教師這樣身份的轉換。所以在日常教學中理論知識儲備足夠,但缺乏實踐教學能力。(4)教學任務量多,忽視科研工作。青年教師都是從基礎的助教做起,教學任務繁重,每學期需主講幾門課程的情況較為普遍,精力與時間幾乎都用在了備課、講課,而忽視了科研工作。
(二)職業發展的內涵
尹紹清認為,職業發展是指人從首次參加工作開始,根據個人動態調整的職業期望和職業能力,逐步展開職業選擇與發展的過程,它貫穿人的整個職業生涯[1]。朱繼祥認為,職業發展是學校用來幫助教師獲取目前及將來工作所需的技能、知識的一種規劃,是在自己工作的領域里,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圍內,通過知識、能力和技術的再培訓和繼續教育等活動,使自己成為最好的專家[2]。
綜上,職業發展是指人從參加工作開始,根據內外部職業環境因素而進行動態調整自己的職業發展意識、職業發展期望、職業發展能力,通過專業知識、教學能力、科研水平、繼續教育培訓等活動逐步進行職業選擇、職業發展的過程,這一過程貫穿人的整個職業生涯。
1991年美國教育聯合會對“教師發展”做出了全面界定:教師發展基本圍繞著四個目的,即專業發展、教學發展、個人發展和組織發展。專業發展包括促進個人成長,獲得或提高與專業工作相關的知識、技能與意識;教學發展包括學習材料的準備、教學模式與課程計劃的更新;個人發展包括采取整體計劃,提高教師人際交往能力,維護健康,進行職業規劃;組織發展集中于營造有效的組織氛圍,促使教師采用新的教學實踐[3]。
那么,教師職業發展是指教師進入高校從教,基于教師工作崗位技能發展,根據內外部職業環境因素圍繞自己的職業發展意識、職業發展期望與職業發展能力而開展的各項教師職業選擇、職業素質發展過程,其目標是成為專家型教師。
(三)公安院校青年教師職業發展
公安院校不同于其他普通高校,公安院校是以培養政治業務素質強、執法水平高和具有實戰本領的公安人才為目標而開展的教學、科研活動,是公安教育的主陣地。那么,公安院校的教師與其他高校的教師也就具有不同的職能與角色,公安院校教師身兼教師與警察雙重身份,即對公安院校的教師就有更高、更多的要求。
公安院校的發展得益于教師的職業發展,教師的職業發展依賴于所在院校的發展,其中作為中流砥柱的青年教師的職業發展則更不容忽視。本文中,公安院校青年教師職業發展是指青年教師進入公安院校從教,根據內外部職業環境因素圍繞自己的職業發展意識、職業發展期望與職業發展能力而開展的各項教師職業選擇、職業素質發展過程。這一職業發展過程是青年教師的職業素養、職業能力、工作成果、職稱提升等隨時間的變化而發生變化的教育教學、科研工作相關的連續性過程。其目標是,要通過接受公安方面的專業訓練和主動學習,逐漸成為一名在公安教育領域中的專家型教師。
隨著公安院校體制的改革,公安院校的青年教師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管理制度方面
學院現缺乏中長期的青年教師隊伍建設規劃,在引進高層次新教師的同時,應關注本校的青年教師梯級隊伍的建設問題,以此設置年齡、專業、學歷、職稱等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為學院青年教師提供外出進修、學術交流等方面的機會,以此滿足專業團隊、課程建設、教學科研等方面的需要。
職稱考核制度標準單一,缺乏靈活性。青年教師往往是大量課程教學任務的承擔者,但職稱考核傾向于重科研輕教學,考核的結果反映不出青年教師的工作內容與工作積極性。同時,崗位聘任制度不完善,不能按照教師的實際工作量進行聘任,存在著論資排輩的現象。
(二)教學科研方面
青年教師入職后,面臨著大量的新專業、新課程的教學任務。由于是“新”教師,既缺乏教學經驗又要面臨考核評價,所以教學效果往往都不太理想,容易產生挫折感。大量的教學任務使青年教師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開展學術方面的研究,出現了重教學輕科研的現狀,也使青年教師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思考自己的職業發展問題。同時,面臨著績效、考核的壓力有不得不去完成教學、科研任務,容易產生功利心理,失去科研學術精神。
首先,在對青年教師管理方面,應正視并重視青年教師的職業發展需求。根據學院的現狀和發展規劃,了解青年教師的職業發展素質、職業發展潛力和職業發展期望等,依此制訂青年教師的開發、培訓計劃,挖掘青年教師的潛力,以此來幫助青年教師獲得專業發展、教學發展和個人發展等各個方面的發展。[6]
其次,為青年教師的職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如建立教師職業發展中心,積極發揮教師發展中心的作用。不僅要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科研水平、繼續教育、教師培訓等,還應關注教師的心理發展、師德教育。教師發展中心為全校教師的職業發展提供咨詢信息服務,指導青年教師根據自身情況去制訂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如為教師提供現代化信息資源,提供教師的信息化應用能力,促使青年教師使用現代化、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技能,積極參與信息化應用教學比賽,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
第三,建立系統的績效考核體系,完善激勵機制。如何構建績效考核體系,調動青年教師們的工作熱情和積極主動性;如何完善激勵機制,激發青年教師們職業發展的內在動力。不僅對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教學發展和個人發展有著推動意義,而且對公安院校的組織發展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所以,學院應建立以教師職業發展為導向的績效考核體系,不僅可以調動青年教師教學和科研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還可以引導青年教師自設職業發展目標,使其與學校的戰略發展保持一致。
第四,促進教學與科研工作共同發展。為青年教師們創建教學和科研發展的平臺,一方面,通過圖書文獻、實驗設施等硬件促進教學研討、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科研能力,使青年教師的教學與科研業務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通過校局之間的合作推動教師教學實踐能力,實現基于教學、實踐的科研成果能具有實用性和指導意義。
第五,提升青年教師的公安實踐能力。公安院校的教師具有教師和警察的雙重身份,尤其是,青年教師普遍面臨專業轉型的問題。2010年11月份全國公安教育訓練工作會議中,公安部提出要大力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即從2011年起,公安部將每年組織300名專業教師、1000名教官進行系統培訓[4]。那么,公安院校應正視且重視教師職業發展。公安院校的教師必須具備開展一線教學、理論研究、科技研發和決策建議的能力,由能夠了解公安實戰、擅長公安實戰和服務公安實戰,成為具備扎實基礎研究能力和過硬實戰能力的“雙師型”教師[5]。
青年教師的職業發展離不開公安院校的平臺,需要公安院校的支持、幫助與引導。那么,青年教師的職業發展方向應與學校的戰略發展需求結合起來,讓個人的職業發展與公安教育發展的新要求結合起來,實現良性的、長期的合作發展關系。
[1]尹紹清.高校教師職業發展探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4.6.
[2]朱繼祥.高校青年教師職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8):256-257.
[3]潘榮坤.轉型期公安院校教師發展支撐體系研究[J].廣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27):117-121.
[4]公安部部署實施教師教官隊伍建設“三大工程”[J].公安教育,2010(09):75.
[5]劉啟剛.公安院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公安教育,2017(02):69-73.
[6]劉堯.大學教師職業發展的困境與路徑[J].青島科技大學(社會科學版),2012(9):85-91.
*2016年度陜西警官職業學院院級科研項目《博弈論視角下我院轉型時期青年教師激勵現狀與對策研究》的階段性成果之一(項目編號:YJ1602)。
G645.1
A
2095-4379-(2017)35-0035-02
康蕊(1983-),女,陜西華縣人,碩士研究生,陜西警官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管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