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霞
(賀州學院,廣西 賀州 542899)
分析瑤族民歌聲樂表現情態的結構層透析
胡春霞
(賀州學院,廣西 賀州 542899)
對于瑤族來講具有著悠久的歷史,擁有著悠久的遷徙空間,是一種少數民族。就整體而言瑤族的生態環境較為復雜,同時語言體系具有著多樣化的特點,進而瑤族形成了獨特的魅力。在瑤族一些民歌內容中揭示了瑤族人飽含了一定的滄桑,進而孕育了民族文化內涵。從傳統民歌演唱角度出發,能夠尋找一定的差異以及共性。因此,從聲樂表演專業知識進行分析,同時還應結合瑤族民歌生態背景以及曲譜資料和相關藝術特色等因素。在形式以及行為和意識等方面對瑤族民歌聲樂中的結構圖景進行展示,最終將指出瑤族民歌聲樂的心理以及情懷影響,將音樂對人的價值充分展現出來。本文將針對瑤族民歌聲樂表現情態的結構層進行針對性的分析。
瑤族民歌;聲樂表現;情態結構層;具體分析
對于瑤族民歌與瑤族民俗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系,對于宗教儀式和族際交往與唱歌都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在總體上講瑤族的一生與歌曲是形影不離的。在其民歌中的支系曲調和題材內容等以及演唱形式與其它少數民族相比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生態環境具有著復雜性特征。相對而言對于瑤族來講具有著悠久的歷史,同時語系眾多。在具體分布上具有著較大的流動性,與其它民族相比,瑤族族系分化情況較為特殊。在瑤族民歌中其支系具有著復雜的特點,同時曲調也具有著多變性。
在瑤族社會中瑤族民歌是較為活躍的藝術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講瑤族人的情緒主要是通過瑤族民歌進行展現。在瑤族民歌中具有較多的種類,同時內容也具有著一定的復雜性。在具體類型上主要以勞動歌曲以及敘事歌曲和風俗歌曲為主,同時還具有著一定的社會功能。瑤族勞動歌曲反映了瑤族人們的日常形態,是一種真實的寫照。瑤族生活是以崇山峻嶺為主,進而會進行頻繁的耕作,在這樣形式下就衍生出眾多的勞動號子,針對調子和旋律進行全方位的加工,因此瑤族勞動民歌衍生而來。采茶就會有相應的歌曲,而鋤田也會有相應的歌曲等,節奏性較強,同時對仗也較為工整,對情緒具有調節性作用。能夠有效環節疲勞,真正展現出瑤族人們能夠迎接生活挑戰以及與自然界良好相處的美好愿望。
瑤族民歌聲樂具有著獨特的方式,在唱腔表現中是圍繞著曲調,其中將唱腔類型進行了全方位的劃分,進而劃分為“唱”、“喊”以及“講”這樣的唱腔風格。對于“唱”,比較適用于氣質憂郁的歌曲,同時存在著較多的拖音以及下滑音,具有代表性的民歌是《山外回堂歌》。在這首歌曲中將瑤族歷程進行了綜合性的展現,因此對于音節的處理應以延長為主,這樣的方式被稱作“吶發”。除此之外,“唱香哩”也是“唱”中的重要內容,主要是以輕聲吟唱為核心,運用平穩的氣息,比較適用于瑤族吊腳樓以及一些散文體歌謠,具有著一些代表性的民歌,在這些歌曲中含有大量的“呀”、“呵”、“呢”這樣的語氣詞是較為動聽的。在聲樂中“喊”也是一種唱法,主要將曲式旋律在同一水平線中,其演唱者應具有著一定的爆發力,其代表作主要有《我在這邊山》。最后在“講”,歸屬于瑤族民歌中的敘述行聲樂唱腔,將歷史故事進行全面的演唱,主要用于宗教以及相關的祭祀中,是一種針對性較強的民歌,具有著較強的色彩。代表作有《流樂歌》以及《修山修路起根》等。
瑤族民歌聲樂擁有著與一定的演繹技巧,其主要作用是以瑤族民歌演唱為輔助,進而將表演藝術進而全面的展現,將形體動作進行良好的配合。主要用于輔助聲樂情感的綜合性詮釋。因此,瑤族民歌聲樂中的主要演繹技巧將演唱者在內心中的潛臺詞充分表達出來,具有著動人的聲樂表現。在《多情的瑤山》中,將瑤族艱辛的生活進行描述,運用嘆息以及感慨等語氣,將滄桑以及無奈表現出來,具有著一定的沉著,將演唱者的內心情感表現出來。
瑤族民歌聲樂結構中行為層是一種重要的行為模式,主要將音樂活動進行開展。瑤族民俗活動在瑤族民歌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同時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唱歌動機還有一些歌詞思想內容中,能夠將瑤族民歌的自發行為表現出來。對于瑤族民歌來講其聲樂表現處于一種個性化改編以及在創作的形態中,因此,具有一種鮮活的狀態。作為演唱者要想將歌曲達到最優化,就應對曲調具有一定的掌握,能夠根據情感環境和文化場合進行整體性的把握,進而表達自我,這樣的方式也是瑤族民歌傳承的重要基礎,在瑤族民歌中能夠將人內在力量表現出來。
瑤族民歌聲樂結構中形式層是指將物質內容能夠進行針對性的表達,在瑤族民歌理論文本中包含了較多的內容,其中演唱內容豐富性和詞體結構的多樣性都是其中重要的內容,對于瑤族民歌的思想內容來講能夠將瑤族民族特性和人文風貌充分的展現出來。在《盤王歌》中具有3000余行這樣的歌詞,將瑤族歷史實際發展流程進行了全面性的記載,這樣的方式在少數民族是較為少見的。
總而言之,對于瑤族民歌聲樂來講將人文情懷進行彰顯,同時對人本質精神能夠演繹自如,將聲樂人性化發展提供了優秀的范本。另外,瑤族民歌聲樂對現代人具有激勵性作用,能夠受到歌唱狀態的啟迪,進而以情帶歌的進行演唱,具有著一定的藝術感染力。■
[1] 王宇揚,伍潤華.瑤族民歌聲樂表現情態的結構層透析[J].貴州民族研究,2014,35(06):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