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延凌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外語系,福建福州350202)
電影字幕翻譯的歸化策略
——以《老炮兒》的北京土語英譯為例
洪延凌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外語系,福建福州350202)
電影字幕翻譯是以譯語接受者的需求為導向的翻譯行為。根據電影字幕翻譯的定義及特點,認為在電影字幕翻譯中,特別是在翻譯地方土語時,應更多地使用以譯語接受者為落腳點的歸化策略而不是異化策略,并通過分析《老炮兒》中的北京土語英譯,體現歸化策略在電影字幕翻譯中的成功運用。
電影字幕翻譯;歸化策略;北京土語;《老炮兒》
2015年12月24日,由管虎導演、馮小剛領銜主演的電影《老炮兒》正式上映,講述了曾經在北京胡同兒叱咤風云的“老炮兒”六爺為了救子“重出江湖”的故事,反映了兩代人之間的矛盾沖突和截然不同的價值觀。這部電影被評為2015年最受歡迎的國產電影,它之所以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其中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就是它濃厚地道的“北京味兒”。在電影當中,不時可以聽到令人費解但卻耐人尋味的“北京土話”。比如,為了替兒子收拾殘局,六爺和他的老哥們兒向小飛提出通過“茬架”來解決,還特地向湖南籍的小飛解釋了什么是“茬架”,按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打群架”。這些“土話”讓生活在北京以外的國人,甚至是北京年輕人都摸不著頭腦,那又應該如何對它們進行巧妙的英譯,將其含義準確地傳達給西方觀眾呢?這個問題引發了筆者的思考。本文將從電影字幕翻譯的定義以及特點出發,以電影《老炮兒》中北京土話的英譯為語料,分析歸化策略在電影字幕翻譯中的運用。
在現代社會,電影已然成為跨文化信息傳遞的重要載體之一。觀眾通過大銀幕不僅能夠獲取影片內容,而且可以感受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隨著全球信息一體化的發展,人們可以隨時隨地觀看來自于海外的影片資料,但是由于語言障礙,不得不借助字幕翻譯來理解影片內容。因此,電影字幕翻譯在跨語言跨文化交流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相關文獻中,不少學者和研究人員對于字幕翻譯的定義、功能以及特點進行了闡述。丹麥學者Henrik Gottlieb是字幕翻譯領域的帶頭人,他認為字幕翻譯是一種書面附加的、具有即時同步效應的多元媒體翻譯形式[1]。Birgit Nederland-Larsen是這樣定義字幕翻譯的:“字幕翻譯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轉換類型,將原聲的口語濃縮為書面語。同時,字幕翻譯還具有很強的交際功能。”[2]王榮在《從關聯理論看字幕翻譯策略——〈亂世佳人〉字幕翻譯的個案分析》中對字幕翻譯的交際功能進行了具體闡述,他認為字幕翻譯最大限度地傳遞了語義信息,幫助觀眾跨越語言障礙,了解故事情節[3]。高彬在《從德國功能翻譯理論看影視字幕翻譯的原則和策略》中提到:“字幕翻譯是一種獨特的文本形式,其主要功能是為觀眾提供必要的語言信息,使觀眾通過閱讀屏幕下方的字幕譯文盡情享受不同風情的文化盛宴。”[4]殷燕在《試析電影字幕翻譯策略》中總結了字幕翻譯的特點,即字幕翻譯不只是不同語言之間的簡單轉換,既要保持影片原有風格,讓觀眾領略影片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底蘊,還要通俗易懂,滿足普通大眾的需求[5]。由此,可以總結,字幕翻譯毫無疑問具有跨語言跨文化交流性質。同時,需要強調的是:字幕翻譯的最終目的是讓觀眾理解影片所傳達的信息,它是一種以觀眾(譯文接受者)的需求為導向的翻譯行為。
錢紹昌在《影視翻譯——翻譯園地中愈來愈重要的領域》中列舉了電影語言的五個特性,它們分別是聆聽性、綜合性、瞬間性、通俗性和無注性[6]。這五個特點決定了字幕翻譯的觀眾導向性,尤其是瞬間性、通俗性和無注性。
1.電影語言的瞬間性對字幕翻譯的影響。只要是看過電影的人都知道,電影字幕在屏幕上總是一閃而過,也就是兩三秒的時間。然而,字幕翻譯的最根本作用就是要幫助觀眾理解影片內容。基于這兩點,在進行字幕翻譯的時候,要盡量使用簡潔的語言。比如,在電影《老炮兒》中,隔壁大嬸兒向六爺拿蔥,六爺就問道:“怎么著,今兒晚上吃餡兒啊?”“吃餡兒”在北京土話里就是“吃餃子”的意思。考慮到電影語言的瞬間性,這句話沒有完整翻譯為:“Why do you need the scallions?Are you going to have dumplings for dinner tonight?”而是簡略翻譯為:“Having dumplings for dinner?”
2.電影語言的通俗性對字幕翻譯的影響。市面上大部分的電影作品都是針對普通觀眾,在字幕翻譯過程中,一定要考慮他們所處的文化背景和認知水平,使用對目標觀眾而言最通俗易懂的文字。在具有地方特色的電影作品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當地方言,不要說是西方觀眾,就連大部分中國觀眾都無法理解。因此,在翻譯這些“土話”的時候,首先應該透過當地文化理解“土話”的內涵,然后使用對應的簡單直白的目標語對其進行轉換。比如說,在電影《老炮兒》中,當六爺提出要召喚舊時的老兄弟時說道:“我覺得還是把咱們那幫老哥兒幾個給斂吧斂吧。”“斂吧斂吧”在北京方言里就是“拼一拼,湊一湊”的意思,在這句話里其實就是指“把老哥兒幾個聚一聚”。于是,這句臺詞就被翻譯為:“We should get our old boys back together。”
3.電影語言的無注性對字幕翻譯的影響。在文學作品的譯本中,不難發現譯者經常會對一些深奧的概念、專有名詞或者帶有地域性文化特點的詞匯進行加注解釋。但是在字幕翻譯中,由于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不可能對翻譯內容進行詳細的說明。因此,在翻譯過程中,無法像做文學翻譯或者專業資料翻譯那樣面面俱到,還是應該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幫助觀眾理解影片內容為首要目的,盡量采用簡單直白的語言。如《老炮兒》中燈罩兒有這樣一句臺詞:“補個漆的事兒,多少錢,我門兒清。”這里的“門兒清”是地道的北京方言,現在也廣為使用。其實它來自于北京人的“麻將術語”,指的是“不碰不吃”,現在的引申義為:對某一個行業的事情特別清楚。所以這句臺詞的含義就是:我對補漆要花多少錢特別清楚。如果是在文學翻譯中,譯者必然會采用注釋的方式說明“門兒清”是麻將用語,也許還會解釋麻將用語“碰”和“吃”的含義。但是在字幕翻譯中,只能直截了當地將它翻譯成通俗的英文“I know very well how much a paint job costs”,對于西方觀眾來說簡單易懂。
(一)歸化策略的定義
歸化和異化是由美國著名翻譯理論家Lawrence Venuti提出,前者強調翻譯語言的本土化,即在翻譯過程中,根據讀者的語言習慣以及文化認知對源語進行轉換。而異化更著重于保留源語的語言特點和文化內涵,從而使讀者通過譯文感受“異域風情”。正如賈文波在《文本類型的翻譯策略導向——“異化”“歸化”討論后的思考》中,將歸化策略定義為“信息型”翻譯策略,認為它是以提供信息和感化受眾為主要目的,而異化策略則被定義為“表達型”翻譯策略,為了充分體現作者個人的語言風格[7]。不同于異化策略,歸化策略旨在幫助讀者避免由外來文化沖擊帶來的“摸不著頭腦”。周晶和何元建在《歸化作為一種翻譯策略的運用及其認知基礎》一文中認為歸化屬于譯文本土化的范疇,本土化指將原文中的源語文化概念和語言形式有意地翻譯成譯語文化概念和語言形式,使譯文整體上消除或減弱原文的外來文化和語言的軀殼[8]。燕芹在《歸化策略與異化策略在翻譯活動中的辯證統一》中說道:歸化策略是指翻譯者為了使目的語讀者減少對外語文本的陌生感而采用的一種明確、流暢的翻譯策略[9]。王紅衛同樣是從讀者角度給歸化策略加以定義:歸化是指以目標語文化為導向的翻譯,這種翻譯最大限度地使用目標語文化可以接受的表達,以使得目標語的讀者更容易了解和適應于被翻譯的文本[10]。
(二)歸化策略在電影字幕翻譯中的應用
“到底應該歸化還是異化?”這在翻譯領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眾說紛紜。其實二者之間并沒有一個明確的分界點,只能說根據具體的翻譯內容和要達到的翻譯目的而選擇更為合適的翻譯策略。筆者認為電影作品中的“土話”應該采取以歸化策略為主的英譯手法。
首先,根據上文所談到的電影字幕翻譯的定義和特點以及歸化策略的定義和目的而言,電影字幕翻譯的最終目的就是進行跨語言跨文化的信息傳遞,讓觀眾通過譯文把握影片的內容。因此它是一種以幫助受眾群體理解源語言欲傳達的信息內容為目的的翻譯行為。殷燕在《試析電影字幕翻譯策略》中提到:“歸化策略在電影字幕翻譯中使用最為廣泛,其最終的落腳點是觀眾,是以譯入語的文化為依據,追求符合目的語表達習慣且可以為受眾接受的語言形式,要求譯文自然、地道、順口、易于接受。”[4]蔡平在《翻譯方法應以歸化為主》中持有相同的觀點,他認為翻譯的本質目的是溝通,是讓譯語讀者理解懂得原文的意思。這就好比把一個人說的話翻譯成啞語,再怎么“說”都沒有用,只有把說的話轉換或“歸化”成用手勢表示的啞語,才能讓聾啞人明白[11]。
其次,地方性土語是當地幾千年文化的產物,若不是常年受到當地文化的熏陶,是無法完全理解土話的含義。即便母語是中文,但是面對非本地土語還是會一知半解。如果是在文學作品中出現地方土語,在翻譯時難免需要用到注釋,向譯語讀者解釋土語的來歷和文化內涵,只有如此,讀者才會豁然開朗。可是,由于電影作品字幕轉瞬即逝,并且大屏幕的空間有限,為了保留“原汁原味”而為每一個土語都增加注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此,為了讓觀眾明白影片中土語要傳達的信息,譯者只能在理解文化和含義的基礎上,用最簡潔明了的目標語對土語進行轉換。當然,為了能夠讓譯語跟土語一樣做到以一種生動、形象的方式來傳達信息,可以采用目標語中的對應慣用法甚至是俚語進行翻譯。
接下來,筆者從歸化策略的視角對電影《老炮兒》中部分北京土話的英譯進行分析。
(一)揍性
六爺:一趟一噸我也不拉,瞧你們那揍性!
Mr.Six:Even if it was for a million I wouldn’t do it.Look at yourselves,you look like shit.
“揍性”是北京、天津以及河北一帶的土語,含義類似于“德行”。“瞧你那揍性(德行)!”有瞧不起人的意思,通常用來表達外貌和能力都差強人意,卻要做力所不能及之事。在影片中,六爺年過半百,隨著時代的變遷,他早已落寞,不再是當年那個呼風喚雨、威風凜凜的六爺了。但是,他骨子里依然有著那股傲勁兒。當那些個騎三輪的開玩笑喊六爺跟他們一塊兒干的時候,六爺心里是瞧不起這種為別人服務的活兒,于是對著騎三輪的師傅喊道:“瞧你們那揍性!”這句臺詞被翻譯為“You look like shit”。“shit”是英語口語中常用的咒罵語,常帶有“看不起”的意思,例如:“Your paper is a piece of shit”(你的文章寫得太爛了)。這句譯文不僅符合西方觀眾的表達方式,而且可以幫助他們體會六爺說這句話時的心理活動。
(二)噌
三兒:咱得把話說頭了,別一見著兒子又噌。
Scapper:But you gotta promise me,when you see him,don’t just blow a fuse.
老北京管“擦”叫“噌”(第四聲),比如雪天出門衣服上落了雪花,就可以說:“用這塊布噌噌”;又或者用火柴在火柴盒邊一擦就著火,可以說成“一噌就著火”。這個說法在老北京還有一個引申義,那就是形容一個人突然發怒。在影片中,六爺從三兒那里得知了兒子曉波的住址,但是三兒在給他之前提醒道:“給你地址可以,但是別見著兒子就發火。”在字幕翻譯時,譯者將“噌”翻譯為:blow a fuse。在英文中,blow a fuse是一個很地道的口語表達,意思是:to get very angry。
(三)夠你喝一壺
阿彪:這事兒咱就不提了,光劃車就夠你喝一壺。
Bandit:We’ll drop it,but you’ll pay forthe scratched car.
“夠你喝一壺的”又稱作“夠瞧的”,在北京土話中指后果很嚴重,要為此付出代價。影片中,曉波勾搭上小飛的女朋友,結果被小飛兄弟揍了一頓。他心有不甘,劃了小飛的法拉利跑車,結果被小飛兄弟阿彪威脅,說會讓他付出代價。譯者使用了英文中“付出代價”的對應表達“pay for something”。這個詞組在英文中既有“為某事(物)付錢”的意思,也可解釋為“為某事(物)付出代價”。在此語境中,“pay for the scrathched car”一語雙關。曉波劃了車,道理上是要賠錢的。但是,如果曉波賠不起這個錢,就必須要為此付出代價。
(四)生瓜蛋子
三兒:都是一幫十八九二十郎當的生瓜蛋子。
Scapper:A bunch of 18,19,20 years old punks.
“生瓜蛋子”字面上指的是還沒有長熟的瓜,在北京土話里指的是那些沒什么社會經驗的年輕人。在影片中,三兒跟六爺說他要找一些18、19、20歲的天不怕地不怕的市井小混混幫他打群架。“生瓜蛋子”應該如何英譯?譯者使用了單詞“punks”,本文認為這個單詞使用得很妙。根據《牛津高階雙解詞典》,“punk”除了有“龐克”的意思之外,還有以下解釋:(informal)a young man or boy who behaves in a rude or violent way(小流氓;小混混)。這個譯語要比原文中的“生瓜蛋子”更加符合語境。
(五)掰扯掰扯
六爺:今天我非跟你掰扯掰扯這事兒不可。
Mr.Six:Today,we gotta get to the bottom of this.
“掰扯掰扯”在北京土語中類似于“爭論”。在影片中,六爺跟曉波喝酒,他對自己兒子這代年輕人放蕩不羈,只為自己高興,不為他們著想的行為很不滿意,說要跟曉波好好論論理,找找原因。譯者在這里使用了慣用語“get to the bottom of something”來對應“掰扯掰扯”。根據《牛津高階雙解詞典》,“get to the bottom of something”解釋為:to find out the real cause of something,especially something unpleasant(找到起因,追根究底)。這個詞組既符合語境,又采用了西方觀眾熟悉的表達方法。
(六)二尾子
六爺:我頂看不上你二尾子樣兒。
Mr.Six:I can’t stand your sissylook.
“二尾子”在北京土語中指的是“兩性人”,按現在的白話來說,就是“不男不女”。影片中,六爺說他特別看不慣自己兒子不像個大老爺兒們,扛不起責任,并非說他兒子在性別上不男不女。因此,譯者在翻譯時,選擇了“sissy”來對應語境中的“二尾子”。根據《牛津高階雙解詞典》,“sissy”可以解釋為:a boy that other men or boys laugh at because they think he is weak or frightened(軟弱的男生),西方觀眾一眼便明了其中的含義。
通過以上例子,不難發現電影《老炮兒》中北京土話的英譯多采用歸化策略。譯者在翻譯過程中以幫助西方觀眾理解臺詞內涵為首要目的,全方位地考量西方觀眾對于中國文化的認知水平、日常習慣用語和長期所處的文化背景,選取最直白的、最地道的表達對電影中出現的北京土話進行翻譯。在以上例子的譯語中,不乏“土話”譯“土話”的現象,恰如其分地使用對應的俚語或慣用語進行翻譯,讓譯語和源語產生的效果充分對等,使西方觀眾產生共鳴。
字幕翻譯是現代社會語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以譯語接受者(觀眾)的需求為出發點。基于此,字幕翻譯具有聆聽性、綜合性、瞬間性、通俗性和無注性五大特點。其中,瞬間性、通俗性和無注性更是決定了翻譯字幕,特別是在翻譯帶有地方特色的土語時必須順應目標語慣用法以及觀眾的文化認知,讓譯語易于理解和接受。相較于異化策略,以譯語接受者為落腳點的歸化策略更適用于字幕翻譯。通過對電影《老炮兒》里北京土語的翻譯分析,歸化策略在字幕翻譯中的廣泛運用,可見一斑。
[1]Gottlieb,Henrik.Subtitling:A new university discipline. Tea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Training,talent and experience[M].Amsterdam,Philadelphia:Jogn Benjamin Publishing Company,1992:162.
[2]Nederland-Larsen,Birgit.Culture-Bound problems in subtitling[J].Perspectives:Studies on Subtitling,1993 (2):212-215.
[3]王榮.從關聯理論看字幕翻譯策略:《亂世佳人》字幕翻譯的個案分析[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外語版, 2007(2):5-9.
[4]高彬.從德國功能翻譯理論看影視字幕翻譯的原則和策略[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0):87-90.
[5]殷燕.試析電影字幕翻譯策略[J].電影文學,2013(12): 156-157.
[6]錢紹昌.影視翻譯:翻譯園地中愈來愈重要的領域[J].中國翻譯,2000(1):61-65.
[7]賈文波.文本類型的翻譯策略導向:“異化”“歸化”討論后的思考[J].上海科技翻譯,2004(3):6-11.
[8]周晶,何元建.歸化作為一種翻譯策略的運用及其認知基礎[J].中國翻譯,2010(6):58-63.
[9]燕芹.歸化策略與異化策略在翻譯活動中的辯證統一[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42-45.
[10]王紅衛.跨文化交際翻譯方法:歸化和異化策略[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9):250-253.
[11]蔡平.翻譯方法以歸化為主[J].中國翻譯,2002(23):39-41.
H315.9
:A
:1671-9476(2017)01-0068-04
10.13450/j.cnkij.zknu.2017.01.15
2016-08-26;
:2016-09-20
洪延凌(1987-),女,福建福州人,助教,碩士,主要從事翻譯及跨文化交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