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君
(麗水市文元中學,浙江 麗水 323000)
初中音樂有效課堂構建之淺見
李卓君
(麗水市文元中學,浙江 麗水 323000)
素質教育施行以來,學校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要學生全面發展。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因此音樂在初中階段是一項較為重要的學科。構建有效的初中音樂課堂,將音樂知識較好的教授給學生,可以提升音樂教學的效率并塑造學生良好的內在品質。筆者通過自己對音樂教學的研究,提出幾點關于構建初中音樂有效課堂的方法,針對構建有效音樂課堂進行探討。
初中音樂;教學;有效課堂;方法
初中音樂教育是一門重要的學科,該學科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初中音樂也是素質教育要求所必須的學科。因此如何更好的開展初中音樂教學,提升初中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是多數音樂教師都較為關心的問題。目前新的教育觀念改革逐步施行,構建高效的音樂課堂需要音樂教師能夠帶動課堂氣氛,營造愉悅高效的課堂氛圍,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同時音樂教師還需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音樂修養和教學能力。最終構建高效音樂課堂,使音樂教學能夠切實使初中學生的音樂素養提升,推動初中學生的全面發展,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現階段我國實行的是應試教育,初中升學考試的分數會很大程度的決定學生能夠讀一所什么樣的高中,因此家長和學生對初中升高中時要考試的學科極為重視,但是音樂這門學科在初中升高中的過程中并非考試學科,因此很多學生和家長乃至教師、學校都不重視音樂課,認為音樂課僅僅是為了進行素質教育而設立。應試教育的今天,非升學考試科目的音樂課多數當做文化課程學習之余的放松,課堂紀律松散,學生音樂學習積極性差,音樂教師也較難管理。部分初中學生雖然喜歡音樂,但是他們喜歡的多為流行音樂,對于基礎音樂知識學習較為抵觸。初中學生基本不愛聽教師講授的課本音樂基礎知識,部分音樂教師教學方式單一,這就導致學生認為音樂教學課堂較為乏味,對音樂教材中的音樂也不感興趣,最終使得學生也喪失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構建高效的音樂課堂首先要使學生和家長認識學習音樂這門學科的重要性,要使學生認識到音樂學科隨然不是初中升高中升學考試中的考試科目,但是在初中階段學習音樂對其自身的綜合素質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使學生和家長明白學習音樂這門學科的重要性后就需要教師通過諸如:利用多媒體教學、融入流行音樂進課堂、豐富教學內容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同時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也要改變原有的教學觀念,要歸還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作用。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效率,構建高效的初中音樂教學課堂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多與學生互動,營造一種活波的課堂氛圍。
結合上文分析構建高效初中音樂課堂的思路,構建高效初中音樂課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明確初中音樂學習的重要性
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效果較差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和家長對音樂這門學科的不重視,因此必須要明確初中音樂學習的重要性。音樂教師在第一節課時可以不急著講音樂的基礎知識,可以向學生灌輸初中階段學習音樂這門學科的重要性。首先要讓學生了解,音樂這門學科是初中階段的一門重要的學科,通過對音樂這門學科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們培養出審美情趣,幫助其塑造出一種良好的內在品質,使其個人情感能夠較好的發展。要讓學生認識到,音樂課的課堂教學時間有限,但是通過建立高效的音樂課堂就可以提高音樂課教學的效率,最終就會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提升內在的藝術品位,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盡可能段的時間里獲取更多的音樂知識,為其今后的發展打好基礎。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
隨著技術的進步,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得到了進一步的普及。構建高效的初中音樂課堂離不開對多媒體的運用。在音樂課堂上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將音樂課教材中音樂所需要的情景展現給學生,使學生們感受到的不是干巴巴的音樂基礎知識,而是壯麗的音樂篇章,最大化的將學生的感受器官調動起來,使學生感受到音樂課帶給他們的快樂。例如在進行《黃河大合唱》欣賞課教學時,可以事先利用多媒體尋找到一些關于黃河的奔騰和咆哮時的場景,并搜集一些關于《黃河大合唱》創作年代的視頻資料,讓學生能夠融入到那個年代中去,世學生能夠更好的了解《黃河大合唱》的創作背景。課堂上讓學生欣賞《怒吼吧,黃河》時播放黃河奔騰和咆哮的片段,并教唱《保衛黃河》,這樣就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視、聽、唱、情感等多感官的內容融入到了音樂課堂中,使學生在音樂課堂上能夠感受到更加生動、形象的音樂內容,并能夠較好的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進行《黃河大合唱》的教學時就是運用了多媒體技術,使原有的一支筆、一本書的語言說唱教學的音樂課變得更加生動與立體,讓學生也能夠更好的理解《黃河大合唱》所要表達的情感和力量。由此可見,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將會是構建高效音樂課堂的必然選擇。
(三)融入流行音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習的動力來源,更是學生享受音樂的前提。上文已經分析初中階段的學生所喜歡的音樂多數為流行音樂,對流行音樂的興趣遠遠大于初中音樂教材中的音樂基礎知識。流行音樂所具有的語言簡單、節奏感強、歌詞貼近生活等特點使的流行音樂更容易被初中學生所追捧。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構建高效的初中音樂課堂時可以在教學設計階段就將流行音樂融入進去,將流行音樂巧妙的融合到課堂的各個環節,使學生能夠更加容易的接受音樂課堂中的知識,并且能夠將課堂的教學效率。例如在進行《走進西藏》這一課時時,就可以將韓紅的《天路》、《青藏高原》等學生們耳熟能詳的音樂融入到課堂中。在上課前就播放《天路》這首歌曲,學生們有的直接跟著這首歌曲進行哼唱,這樣就使得他們能夠融入到西藏這一情景中,之后在課堂上為學生講授西藏民歌的特點以及讓學生學唱《走進西藏》都變得相對較為順利,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都有了明顯的提高。當學生基本能夠學唱《走進西藏》這首歌時,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歌曲《走進西藏》的畫面,直接將學生們對音樂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使音樂課堂的教學效果有了明顯的提升。最后鼓勵學生自己尋找和哼唱與西藏相關的民歌與民謠,并利用多媒體播放藏族舞蹈的畫面,最終以《青藏高原》結尾。將流行音樂融入到課堂中增加了學生對音樂課堂的興趣和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并提高了課堂的效率,讓學生接受了更多的與音樂有關的知識,更好的達到音樂教學要求。
(四)確立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學生對音樂課堂的興趣極為重要,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們積極的參與進來才能夠更好的發揮出課堂的作用,才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構建高效的課堂。在長期的初中音樂教學發展過程中教師本身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學生主體地位的缺失,使得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學生很少參與到課堂中來,最終影響學生對音樂課堂的興趣。為此,我們構建高效課堂時一定要重新確立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參與到教學中來,進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被進一步的激發,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提高,進而使得課堂效率能夠提升,有助于構建高效初中音樂課堂。
(五)增加課堂中與學生的互動
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增加與學生的互動,通過這種良性的互動使得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親和力,使學生能夠減少對教師的畏懼,可以在一個較為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音樂知識。增加課堂中與學生的互動可以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的絕對權威性,建立起平等互助的教學關系,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聊一聊流行音樂等共同話題,使學生愛聽老師的課,最后提高課堂效率,構建高效初中音樂課堂。
本文就初中音樂課堂現狀進行分析,并總結構建高效初中音樂課堂的思路,之后在構建高效初中音樂課堂的思路的基礎上指出了:明確初中音樂學習的重要性、運用多媒體技術、融入流行音樂、確立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增加課堂中與學生的互動等幾種構建初中音樂有效課堂的方法。總之,初中階段的音樂教學,需要教師采取切實有效的方法構建高效的音樂課堂,是學生能夠得以全面發展。■
[1] 吳瓊茜.初中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之微探[J].新課程, 2016,10.
[2] 楊小亮.關于初中音樂教學的幾點思考[J].文理導航,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