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忠濤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濱北街道辦事處八里王小學)
情境不是隨意創設的,需要有一定的教學保障,才能得以有效落實。《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就體育與健康情境教學活動的開展指出了明確的要求:“體育與健康教師要特別注意創設合理的、和諧的、溫暖的、富有挑戰性的、能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體驗的情境,避免營造過分激烈競爭的、學生容易望而生畏和失敗的情境。”既然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雙向互動的過程,要想在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活動開展中充分發揮情境教學的作用,需要以教師的做到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作保障。
盡管教材是教師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載體,但是在普適性原則指導下所編寫的教材,其內容不都適合當地學生的體育鍛煉需求,加之學生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體,所以,教師在組織體育與健康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以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與健康知識掌握實際情況為基礎,從現有的教材中選取符合學生實際的內容,以此保證學生能在課堂教學中獲得有價值的內容。在利用情境教學法呈現基礎知識的時候,教師仍需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為基礎,從起心理和認知發展規律入手,創設極具吸引力的情境,如此不僅可以保證教學內容能有效地呈現出來,還能激發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利用富含豐富的色彩、悅耳的聲音、豐富的運動等內容的畫面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在直觀的畫面中掌握有價值的基礎知識。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其已有了大量的基礎知識做支撐,在此階段可以借助生動的實踐情境來引導學生在做中體驗這些知識。在此需要注意點,情境中的做不是傳統教學中的教師演示,學生模仿,而是在豐富有趣的活動中引導學生自主的做。這就涉及到了創設情境的方法,在下面我將進行詳細的論述。
1.創設興趣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在其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下獲得的知識效果遠比教師的灌輸要好。所以,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情境創設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在動機的驅使下,無需教師過多督促學生自然會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我在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方面一般會從其已有的生活經驗或感興趣的故事入手創設興趣情境。以“單腳起跳雙腳落地”這一內容為例,我會先利用一個耳熟能詳的“小青蛙和貓”的小故事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其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的基礎上,我會讓學生模仿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來模仿這些小動物是如何跳躍的,在動物跳躍模仿中學生自然會對跳躍有一個感性認識,然后再進行單腳起跳雙腳落地教學將會是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創設想象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根據小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這一特點,我會創設一些極具想象的情境,引導學生將自己的一些有違于傳統的想法納入到體育與健康教學之中,以此在豐富課堂教學活動的基礎上,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我在組織學生進行“模仿練習”的時候,會讓學生隨意地想象,根據“蘋果”“圓線”“鶴”等模仿素材,將學生們自由想象的“公雞”“兔子跳”“大象漫步”等動作引入其中,在集體活動參與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創設模仿情境,鍛煉學生的體育技能。體育與健康教學活動開展的最終目的是引導學生掌握體育與健康知識,并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習慣的養成是以技能的掌握為基礎的。所以,我為了鍛煉學生的體育技能,會創設模仿情境,引導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來將體育動作生動直觀地表現出來。我在組織“投擲”這一內容教學的時候,會為學生創設“小猴子扔桃”的模仿情境:我讓學生分別在頭上戴上猴子頭飾,班長和體育委員分別充當兩隊的猴子首領,各自帶領本隊的小猴子搶占領地,在搶占的過程中可以利用手中的棉袋來武器,只要將自己手中的棉袋都到對方身上,則淘汰對方,最后哪一隊占據了領地,即為獲勝方。在搶占的過程中學生們根據自己所處的環境靈活地進行投擲,在模仿中掌握了投擲的方法。
總之,在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需要從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兩方面創設教學情境,以此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使其在情境活動參與中獲得扎實的基礎知識和鍛煉技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李小娟.淺談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科教文匯,2010,(02).
[2]閆禺任.情境教學在山東省小學體育教學中的現狀與應用研究[D].吉林體育學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