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磊
(鄒城市第三中學)
現代信息技術能通過創造、使用和管理合適的技術過程和課程資源增加學生數學活動的機會,提高學生數學活動的績效,促進學生深層數學學習、學會數學學習.隨著“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這一理念的深入,人們更加重視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在具體數學活動中的作用.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處于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數學學習方法的過程中.如何把數學學習融入到學生的活動當中,讓學生帶著興趣去學習數學,是當前數學教育中面臨的重要問題.本文擬對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數學活動的相關特點進行初步分析,以期在實際教學中能夠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數學活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信息技術背景下對數學活動價值的追求,不能僅僅局限于技術對數值計算訓練要求的改變,也不能局限于技術對數學內容呈現方式,而是要著眼于數學活動者數學素養的提高.比如,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可以通過幾何畫板、Flash等數據圖像處理工具,逐步培養學生的各種數學素養。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通過數學活動培養數學活動者的素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有效的體現:
1.在基礎知識層面,應當認識到量化思維是信息時代所必備的文化素養,數學技術是信息技術的本質和數字時代的精髓。
2.在實踐技能層面,應充分認識到現代信息技術不斷影響甚至改變著傳統的數學實踐方式、方法,應充分運用現代教學媒體探索最優化的數學教學模式.
3.在培養能力層面,要認識到信息獲取、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交流等能力也是數學活動中重要的能力,這些能力不僅對當前數學活動的開展有意義,而且對今后個人的可持續發展更有意義.
乘著現代信息技術這一時代快車,數學學科正飛速向前發展著,數學的研究對象也擴展到數、形、機會、算法和變化等多個領域,數學活動這種學科形態的變化發展直接或間接影響著教學形態數學活動的變化發展,具體表現有:
1.“統計與概率”等傳統數學教學不太重視領域的數學活動內容得到整體加強,幾何直觀、算法和優化思想被不同的數學內容負載融人到具體的數學活動中,分形思想在高年級的數學活動中也得到初步滲透.
2.傳統數學教學中一些高度重視領域的數學活動內容被有效地弱化,特別是諸如各種形式的查表計算、偏難的四則運算、復雜的因式分解和解方程(組)等內容由于其被現代信息技術的可替代性正逐漸遠離師生的日常數學活動,廣大師生已經被從繁重運算的數學活動中解放出來,并有更多的精力用于有價值數學內容的數學意義理解.
3.除了數學活動內容增減這類顯性變化,在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數學活動內容還更具體地提升到數學思想方法層面,尤其是數學活動內容與信息技術思想方法整合力度不斷加大.
現代信息技術對數學探究活動的可視化支持可表現在如下方面: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等工具以多種方式靈活地向學生提供學習背景的影像、圖表、圖像等資料,根據需要以靜態或動態的方式展示數學問題;加強學生深入思考并創造性解釋、描述數學信息,使可視推理與代數推理結合,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如果人們把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探究環境看作數學活動一個特殊的思維媒體、互動平臺,在這種媒體或平臺中,學生可以更好地進行相關數據的組織和分析,教師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通過探索、假設、檢驗、證明或說明、反思、解釋等一系列的數學活動過程獲得必要的數學知識與思想方法,在綜合化的數學探究活動進程中,數學活動主體將更易于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尋求潛在的數學探究模式,批判地審視當前的數學活動,促進學習者深層數學學習、學會數學學習,促進學習者通過數學活動習得能力的有效遷移,并因此不斷提升學習者的數學素養.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l-5.
[2]潘小明.充分運用現代教學媒體探索最優化的數學教學模式[J].數學通報,2006,(07) :12-16.
[3]潘小明,沈紅兵.網絡環境下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的若干思考[J].軟件導刊,2006,(03) :26-28.
[4]趙小云,盧曉忠.現代教育技術下的探究性數學活動及其案例分析[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2004,(01)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