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克立
(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課程的數字化建設實踐與體驗
◆黃克立
(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大數據、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高職學生使用電腦網絡、智能手機終端進行學習已趨于常態化,高職院校教師應該適應新時代新技術的發展需求,努力探索課程改革的新途徑,積極利用網絡數字化教學平臺,實施課程的數字化建設,達到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
超星學習通 高職課程 數字化
隨著大數據、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高職學生使用電腦網絡、智能手機終端進行學習已趨于常態化,高職院校教師應該適應時代的步伐,積極探索課程改革的新途徑,重視和加強課程的數字化建設,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職業素養和自信心,實現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1.教師端。 教師可以通過電腦、智能手機登陸網絡教學平臺,以泛雅網絡教學平臺為例,在網址欄中輸入:
http://gxsdxy.fanya.chaoxing.com/portal,或 者 在手機應用商城里搜索“超星學習通”,或者掃描電腦登錄界面右側二維碼,下載并安裝超星學習通app;完成登陸后,按照操作手冊說明進行注冊,完成后進入教學空間,依次進行創建課程、A P P管理,等等。
2.學生端。 學生也可以通過電腦、智能手機登陸網絡教學平臺,方法跟教師類似,在完成登陸后,學生可以輸入教師所給的課程邀請碼,加入到教師所指定的班級課程進行學習。
1.教師端
(1)創建課程。 在課程頁面,點擊右上角的選項,選擇創建課程。 進入課程頁面后,對課程基本資料進行編輯,可通過“課程管理”/“新建班級”導入學生。 在課程活動頁面,點擊上課的班級,就能發起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
(2)課堂簽到。 課堂簽到可以節省課堂點名時間,教師在移動端發布課堂簽到,學生直接用手機通過掃描課堂大屏的二維碼、或輸入教師分享的邀請碼等方式進行簽到。 簽到結果可同步投射大教室的大屏上。
(3)問題搶答。 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發布問題搶答進行提問,學生同時在移動端收到搶答提問,學生此時可以進行迅速搶答。 投屏功能會在大屏顯示搶答順序結果,獲得搶答優先權的學生可以優先回答問題。 教師也可以通過移動學習系統進行隨機選擇學生進行提問。
(4)隨機選人。 教師發布隨機選人,移動課堂互動系統會自動在已經簽到的學生中隨機選擇學生,并可以進行結果投屏顯示。
(5)課堂投票。 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實時發布調查問卷,學生通過移動端進行投票。 教師端可以立即統計投票結果。
(6)多屏互動。 教師在任何教學環節都可以將自己手機的屏幕內容投射到大屏幕上,向學生進行展示。教師還可以將P P T從手機投射到大屏幕中,并用手機控制P P T的翻頁,使得老師可以擺脫講臺的束縛,也可以使教師不用再帶U盤或自己的電腦去上課。
(7)課堂報告。 教師通過超星學習通可以將所有課堂上的內容記錄下來,生成課堂報告,強大的數據統計分析功能,為教學評估提供有力依據,實現學習、互動全流程的數據記錄、分析、應用功能,更可實時查看任一活動的詳細參與情況,輔助管理者進行數據統計并做及時調整。
(8)交流互動。 在班級群聊中,有類似于微信的師生互動界面,極其簡單易用,師生可以在里面非常方便的進行及時交流和各種課堂互動。
(9)小組討論。 在課堂上學生可以任意組合成各類學習小組,隨時可以進行小組討論。
(10)資料推送、在線考試。 教師可以將自己收藏的專題,小組推送給學生。 也可以將上傳到超星云盤中的學習資料推送給選中的班級或者學生;教師建好考試試卷后,可以將試卷發布給學生進行在線考試。
2.學生端
(1)移動修學分系統可以實現:①闖關學習:學生觀看學習視頻,能夠對作業中的問題進行解答;②在線互動:多名學生可以進行小組交流討論,隨時隨地互動分享學習經驗體會;③在線筆記:超星學習通支持筆記功能,能幫助學生隨時隨地記錄學習;④在線考試:通過在線考試,能對學生形成學習評價,并生成報告的形式。
(2)在線互動
學生可以通過超星學習通查看老師的通知、調查問卷、問答、討論話題等信息。
實踐證明,教師借助網絡教學平臺進行課程數字化建設,有利于提高課堂氣氛,增加師生間的互動。 教師還可以借助教學平臺管理課堂紀律情況,控制學生手機端,讓學生認真聽課等。 廣大高職院校教師應該緊跟大數據、互聯網+時代步伐,積極投身到課程數字化建設當中,打造出高職教育的新天地,為實現優質教學質量而努力奮斗。
[1]朱劍萍,張蘇萍,葛敏敏.大數據時代高職教學思維的挑戰與革新——基于在線課程“幕課”視野的有效教學論[J].上海城市管理,2014,(01):81-83.
[2]吳萬偉.“幕課熱”的冷思考[J].復旦教育論壇,2014,(01):10-17.
[3]馮培.挑戰與變革:幕課時代的高等教育[J].前線,2013,(12):154-157.
本文系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院級課題: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微課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課題號:2016z z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