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昱麟
(山東省棗莊市第八中學,山東 棗莊 277000)
因為我國的高中音樂教育沒有一個國家標準化的課程教材,課程的教學內容都是由專業課老師自己來設定的,沒有一個統一的教材,導致學生對課程枯燥乏味,沒有興趣學習。為了社會的發展和學生自身的需求,為了推進我國音樂教育文化的傳播和發展,教育部門應根據學生的實際課程需求,強化合唱教師的專業技能素質,以此來科學、完善地制定合唱教材的內容。
對于高中合唱效果的評定標準,不僅要根據學生在現場的合唱效果來評定,還要根據學生對課堂上的理論知識的學習情況來評定。但有很多的高中學校只是以出勤率和理論知識來作為評定標準;也有的學校雖然已經創建比較全面評價和綜合成績來評定的合唱教學模式,但效果卻差強人意。合唱是一門肢體性較強的課程,課程的肢體性和表情才是合唱效果評定的主要標準。
在老師講解高中合唱課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們的自身的特點與特長來選擇適合他們合唱的曲目是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因為曲目選對了不僅可以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讓讓學生發自內心去接受并接納這種教學模式。在合唱教學中選用正確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效率,也可以提高合唱教學的效果。
合唱課是聲音與肢體的完美結合。在學生合唱時,不僅只是聲音大與音準就可以的,并且要有肢體動作來配合音樂來完成的。為了提高學生學習合唱的興趣,學校與老師要不間斷地創新與改造新的教學方法,運用到合唱教學內容當中去,讓學生在合唱的過程中能夠放慢速度,凈化心靈,對藝術的熏陶有一個更好的提高,讓孩子們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所在,從而更好地全面發展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實際上在高中合唱課教師授課中,教師不只是站在講臺上教學生唱歌,還可以叫學生在唱歌的同時帶一些肢體動作和表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課堂更加活躍有氣氛,且更加提高合唱教學額效果。
老師要采用多種多樣的的教學方法,來促進學生能夠自己來主動地參與到合唱教學中去。目前,我國比較有特點的高中合唱課,不僅具浪漫色彩的音樂氣氛,還要能夠吸引學生認真聽教師講課,并且可以在玩中學到很多的音樂合唱技巧。老師一定要聽出在學生合唱的時候唱錯的地方,在結束后給予指正,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指出合唱過程中出現的音準問題,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合唱能力。
教高中合唱課時,在學生自由練習訓練時,教師可以用比較好的音像設備給學生播放其他合唱團的合唱效果,同時將學生的合唱聲音錄下來,讓學生不斷地發發復復去聽、去感受,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感受能力和欣賞能力,增強其自信心。音樂藝術的熏陶來源于聽,在學生的合唱過程中不僅要聽自己唱,也要認真聽別人怎么唱。在合唱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感受音樂,幫助找到自己喜歡的音樂類型,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學生的欣賞習慣,讓合唱效果越來越完美。
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提升學生的感受力,隨著時間的推移音樂表現力也會慢慢展現出來,進而激發學生表演創造的潛在能力,培養學生在藝術上的表演欲望。
合唱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教學手段,教師應該在新的教學理念引導下,需要學生積極參與創新、調整、合理的合唱教學。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音樂只是其中的一種表達形式,在不同年代、不同地區的人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也是不同的,因此,要發揮音樂的社會價值,以此來促進音樂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教師在合唱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想象力起到一個引導作用,進而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在進行合唱練習的過程時,學生可以把自己的創造力融入到合唱的過程中,讓合唱效果更加完美。
當下是互聯網的時代,我們只需要一臺能上網的電腦、一副耳機、一個話筒和一個攝像頭就能把不同地方的音樂愛好者組建一個虛擬合唱團。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我們可以在學校內部發布組團信息,不同班級,只要是音樂的愛好者都可以參加,把這些人組織起來,利用周末時間或者課余時間,排練合唱曲目,大家相互監督,相互指導。我們還可以引導同學在不影響學習和休息的情況下組建一個虛擬合唱團,相互交流合唱技能與訓練,且同時提高團隊協調能力和團隊精神。在高中合唱教學過程中,課堂氛圍的活躍性、學生的積極性,都需要教師的引導,才能發展我國的教育文化。
合唱是有很強很集體性的音樂藝術,在音樂藝術中表現力很強、內涵也比較豐富,致使學生在多層次藝術中進入豐富的音樂世界。在素質教育中,高中音樂教師要以學生為本,對音樂課程標準不斷優化合唱教學,研究更多適合學生的音樂合唱教學模式,在提高合唱教學水平的同時也提高學生合唱能力與音樂素養。
[1]張順潔.和諧課堂歌聲悠揚——如何構建高效的音樂合唱教學課堂[J].音樂時空,2015(22):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