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一龍
(天津音樂學院,天津 300171)
電聲樂隊小劇場擴聲方式概述
原一龍
(天津音樂學院,天津 300171)
文章從場地規劃、聲場控制、頻段定位以及調試工作流程等諸多方面出發探討電聲樂隊擴聲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和其本身具有的特性。
電聲樂隊;擴聲方式;場地
現如今電聲樂隊的使用涉及到各類演出場所,無論是室內還是戶外,保障樂隊各聲部之間清晰準確地呈現成為了現場擴聲工作的重要內容,擴聲工作也成為保證演出質量的核心工作。與包括古典音樂會﹑戲曲音樂會﹑獨奏音樂會﹑獨(合)唱音樂會在內的傳統表演形式不同,電聲樂隊中大部分樂器需要通過電子設備方可發聲,而更為復雜的是當遇到爵士大樂隊等大編制樂隊時,需要將管樂﹑打擊樂器和爵士鼓等原聲樂器與電吉他﹑電貝司﹑電子鍵盤等電聲樂器融合擴聲,各個樂器間的平衡及音色的保障就變得尤為重要。
在小劇場內,保障一場電聲音樂會的順利進行需要場地設計﹑設備搭建﹑擴聲技巧等多方面共同考慮。下文將以擴聲技巧為基礎介紹和分析具體方法。
在電聲樂隊中,一般包括了人聲﹑吉他﹑電貝司﹑電子合成器﹑鋼琴﹑爵士鼓﹑各類打擊樂器以及包括長號﹑小號﹑薩克斯等管樂器。擴聲工作最為核心的目標是完整呈現舞臺上演員的原始音響狀態并將其外放至觀眾席,基于此核心目標的可根據實際情況對聲音進行微小處理。所以為了保障擴聲中對樂器音色的保護及對樂器本身音色的還原重現,需要先期了解各個樂器的頻率特性,下文將列舉一些較為常用的重要的部分進行討論。
人聲分男聲和女聲,一般而言,男聲的頻段在80Hz-10KHz之間,女聲則在200Hz-12KHz。其中主要響度集中在1KHz-3KHz左右。男歌手高音區以160Hz-523Hz為基音區,低音以80 Hz -358Hz為基音區;女歌手高音以200 Hz -1100Hz為基音區,低音以200 Hz -700Hz為基音區。在人聲擴聲中,120Hz影響聲音的豐滿度,200 Hz -240Hz影響聲音的厚度,齒音在6KHz-10KHz,臨場感在5KHz。
在美化人聲工作中,還需注意以下幾個參數。在100 Hz -250Hz范圍內,可以增加聲音正面感;1KHz-6KHz可以增加臨場感;6KHz-8KHz可以增加聲音的透明度;8KHz-12KHz則可以增加亮度。而容易出現聲音渾濁不清的區域則在250 Hz -800Hz。
吉他分為電吉他和木吉他兩種,這兩種樂器各自擁有自己的頻段特性。
電吉他低音部分的表現主要在100 Hz -250Hz之間,而250 Hz -800Hz則是渾濁不清的區域。木吉他的低音部分的表現與電吉他大致相同。需要注意的是應規避1KHz-6KHz的區域,保證聲音的干凈程度。同時在6KHz-8KHz范圍內可增強透明度,在8KHz-12KHz范圍內可增強亮度。
電貝司在100Hz-250Hz范圍內可增加圓滿度,在250Hz-800Hz的區間可適當規避,保證聲音的清晰度。在1KHz-6KHz中可以增加臨場感。
電子合成器與其他樂器不同,其音色設置已經內置于樂器中并具有準確性和唯一性,所以為電子合成器擴聲時,如非極特殊情況,應遵循在均衡器的設置中減少調整幅度以保證更好的呈現和還原合成器本身的音響特征。
鋼琴是電聲樂隊中最為重要的原聲樂器之一,音域寬廣,音色甜美,張力變化多樣。在擴聲時,50Hz-100Hz區間內可增強鋼琴低音區的厚重感,100Hz-250Hz區間內可增加音色的圓滿度。而在250Hz-1000Hz內屬易渾濁區域,我們應減少此區域內的過分渲染。與其他樂器相似,1KHz-6KHz區間可增強臨場感,6KHz-8KHz區間可以增強透明度,8KHz-12KHz可增強聲音的華麗感。
爵士鼓通常包括了軍鼓(Snare)﹑高音嗵鼓(Tom)﹑低音嗵鼓(Tom)﹑低音鼓(Bass Drum)。除此之外還包括踩镲(Hit-Hat)﹑叮叮镲(Ride)﹑吊镲(Crash)等不同尺寸和音色的镲片。一般而言,軍鼓在250Hz可以增加其飽滿度,5Khz-6Khz可增加臨場感;嗵鼓的音域較為寬廣,總體而言其頻率范圍在100Hz-1000Hz之間;低音鼓在60Hz-100Hz之間;镲片的實際擴聲應用中應在800Hz以下視為衰減區域。1KHz-12KHz之間為適當增加區域。
通常情況下,電吉他和電貝司會經常使用各類效果器以表現不同的音色,筆者認為,在擴聲之前,我們首先需要了解在吉他﹑貝司音箱音量固定的前提下,各個不同音色的音量比例關系。以主要音色音量為參照平衡其他音色的使用,保證各類音色音量的均衡呈現。在一些帶有音量踏板的效果中,預留20%的音量提升空間,以便在演員獨奏時可自由掌控其音量變化。
在話筒的選取及擺放位置方面,對于電吉他和電貝司,通常使用心形指向話筒,將話筒置于樂器音箱下方喇叭的圓心位置,并保持與音箱約5公分的距離。如出現有兩把或更多吉他的情況,可以將話筒相位左右分離定位,由此可使觀眾通過相位的不同區分出不同吉他演奏者的聲部。
對于爵士鼓的擴聲而言,所需技巧更為復雜。通常情況下對專業的爵士鼓擴聲需要8-10只話筒,甚至更多。首先對于低音鼓的擴聲應選用低頻拾取相對較敏感的低音鼓專用話筒,并置于共鳴面鼓皮外側通風孔處,如有可能筆者還會選取一只動圈話筒置于踩錘與擊打面鼓皮的接觸點附近以拾取敲擊的顆粒性聲音。軍鼓的專業擴聲也需要兩只話筒,分別置于軍鼓的敲擊面和下方的鼓簧面,敲擊面話筒主要拾取敲擊聲,而鼓簧面拾取鼓簧震動聲,一般來說鼓簧面話筒應適當減少低頻音區的拾取。嗵鼓的聲音拾取只需在每一個嗵鼓放置一只專用鼓話筒,但是與軍鼓﹑低音鼓不同的是應根據嗵鼓的高低音不同選取不同的相位,以保證從右至左從高到低的相位順序。镲片話筒的使用相對要更加細致,一般而言需要2-3只小振膜電容話筒,考慮到話筒應只拾取镲片聲音,要與嗵鼓軍鼓分開,所以話筒應置于镲片上方并話筒方向朝外,并消除800Hz以下的區域,并加強6KHz以上區域,提升音色的華麗感。
對于三角鋼琴的拾音中采用小振膜立體聲話筒,分別拾取其各個音區,將話筒擺放至琴錘敲擊琴弦的上方位置并在相位上做3點和9點的位置調整,根據上文有關介紹鋼琴頻段特性,對鋼琴的拾音進行相關設置。
相比于其他傳統表演形式,電聲音樂的先期調試是保證演出順利進行的重要準備階段。由于樂器種類較多且具有不同的聲音特性,更為重要的是在不同聲部間既要兼顧融合性還要保留獨立性的展示空間,所以對于先期調試各個樂器的音響需要一套完整的固定流程。
無論是哪種電聲樂器,在調試之前首先都需要完成以下幾個內容,分別為通道檢測﹑電平信號校準﹑編組校對。通道檢測是保證各路信號都是通暢無誤的重要工序,之后再電平信號校準階段需要保證輸入信號的區間,避免信號輸入的過載或不足。
根據多年從事電聲音樂擴聲工作的經驗,筆者認為先期樂器調試應按照下文所述的順序進行:
爵士套鼓中包括許多不同音高的鼓及镲片,在調試爵士鼓時可從低音鼓開始,后按照由低音向高音方向依次調試,在完成軍鼓的調試后進入镲片調試階段。在整個調試階段要兼顧音色﹑相位﹑返送﹑壓縮﹑噪聲門 ﹑效果器等。
完成爵士鼓的調試后,則進入電貝司的調試階段。在貝斯調試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是要求爵士鼓演員與貝司演員共同演奏,以此我們可以更細致的完成鼓與貝司在音響上的平衡和融合,做到既存在共性又包含各自的特點,保證低音頻段各聲部之間的清晰度。
由于電吉他聲音的頻率范圍比爵士鼓和電貝司要高,所以在調試電吉他的階段,不僅要考慮電吉他本身的特性(如文章第二部分的相關介紹),更要注意與低音區樂器的比例關系。在實際演奏中,要特別注意吉他工作音箱本身的聲壓級不能過大,以避免對其他樂器收音話筒的干擾。
作為音響師,演出前的音響調試也是與演員溝通的重要階段,了解演員的需求也可以進一步指導音響師的具體操作和對聲場效果的設計。所以筆者認為,先期調試階段,音響師不僅要從擴聲專業角度給予演員一些對樂器調試及控制的建議,更重要的是聽取演員的想法,力爭做到清晰的地現聲音的同時還可以展現樂隊的個性特點。
[1]高維忠.音響工程設計與音響調音技術(第二版)[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1.
[2]中國錄音師協會教育委員會.高級音響師速成實用教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
[3]艾迪.B.布里克森(丹),朱偉.聲頻信號的儀表計量(第二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2.
J6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