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敏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1)
中國古詩詞聲樂作品的美聲唱法教學與實踐探索
朱 敏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1)
通過美聲唱法的方式進行中國古詩詞作品教學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對于中國傳統文學的認知,也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和藝術品位。學生在學習演唱這些經典古詩詞作品時能夠將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傳揚,利用西方美聲唱法可以吸收國外優秀的音樂藝術。本文是對中國古詩詞聲樂作品的美聲唱法教學進行的探究和實踐。
古詩詞;聲樂作品;美聲;教學
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也逐漸孕育出了獨具中國特色的藝術文明。音樂藝術也在歷史的演變中具有越來越重要的藝術價值。由于我國社會改革的不斷推行,音樂之間的交流也變得廣泛,在面對一些優秀的音樂藝術時要積極容納和借鑒,并將其不斷創新。我國古詩詞聲樂作品與西方美聲唱法的結合,使我國傳統音樂有了全新的藝術生命和內涵,也進一步推動了我國古詩詞聲樂的良好發展。
中國古詩詞聲樂作品通常是指以中國經典詩詞作為歌詞的音樂。中國古代聲樂的歷史十分久遠,其內容形式也各式各樣的,隨著歷史變遷而發生變化。從春秋至唐宋時期的詩歌,如《詩經》和《楚辭》都是屬于比較經典的,然后是宋﹑元﹑清時代的詞體歌曲以及散曲等。一直到今日,中國作曲家以現代的作曲技能與中國古詩詞進行結合,并通過美聲唱法進行實踐。越來越多的古詩詞藝術歌曲傳承至今,并且是以多種形態出現,古詩詞與美聲音樂的巧妙結合呈現出一種脫俗﹑韻味十足的氣息。
西方美聲唱法與其他唱法有著很大不同之處,它具有一種獨特的發聲方法以及演唱風格。美聲唱法是在發聲中要音域寬闊,聲音要靈活多變,其比較注重于用氣發聲,是一種剛柔并存和過程。這種唱法的特點是聲音比較有穿透力﹑洪亮,以及音色比較圓潤等。因此,在中國古詩詞聲樂作品中運用美聲唱法時,要注重科學發聲的技巧,所謂科學的發聲就是要注意呼吸和咬字方面,對于這兩者之間的共鳴要熟練掌握,與此同時,也要對美聲唱法的特點進行理解。在掌握了美聲唱法的基本理論后,學生也應該要根據自身的發音條件來進行相應的練習,聲樂教師要指導學生將美聲唱法運用到古詩詞作品中,通過這些優秀的文化作品來唱出自己的音樂特色,進一步實現中國古詩詞聲樂作品與美聲唱法的有效結合。
美聲唱法最主要的就是科學的發聲,而科學的發聲就是對呼吸的有效運用。美聲唱法在發聲中注重深呼吸,通過穩定平衡的氣息可以讓聲音變得平穩,從而達到音色的統一。由于古詩詞曲調都是比較質樸﹑情感也是比較含蓄的,對于演唱者的聲音以及文學修養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古詩詞聲樂作品內容都比較長,所以演唱者要有良好的氣息控制力才能完成作品演唱。因此,在中國古詩詞聲樂作品對美聲唱法的運用時要注重對呼吸的訓練,以及氣息的運用和控制技巧,這樣演唱者在演唱詩詞時就能夠保持氣息的穩定,也能很好地對氣息進行控制。另外,美聲唱法主要是利用胸腔作為支點,并利用腰部的力量來進行呼吸,所以氣息在演唱過程中可以有效地使聲音保持在比較平衡的狀態,從而也能對音量的大小進行很好的控制。
由于美聲唱法最初的語言是來源于西方國家,所以在將美聲唱法運用在中國古詩詞聲樂作品中時,演唱者很難做到語言流暢的同時,咬字也要清晰﹑準確。目前聲樂教學中古詩詞作品運用美聲唱法時遇到了許多問題,比如用美聲唱法來演唱古詩詞作品時,演唱者常常會出現吐字不清晰的現象,使得聽眾無法聽清演唱的內容。由于中國漢字發音體系比較復雜且多變,不但有字頭,還有字腹以及字尾,所以要將中國古詩詞作品通過美聲唱法來演唱,就要求演唱者要做到字正腔圓,對于吐字不清的情況要進行多加練習,并且對漢字結構要深入了解,從而在實踐中準確運用。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一些美聲演唱家演唱的視頻,并結合視頻進行咬字教學。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后多多了解美聲唱法的相關知識,并自己嘗試將中國古詩詞運用美聲唱法演唱出來。
美聲唱法中最關鍵的就是演唱者要將自己的情感完全投入進去,所以在中國古詩詞聲樂作品的美聲唱法教學中要注重聲音與情感的結合。比如聲樂隨想曲《春江花月夜》中顯著的特點就是在原本富含古典韻味的旋律中利用西方美聲唱法,便使得這首樂曲變得獨具特色。而這首《春江花月夜》表現了中國人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是作者對春江月色美麗景色的生動描繪,以及主人公對人生的遐想。演唱家在演唱這首樂曲時也要深刻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并結合美聲唱法才能展示出中國古典文化的內涵和韻味,也能讓這首樂曲更具有表現力。因此,在演唱過程中要注重將聲音與情感相結合,通過增加歌曲的感染力,讓聽眾也能從中產生共鳴。
總之,在中國古詩詞聲樂作品中運用美聲唱法的教學要注重發聲﹑氣息﹑吐字以及情感的投入。美聲唱法對中國古典聲樂作品的演唱有很大的影響力,在教學中要將科學的發音技巧運用到古詩詞聲樂作品中。并且美聲唱法的運用教學,對中國古詩詞聲樂藝術的發展也是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1]龔娟.中國古典音樂發展歷程探討[J].藝海,2015.
[2]汪洋.談古詩詞歌曲的現代化演繹[J].才智,2016.
J616
A
本文是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音樂表演專業美聲唱法演唱中國作品的教學與實踐研究——以中國古詩詞藝術歌曲為例”(項目編號:13JG033Q)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