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仙娣
(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城北小學,浙江 麗水 323400)
畫中飛舞的音樂
——畫圖譜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有效設計與運用
江仙娣
(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城北小學,浙江 麗水 323400)
我們把音樂作品中音樂要素(如節奏、節拍、旋律、和聲等)、常見結構、體裁形式、風格流派等,進行分析概括,通過反復的斟酌,用符號來標記,再把這些設定的符號按照音樂的進行組織起來,就成了畫圖譜。它是一種看得見的音樂,能讓學生輕松的參與并快樂聆聽。筆者在此文中闡述了畫圖譜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如何有效的設計與運用,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體驗和審美能力。
畫圖;有效設計與運用
2011版音樂新課程標準中說: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通過有組織的音響實現思想和感情的表現與交流必不可少的聽覺藝術。對音樂的感悟﹑表現和創造,是人類的一種基本素質和能力。因此,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和表現能力,是他們擁有音樂相伴的美麗人生,是我們音樂教師的目標。這時,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深入﹑細致的“品味” 顯得尤為重要。我們需要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比如聲勢﹑游戲﹑歌唱等,同時更需要有效的運用。本文說的是畫圖譜進入音樂教學中如何有效的設計與運用。
它是一種看得見的音樂。相同的音樂用相同的符號,不同的音樂用不同的符號。例如:用△O△能清楚地表示帶再現的三段體。教師在設計畫圖譜時,必須對音樂作仔細的分析和研究,抓住音響特征,分清段落﹑層次﹑各種對比﹑變化,找到確切的符號來表示。同時要考慮學生的年齡和理解能力來選擇符號。低年級學生可選擇較為形象的圖形符號。
例如:某位教師在上《獅王進行曲》這一課時,在課的導入部分就用了這首曲子的引子音樂,根據音樂的旋律畫出了“獅子頭”揭示課題,十分吸引學生。
這樣的一幅畫簡單形象,學生看著這幅畫中的獅子,在聆聽音樂的時候,了解音樂的特點。學生就能把音樂和獅子聯系起來,聽著音樂就看到了動起來的獅子。讓音樂活靈活現的看見聽見了。
又如:特級教師吳瑤香老師的設計。她在上《瑤族舞曲》這一課時,用花表示A段和A樂段的再現,四個樂句,每句八拍。8個花瓣表現出了8個節拍,四朵花就是4個樂句。A部分的花和再現A部分的花相比,幅度更大一點點,頭尾呼應的四朵花,把音樂的大同小異表現出來了。學生能感受到音樂的變化帶來的美。
葉為B樂段,每片葉子為一句八拍,四片葉子共四個樂句,葉子上柔美的音樂。小葉子為B段進入A段的再現連接部分。通過畫中的線段表現得淋漓盡致,學生很清楚地分出ABA`樂段。在一副美麗的畫圖譜中,學生對音樂的感受一定很美,聽覺帶來的審美,在視覺的幫助下,使音樂更加神秘和直觀。
畫圖譜在音樂中為學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它能化難為易,引領學生邊聽邊奏邊動,它使抽象的音樂變得豐富具體;讓學生把聽覺的審美帶上了視覺的感受,讓音樂觸手可及。使課堂富有生氣,使學生愉快的學習,學會學習,培養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也提高了學生音樂審美能力。
畫圖譜把觸不可及的音樂落在了畫中,縱觀每一堂優秀的音樂課,教師們各顯神通,無不發揮一切盡可能豐富的想象和手段引領學生去感知,體驗音樂所表達的內容﹑思想和情感。這其中,畫圖譜的運用甚是廣泛和流行,那么如何將畫圖譜發揮到最大的效果,使學生沉浸于音樂, 我認為可從以下兩個層面遞進。
通常一首音樂作品都很長,特別是一些管弦樂交響樂,學生根本無從聽起。在畫圖譜的幫助下,把音樂分層,學生對所聆聽的音樂就會簡單了,也就變得短小了,學生更加能感受到層次性。就像我們學習課文一樣,把整篇文章分段,概括了主要內容和思想,掌握了它闡述的幾個方面,即使再厚的書也感覺是很薄了。
這樣的圖譜很好地表現了樂曲的單三部曲式( A B A ’)。第一樂段主題跳躍﹑起伏,層層推進,給人以熱情﹑爽朗﹑朝氣蓬勃的感覺。第二樂段(中段)樂曲情緒隨之變得柔和而嫻雅,委婉動聽,與第一樂段形成對比。第三樂段再現了第一樂段。就這么一幅簡單的畫圖譜便詮釋了整首樂曲,一目了然。操作原則:教師要把音樂爛熟于心,徒手在黑板上畫,讓畫圖譜活起來,使學生充分感覺濃濃的音樂味。教師畫時要如指揮般干凈清楚,設計的線條和圖形能表達音樂的特點,比如跳動的,優美的,歡快的等等。老師在呈現圖譜的時候,要在音樂進行中呈現,這樣孩子們更加能感受音樂與畫圖譜的結合。
運用畫圖,引導學生關注每一樂段的面貌,增強學生的織體感知,使其體驗更豐富的音響。可以和學生一起隨著畫圖譜律動,分別細致聆聽,讓學生知其所以然。教師的引導要循序漸進,讓學生聽到藏著的音樂,然后會做與音樂更吻合的微調,讓學生有“嗯,這個更好”的感覺。如《藍色多瑙河》第二圓舞曲A樂段中,用小原點和線條的區別。
畫圖譜是學生進行音樂感覺﹑訓練的一種有效的輔助手段。教師不能輕視它,但也不能濫用。以上是對旋律畫圖譜運用教學中的一點探索,雖然旋律畫圖可以幫助我們讓樂曲更加清晰,讓學生掌握一種學習音樂的方法,但旋律畫圖不是適用于所有音樂作品,它只是眾多教學手段中的一種,只要老師用心地為學生去探索更合適的教學手段﹑并進行教學手段的有效運用,都會在教學中收到好的效果。
我們現在經常在課堂上用優美的線條表示優美的音樂,用小圓圈,小點點等等表示跳動的音樂,常常用跳動的音樂與優美的音樂創作出一幅美麗的畫,學生們就在形象的畫中感受到了音樂的美,豐富了孩子們的想象能力。
[1]吳少華.畫圖在小學識譜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音樂教育,2007.
G622
A
江仙娣(1985—),女,漢族,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人,本科,小學二級教師,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城北小學教科處主任,研究方向: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