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玲
(西北民族大學,甘肅 蘭州 730030)
中國古典舞中氣息的運用
陳小玲
(西北民族大學,甘肅 蘭州 730030)
舞蹈是一門藝術,它是以人體為媒介,對生活中的動作、場景進行藝術加工和組織提煉進行表達情感和表現美的藝術形式,呼吸是給予舞蹈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一個好的舞蹈作品不能僅僅用身體動作來表現,更為重要的是用呼吸來控制身體,從而完美的做出各種造型來,更完整準確地表現舞蹈作品所要表現的內容和感情。中國古典舞的氣質和氣韻離不開“氣息”的支撐,換言之氣息在中國古典舞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支配作用。
中國古典舞;氣息;特點;運用
所謂氣息,在中國古典舞中主要指的是呼吸,內在的氣流運行感,只有呼吸流暢演員動作才能自然協調,氣流內在運行影響著動作﹑情感與勁力的發揮。 中國傳統文化植根于古典哲學,被儒道兩派視作經典的《周易》延續于中國歷史數千年,對東方文化和藝術產生了重要的根本性影響,講究氣韻的協調和圓潤,中國古典舞的氣息也受此影響,呼吸控制幾乎都在腰部匯于丹田,以腰部運動為中心向外發展。中國古典舞通過舞者氣息的收與放,強與弱及動與靜的對比,瞬間轉為內在的韻律,將富有東方神韻的古典風格﹑節奏﹑特色融為一體。
氣息的訓練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要注重演員自身的舞蹈“意念”和“氣息”關聯,以氣息解放自己的肢體,加強舞蹈動作的表現力。訓練過程中,每一個氣息的頻率,動作的瞬間,都應以“意念”為主導去尋求氣息與動作的統一,這是在用心指揮氣息,而不是單純的身體條件反射。中國古典舞對氣息的運用最終通過舞蹈語匯讓舞者肢體投射出來,體現在“形”之上。形是一切直觀外在的動態,是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連接;姿態與姿態之間的過渡,是舞者精神的物質載體,是氣息的外化,神韻的延伸。
中國古典舞氣息的運用應當注重張弛有度,快慢結合,在節奏較快和起伏跌宕的動作中快呼快吸,給人帶來強烈的沖擊,反之慢呼慢吸,給人以悠長緩慢,恬靜悠長的感受。譬如“風火輪”這個動作,在下沉運動之前,有氣息帶動全身,臂部上提,由呼吸帶動身體下沉,手臂領向左擰再推氣,接著一部分氣沉丹田,一部分向全身的神經末梢傳遞,形成一股剛韌之力,再向右擰傾至左傾曲含,向外投射存于丹田的陰柔之氣,這個舞蹈動作充分詮釋了中國古典舞“氣”與“形”的關系。中國戲曲大師錢寶森先生指出:“要打算讓身段使出來好看,除腳底下要活,還必須懂得氣口……”什么是“氣口”呢,氣口就是指舞者氣息的運用。因為胸腔表現能力很強,特別注意不要僵硬著用胸腔來呼吸,應當讓它保持平靜,讓腹部保持在張弛有度的狀態。因此中國古典舞必須用胸腔呼吸與氣成丹田氣沉丹田流暢,從抒情到剛勁,用氣息與想象來塑造中國古典舞的藝術形象。
中國古典舞千變萬化,對呼吸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不能一成不變的選擇呼吸方式,這是最為基本和最為重要的。中國古典舞的氣息主要由吸氣﹑提氣﹑屏氣﹑呼氣四種方式構成,吸氣是為了換氣和身體放松,提起能夠提高舞者的重心,屏氣可以幫助人體收緊和停止,呼氣為換氣和下一個動作做準備。肢體運動中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都是由“氣息”來控制的,氣息講究氣平﹑氣勻和氣穩以求達到意穩﹑心穩和勁達,發力講究與腰達到肢體末端,身體中的呼吸感從身體中段開始一直貫穿到眼及手,直至指尖。中國古典舞的氣韻遵循反律規則,欲沉先提,欲前先后,欲開先合,欲沖先靠,氣息的時機﹑節奏及形式隨著舞蹈肢體進行調節,如果沒有氣息控制動作就不會有變化,更不會有美感。氣息的長短直接影響到舞蹈動作的力度,譬如形如流水的控制力,亮相剎那間的爆發力以及明快灑脫的身段,正體現了古典舞的“手眼身法”。通過氣息找舞者肢體的“延伸感”,完美地做出各種舞姿,讓音樂的節拍﹑律動與氣息相配合,牢牢的吸引住觀眾的視線,從而淋漓盡致地表現舞蹈的主題。
在中國古典藝術領域一向對“氣”都很重視,如傳統繪畫早在六朝時就將“氣韻生動”看作第一要素;書法講究“氣”的情感性和語言性,書寫時要氣沉丹田,平心靜氣,一氣呵成,優美的共鳴和發聲需要良好的氣息支撐,才能更好的表達出樂曲的思想感情。實際上,無論何種藝術門類,什么表現手法,在“內氣通外勁出”這一點上都是殊途同歸的。因此,氣息在中國古典舞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支配作用,一則它提供一個調節﹑一種發力,甚至是一個情感的火花點,能夠讓舞者更加全面的控制好自己的身體及其動作,二來合理運用氣息,讓舞蹈動作不再僅僅是單純的機械運動,而使其更具活力與張力,內涵與氣韻,賦予整個舞蹈以生命。正確的氣息運用能夠更好的表現為一種藝術的境界和升華,對舞蹈自身的內涵和舞者的情感具有有完美的詮釋。
中國古典舞對氣息運用有很高的要求,氣息的漲落如同中國古典舞的靈魂所在,是舞“韻”生成的基礎,以氣息的漲落帶動帶動空間和動態的呼應,體現了中國古典舞“身和空間”﹑“形神兼備”和“物我渾融”的審美境界。中國古典舞身法中要表現出吞吐自如﹑閃轉敏捷等,需要演員腳步沉穩有力,抑或輕飄如飛,抑或矯健靈活,這都得力于氣息的作用。一些古典舞舞者在舞蹈時上身僵硬,或氣喘吁吁,或滿面通紅,這都是呼吸沒有正確控制和運用的問題,氣息都弊在胸上,直接影響到舞蹈的表現力,破壞了所刻畫人物的形象。中國古典舞有賴于各種節奏的張弛和起伏來表達,而節奏由呼吸產生和構成,通過輕重緩急的節奏變幻來表現舞蹈多層次的變化,由此可以說,氣息是中國古典舞靈魂和命脈,其風韻與動律,舞姿內在美與外在美的結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氣息可以表達出來不同情感,不同情感需要不同的呼吸,兩者相得益彰,相輔相成,如情感的起伏可導致氣息的長短﹑快慢﹑強弱變化,正是由于氣息和情感的巧妙結合才讓中國古典舞的身法有了豐富表現力和獨特的藝術韻味。氣息與情感的緊密結合,可以豐富古典的質感和表現力,讓動作豐滿,更有張力。譬如劇目《黃河水》,里面主要以人體佩戴水袖為舞蹈的主要表現手段,展示給我們的卻不是我們首先看到的道具水袖,也不是舞蹈途中絢麗和花樣繁多的袖枝,看到的是舞蹈編導極其新奇的想法,用完全不出眾的后背來表現充滿情感的思想感情,后背在哭泣,后背在呻吟等等,表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以情帶袖,完美地融合為一體,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上的不同和思想上的不同。
呼吸是人維持生命存在的根本因素,氣息與舞蹈就如呼吸與人的關系一樣,它是中國古典舞的靈魂,賦予舞蹈以語匯和內涵,讓觀眾與舞者之間建立最默契的情感溝通,只有深入掌握和研究中國古典舞的個性和特點,在氣息上尋求著新的突破和領悟,才能不斷提高中國古典舞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
[1]薛實夫.談中國古典舞的呼與吸[J].黃河之聲,2012(09).
[2]田娟.談舞蹈訓練中的呼吸方法[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8(01).
[3]呂藝聲.舞蹈教育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04).
[4]桂迎,趙丹丹.舞蹈欣賞和創作[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2006(06).
[5]范紅艷.淺談舞蹈與呼吸——呼吸是舞蹈的靈魂[J].太遠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04).
J722.4
A
陳小玲,女,西北民族大學舞蹈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