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衛華
【摘要】在新課改實施后,我國的教育開始重視起了合作學習在各學科學習中的應用。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也開始嘗試合作學習的應用。實踐證明,實施合作學習,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新嘗試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在小學語文教學體系中,閱讀教學占據著重要地位,是提升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載體,也是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平臺。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仍存在諸多問題,亟待改進。通過合作學習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育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合作學習的理論探析
合作學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果能較好地應用合作學習,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質量。合作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灌輸式教學模式的弊端,充分發揮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有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深入研究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對于提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更好地適應素質教育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舉例來說,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精彩的閱讀文章,比如《四個太陽》《豐碑》《桂林山水》等,教師可以選擇類似的文章,讓每個小組選取一個,有針對性地進行拓展閱讀,然后進行專門性的評價,實現小學語文閱讀合作教學的目標。
探索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價值,要從教學模式本身入手。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合作學習一直沒有得到較好的應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同樣也不例外。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為小學語文教師對于合作學習內涵的理解不夠深刻,從而導致在應用過程中出現一定的偏差,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作用。有的是因為單純地追求合作學習的形式,而忽略了應用合作學習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最初作用。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缺乏閱讀積極性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普遍缺乏參與閱讀活動的積極性,這也是困擾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問題。一直以來,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灌輸式教育貫穿于教育的全過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同樣也不例外。由于課程改革的時間相對較短,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并未充分意識到創新語文閱讀教學形式對于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意義,也尚未完全擺脫應試教育觀念的束縛,仍然采用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這種教育觀念的影響下,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不到有效調動,這是造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閱讀教學缺乏實踐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一般都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應試成績的提升上,而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并未給予足夠關注,特別是對閱讀教學缺乏足夠的重視。由于考試一般都偏重于理論知識,老師也將絕大部分的精力都集中在理論知識的灌輸和講解上。對于語文閱讀本身來說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與現實生活具有十分緊密的聯系。因此,正確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應該是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相互結合,既強調理論水平的提升,又重視實踐的應用,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語文閱讀知識。
三、應用合作學習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首先就需要對學生進行分組,這是合作學習得以有效開展的前提。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基礎水平都各不相同,如果在教學過程中采取統一的教學方法,勢必會導致基礎較差的學生跟不上老師的教學節奏,長此以往,還會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后續的深入學習造成不利的影響。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來說,這種統一的教學方式無法滿足學習的需要,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學生的發展,因而在這種情況下,合作學習的應用已勢在必行。在應用合作學習之前,首先要進行的是科學合理的分組,這也是保證合作學習有效的關鍵步驟。老師可以根據成績對學生的基礎水平進行綜合評估,也可以結合學生平時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綜合考慮,進而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均衡各組的實力,把優秀的學生和基礎一般的學生進行穿插,這樣的分組更加科學,也能為合作學習的應用創造良好的基礎和前提條件。舉例來說,在開展《我懷念的那條河》等閱讀訓練時,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能力和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分組教學,并提出相應的閱讀教學要求,提升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及時完善合作學習評價體系
合作學習模式雖然已經出現了一段時間,但是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還處于探索的階段,因此,需要設定一套完善的教學評價監督體系,以便及時發現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且進行有針對性地調整。具體來說,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在原有的教學評價體系之上,針對合作學習進行適當調整,并且將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考核納入教學評價體系中,改變以往單純以應試成績作為考核學生學習狀況和教學質量的標準。另外,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可以幫助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合作學習的缺陷,進而及時進行調整和優化。比如在開展《時光》這篇閱讀文章的教學時,不同小組的學生會有不同的閱讀感悟,體現到學習效果上也不盡相同,小學語文教師要突破傳統的教學評價機制,創新合作學習評價方式,提升教學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應用合作學習模式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可以提升閱讀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真正融入教學體系中,通過小組之間的合作與比拼,實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目標,提高小學語文教育總體水平。
參考文獻
[1]黃楊.分析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J].新課程導學,2013(19).
[2]楊五洲.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J].學園(教育科研),2012(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