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賢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滲透,對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促進閱讀教學改革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善于挖掘閱讀素材中蘊含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采取適宜的方式,積極地在閱讀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革。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小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已經成為屢見不鮮的問題。作為祖國的未來和國家繁榮昌盛的中堅力量,小學生的心理問題已經引起了教育界以及學術界的廣泛關注。閱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在傳統的語文教育模式下,教師很少將閱讀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聯系起來,從而使得閱讀與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聯系。在現代教育模式下,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將閱讀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整合起來,通過在閱讀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全面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
一、小學語文閱讀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對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足夠的重視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的時期,在這個時期極易發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尤其是對于一些家庭環境不太好的孩子,更加需要在學校教育過程中獲得心理上的疏通。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并沒有將心理健康教育與語文教育有機整合起來,對心理健康滲透于學科教育未能予以足夠的重視,從而使小學生的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疏通和排解,最終導致更加嚴重的心理問題。而在當前的小學,絕大部分沒有獨立的心理咨詢室,也沒有專業化的心理輔導教師,從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缺失,嚴重影響了小學教育的健康有序進行。
(二)教師缺乏現代化的教育理念
對于現階段的教師而言,應當具有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學會用新課程改革的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以促進教學的改革和創新。而在目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思想處于故步自封的狀態,因循守舊的教育思想,使教師還是習慣于傳統化的閱讀模式,習慣于讓學生理解文章的主旨、歸納中心思想,忽略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感受,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最終使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難以取得好的學習效果。
(三)教師缺乏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要想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不僅需要具有滲透的意識,還需要具備滲透的能力。對于當前的很多小學語文教師而言,他們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缺乏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首先,教師未能在閱讀素材中找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雖然說小學語文的教材蘊含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無論是散文、詩歌還是寓言故事,都有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但是,很多語文教師沒有深入理解教材,只會從比較淺顯的角度給學生予以指導,沒有深入體會文章的真實含義,最終使得教師難以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其次,教師缺乏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就如前面所說,很多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習慣于指導學生歸納中心思想,不懂得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找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合點。這種單一化的教學模式,難以有效地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閱讀教學中。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對策
(一)教師要善于挖掘閱讀素材中蘊含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從根本上講,小學語文閱讀素材中蘊含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很多,無論是散文、記敘文、詩歌還是其他問題,都有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當善于挖掘閱讀素材中所蘊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尤其是結合散文、詩歌中所蘊含的豐富的情感因素,利用這些內容和素材,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處世態度、健康的心理品質。如詩歌中詩人積極的人生態度,對于學生性格的養成和心理品質的影響都是極其重要的。此外,在寓言故事、童話故事以及小說中,也蘊含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需要語文教師善于挖掘,不斷豐富小學語文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二)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人文素養
語文學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教師既要重視其工具性,也不能忽視人文性。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只能重視語文學科的工具性,不能體現學科的人文性,這一點和教師的專業素養和人文素養缺失有關。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想在閱讀教學中滲透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需要通過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和人文素養,為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革和推進奠定基礎。
(三)建立多元化的閱讀教學評價機制
教學評價是促進教學改革的有效手段。對于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的現狀,筆者認為多元化的閱讀教學評價機制,有利于讓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首先,閱讀評價應當重點考查學生的閱讀體驗和感受,而不是學生對文章中心思想的歸納。其次,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當關注學生的閱讀興趣以及價值取向,從全方位對學生進行考量,以促進學生閱讀綜合素質的提升。
(四)明確教師在閱讀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使命
在現代教育理念指導下,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摒棄傳統落后的閱讀教學模式。對于教育主管部門而言,應當明確教師在閱讀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責任和使命,讓教師深刻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與現代學生而言的積極意義。這種責任化的教育模式,有利于促進教師教學改革,并將心理健康教育積極地滲透到閱讀教學中。
總而言之,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滲透,對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促進閱讀教學改革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善于挖掘閱讀素材中蘊含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采取適宜的方式,積極地在閱讀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革。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