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明
山東省鄄城縣開發區實驗小學,山東 鄄城 274600
?
淺析數學互助小組在學困生轉化中的作用
王秋明
山東省鄄城縣開發區實驗小學,山東 鄄城 274600
縱觀當前數學教學課堂,對學困生轉化的主流模式,是采取分層教學,分層作業。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學困生因為被特殊對待,都有被歧視的感覺,因而學習積極性不強。基于此,在教學中采取小組幫扶小組監督,小組競爭的學習模式,很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將從兩個方面闡述互助小組在數學學困生轉化中的作用。
數學;互助小組;學困生;轉化;作用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作為表達客觀現象抽象概括的科學語言工具在自然、技術、人文、社會等科學中有重要作用。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教育已成為是現代社會中每一位公民必須接受的教育。數學教育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社會生活或學習中需要的數學知識技能,而且在數學教育中培養其數學思考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但是受中國傳統教育體系以及個體差異的影響,目前在學生群體中存在一些數學基礎掌握和理解上的差異,數學學習狀況在學生群體中成果參差不一,并不能真正實現課程標準要求。由此授課教師應積極關注到這部分問題,重視這部分群體學生的轉化,真正實現課程標準要求。
各學校不同程度的都存在“學困生”現象,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究其根源主要由學生自身、教師、家庭、社會四個方面的原因影響。
學生自身原因中,學生對學習數學興致不高,將數學學不好的或者不喜歡的理由歸結于學不懂。學生有此心理活動認識,意味著學生對數學的初步認識已經形成,但是并沒有較高的數學理解能力來幫助他們學習數學,致使其產生學不懂的想法。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方法一直將所有科目的學習方法死板套用,數學作為一門具有較強邏輯性和計算的學科,跟其他學科有著本質區別,學習方法的錯誤以及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不高,導致學困生的現象普遍存在。
教師原因中,絕大數數學授課教師只是針對于數學教材的內容開展數學教學活動,并沒有充分將學生的知識認知體系、學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新課標大綱教學要求充分融合在教學方案中。部分教師教學積極性不高,對待教學活動沒有積極端正的教學態度,致使教授班級中本來數學基礎差的學生就得不到共等的教育,致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自信心受到傷害,學困生的學習狀況越來越糟糕。
家庭原因中,多數家庭父母雙方忙于生計,對孩子的教育無暇顧及,更多的是將照顧孩子的重擔放在家中老人身上。學習的監督力、輔導力并不能做到像父母一樣嚴格,一些自制力差的學生很容易對學習任務松懈,加之基礎不夠扎實則很快成為學困生。
社會環境也是影響學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每個學生的生長環境與社會環境息息相關,社會的發展進步,雖然促使了更多積極正能量的現象形成和發展,但一些不良風氣始終存在,學生因其個體心理認知不成熟,更容易受到這些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加之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學生在社會話題中耳濡目染降低對學習的興趣,產生消極的作用。
(一)尊重學生,調動學習積極性
數學互助小組的教學形式,將教育的實施對象中心放在學生主體,創造平等輕松的學習氛圍,通過學生之間互相幫助,學會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互助小組在組員分配中本著公平、公正、平等、自愿的原則,創造了十分良好的學習氛圍。例如:在學困生中普遍存在自信心不強但具自尊心的心理特點,對待數學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擔心自己向教師提問的問題太簡單而被恥笑。在數學互助小組中學困生則可以擺脫這種憂慮,對于不懂的問題則可以在小組同學的幫助中得到解決,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二)小組競爭機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數學互幫小組中建立小組競爭機制,為學習過程增添動力。競爭機制可以有效帶動起全體組員的興趣和挖掘學生的潛力。競爭機制不僅體現在組員競爭之中,在班級小組和小組之間的競爭也有體現。小組成員雖然是通過組員之間互相幫助學習,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更樂于傾向做得更好更優秀。小組之間的競爭促使組員一起努力將自己的團隊在班級中處于更好的地位。可以說,數學互助小組幫助學生樹立了競爭意識和團隊意識,具有較強的團隊榮辱感。促使學生的良好品質形成。例如:數學授課教師可以引用“星星賽制”,結合橫縱結合考評將小組中表現優異者、小組平均分、小組進步分、幫扶積極性等各方面對數學學習小組進行考評,通過評分制度,讓學生深切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和不足,激勵學生向更好的方向不斷進步。
(三)輪值組長制度,培養學困生的管理能力
馬斯洛需要層次學說告訴人們,人人都有表現自己的欲望和需要。學困生因為成績較差,往往對自身價值作出很低的定位,甚至認為自己生來就比別人差,一無是處。在數學互助小組中實施組長輪流制度,每個成員輪流擔任一周的組長,負責本組成員的家庭作業布置和檢查、安排本小組答案幫扶的時間。在觀察中發現,每當學困生擔任組長的時候,比其他學生更加認真負責,將自己的小組管理得井井有條,小組成員提出讓她們小組的學困生長期擔任組長,學困生找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樹立的自信心,學習也更加積極主動。
綜上所述,“學困生”現象的產生并不是單方面的原因,學生個人、家庭、學校、社會環境在學生成長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積小成多最終形成了普遍存在的“學困生”現象。每一個學生的教育不容被忽視,學校也不應將學生卻別對待。合理利用數學互助小組,創立良好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不斷進步。
[1]馮偉良.丑小鴨的春天——淺談小學數學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轉化學困生[J].課堂內外,2016.
[2]馬雪松.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學困生轉化中的作用[J].新課程導學,2012.
[3]米瑪卓瑪.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科學導報,2015.
[4]劉艷秋.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小作家選刊,2014.
[5]彭建華.淺談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J].好家長,2016.
G
A
1006-0049-(2017)10-01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