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雨
渤海船舶職業學院,遼寧 興城 125105
?
“中國夢”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王曉雨
渤海船舶職業學院,遼寧 興城 125105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夢,在如今的時代具有很豐富的內涵和特別鮮明的時代特征,因此它為中國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論指導。為了很好地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與時俱進的中國夢思想,就要掌握和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夢的主要內容,并且在不斷實踐的過程當中去積極探索”“中國夢”指導高校精神文明建設的科學途徑,在真正意義上為學生們的后續發展提供思想上的正確引導,這也就說明了將具有豐富內涵和鮮明時代特征的中國夢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作用具有很重大的作用。
中國夢;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徑
自習近平總書記上任以來,就一直倡導“中國夢”。的確,目前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升,但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特別是在思想政治建設方面。面對此種情況,當務之急就是要對國家未來發展的希望,即為當今各個高校的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如今,高校面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就是怎樣將“中國夢”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這兩者的有效融合對大學生的整個培養過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對“中國夢”的實現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在十二大第一次會議閉幕式上的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指出:只有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才是真正實現了體現全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中國夢;實現中國夢必須找到實現中國夢的有效途徑,首先必須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全面小康社會而不斷奮斗。但是,我們要意識到只有人民群眾參與到這個道路的發展建設中來,才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實現這個目標。所以,我們要從對各高校的大學生團結在一起開始做起,并在此基礎上盡國人最大的力量去實現“中國夢”。“中國夢”是中國人民堅定的思想信念,推動了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也為中國的未來獲得發展進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將“中國夢”深入到課堂教學當中
中國夢的主要內容決定了它的重要意義,就要求我們將“中國夢”思想滲透到學生們的心中。現階段,大部分高校都設置了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發展機構,讓學生們學會用理論武裝頭腦,并且用“中國夢”堅定自己的信念,樹立自己對實現這一目標的決心。那么該如何實施對于目標呢?一方面,老師首先要以身作則,不斷加強對“中國夢”內容和思想實質的理解,深刻把握它的思想內涵,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明確和堅定自己的政治立場,在自己理解掌握透徹的基礎上,把“中國夢”帶入到實際課堂中,加上自己獨特的見解讓課堂中的學生進一步理解“中國夢”的內涵。第二,為了“中國夢”和高校課程更好的契合,就要時刻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盡量避免理論教育與實踐相脫節的情況發生,而當今大多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沒有太大改進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此。因此,高校一定要將“中國夢”和高效課堂進行有機融合,讓學生們在課堂之上加深對國家形勢的認識。第三,要注重教學方法的改善,如此才能更好的將“中國夢”深入課堂教學。在課堂中要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的主體地位突顯出來,這樣有利于“中國夢”的傳播。
(二)推進高校校園文化建設
在大學期間,學校要積極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來構建和諧校園,為學生們的學習創造良好的環境。第一,中國夢的主要內容對大學生的堅定理想和信念起到了一定的推動和促進作用,而且中國夢也能夠引導大學生為民族復興不斷拼搏。要知道,精神文明建設是建立在物質文明基礎之上的,所以接下來要進行的就是要整合校園的物質資源,為學生們的思想教育創立平臺。今天校園的人文景觀可以讓大學生處在良好的氛圍中去學習。第三,高校的校園制度文化建設要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不斷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使中國夢在校園的文化推進中更加具體鮮明。
(三)深入對國家發展形勢政策的解讀
大學生仍然處在一個不是很成熟的時期,也正是思想意識的形成時期,外界的一些思想很有可能會影響他們對于某些觀點事物的看法,所以各個高校一定要重視這一環節,積極主動去了解學生們的思想動態,并給予他們正確的思想教育指導,讓他們在求學的過程當中形成正確的三觀,以此來不斷指導學生們的行為,有利于學生們在今后邁入社會生活之后在激烈的人才競爭當中立于不敗之地。現階段,各個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正處于一個外延深化的重要階段,只有讓學生們對于國家形勢發展情況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特別是要加強大學生對于中國夢的領悟,才能夠將這一轉變階段順利進行下去。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在這一環節出現漏洞,就會影響到接下來的一系列有關工作,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當然,高校也可以用各種形式的政策進行宣傳教育活動,由此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培養學生們的實際動手能力,讓他們根據自己所學的有關理論知識去解決所遇到的問題,真正理解中國夢的內涵,將學和用有機結合起來。
(四)積極組織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
對于中國夢的認同,不僅要進行理論方面的學習,也要注重社會實踐的作用,在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期間,要有針對性的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如此才能讓學生在實踐過程當中加深對于中國夢的理解,在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體現出中國夢對社會的現實意義。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形成時期,在這個時期,只要對其加強爭取的引導,并通過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對其鞏固,才能真正起到教育育人的作用,才會給社會培養有用之才。
“中國夢”是我們全中國人民共同的理想,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應該盡可能多的融入進去,提高大學生的整體思想水平。針對教育當中存在的問題,應該及時的發現并找出相應的解決對策,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讓他們成為將來社會思想的引領者。
[1]莫燕子.論“中國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J].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5).
[2]張宇晴.“中國夢”引領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教育探索,2013(10).
[3]祝子翰,王樂.“中國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表現[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5(3).
G
A
1006-0049-(2017)12-01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