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麗
東北師范大學國際漢學院,吉林 長春 100024
?
中高級漢語綜合課課文教學
袁 麗
東北師范大學國際漢學院,吉林 長春 100024
從目前的對外漢語教學情況而言,大多重視詞匯與語言點的教學,而對于承載在語音、詞匯、語法、漢字的課文教學重視程度不夠。對課文的處理在初級階段往往是教師領讀,學生分讀。而在高級階段,常常只是對課文中的詞匯和語言點做詳細的介紹后,一課的教學就結束了,這并沒有對課文進行細致地處理。而且通過一學期的教學實踐,我們發現,我們在教學中最大的問題也是對課文的處理不夠。常常對課文中的重難點詞語以及語言點進行展示、操練后,對課文進行簡單的朗讀后就結束了一個課程的介紹。那課文教學要如何處理呢?主要的教學目標是什么?到底要堅持什么樣的原則?有什么樣的教學技巧和方法呢?本論文通過分析總結前人對綜合課中課文教學的研究,通過匯總本學期同學們上課后的經驗,逐漸總結出綜合課課文教學的一些結論。主要從教學目的、教學原則、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四個方面進行簡單地陳述。
對外漢語;綜合課;課文教學
中高級階段的漢語的主干課程應該是綜合課,綜合課是培養漢語學習者聽、說、讀、寫在四項基本能力的綜合課型。這種課型歷來受到學者的重視。而在綜合課中,課文雖承載著本課的教學重點詞匯和語言點,但是課文教學無論是在課堂教學中還是在經驗的總結和研究方面,都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缺乏對課文的處理。本論文主要分析課文教學的目標,教學的原則,以及教學方法和技巧,旨在為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提供一點依據。
每一種要素的教學都有每種要素教學所要達到的目標,比如詞匯教學,旨在增加學習者的詞匯量,讓學習者在構筑語言這座大廈時有其建筑材料。而語言點的教學主要是為詞匯的排列組合提供一種方式,是語言大廈的藍圖。而課文教學是為學習者提供了一些好的藍本,學習者可以根據這樣的藍本建筑自己的語言大廈。那課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到底是什么,本論文主要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把握課文的整體結構。主要是把握課文的敘述的結構,例如:《孫中山》這一課,主要讓學生把握課文是從孫中山的哪些方面對他進行描述的,可以根據作者對孫中山的描述,自己模仿對他人進行描述。
(二)注重課文的功能性。漢語教學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習者運用漢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而傳統的課文講解,主要還是以語法為綱,分析語言為主,不注意語言的功能性。所以課文教學一定要把功能性放在首位,讓學習者了解課文的交際功能。
(三)適當地了解課文中的文化信息。課文是一種語言整體的呈現,不僅有語言的信息而且還包含了特定語言的文化信息。所以在對課文進行講解的同時,不要僅僅介紹語言的形式,更要介紹語言里包含的文化,這樣可以讓學習者了解中國人的思維和習慣。
(一)以功能為綱,與結構、文化相結合
在課文教學中,不僅要教授詞匯、語言點這些與結構有關的要素,還要注重對學習者文化信息的輸入,這樣才能夠讓學習者學到地道的漢語。最重要的是要以語言的功能為主,因為學習者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就是能夠運用目的語進行交際,而不是簡單的做題通過考試。在中國的外語教學中,對功能的把握就不是很好,培養出來的外語人才都是“只會認,不會說”的啞巴外語。所以就對外漢語教學而言,要把功能放在首位,讓學習者在學習課文的時候注意語言的功能意義的同時,學習漢語的結構,了解漢語的文化。
(二)教學方法要有針對性,且靈活多變
在中高級階段的課文教學中,不僅有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還會有小說和劇本等,體裁不一,所以在課文教學時教學方法不能采用單一的方法,要有針對性的采取靈活的方法進行教學。且針對不同的體裁,方法也是要有針對性的。要根據不同的課文內容,在注重語段和語篇的同時,針對性地訓練某一項技能。
(三)精講多練,運用多種方式進行練習
中高級階段所學的課文種類很多,除了有對話體的文章以外,也會有小說、記敘文、說明文還有人物傳記等各種各樣的文章,對課文的處理,要采取精講多練的原則,采用多種方法講解完課文以后,要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練習,例如對話體變成敘述體練習,對于有故事性的文章可以分組表演,對于人物傳記類的文章可以仿寫,或者根據文章的結構說一說自己身邊的人。因為課文教學的最終目的都是要會用,所以要采用多種方式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
課文教學的步驟一般分為四步:呈現、講解、復述、擴展。在這四個步驟中,每一個步驟都可以有各步驟自己的方法。在課文的四個步驟中,本論文認為重點在講解和復述兩方面,擴展是次要的部分,而呈現是必不可少但是相對于其他三部分來說是比較次要的部分。所以本論文把重點放在了講解和復述方面。其他兩方面就簡單的介紹一下。
在呈現方面,可以采用讀的方法去呈現整篇課文。可以采用朗讀、默讀、教師讀課文、聽課文錄音材料等方式對文章進行呈現。讀的方式訓練了學習者讀的技能,而聽老師讀和聽錄音讀都訓練了學習者聽的技能。
在講解和復述方面主要可以采用情境法和任務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景,使學生產生直接體驗,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的一種教學方法,即通過創設一定的教學情景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講解之前要為學習者介紹課文的相關背景方面的知識,讓學習者大致對文章有一定的了解和猜想。這種了解和猜想對以后文章的學習有一定的輔助作用。而在課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相關圖片、視頻、以及實物性的教具輔助教學。例如在講解與旅游相關的話題是可以采用相關的旅游景點的圖片、相關景點的宣傳片,以及當地的水果或者好吃的食物等等,讓學習者感覺自己好像真的去到了那個地方,這樣學習者的熱情會更高、而且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
任務型教學法以任務組織教學,在任務的執行過程中,以參與、體驗、互動、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習者自身的認知能力,調動他們已有的目的語資源,在實踐中感知、認識、應用目的語,讓學生在完成特定的任務過程中學習語言,是一種強調“做中學”、“用語言做事”的教學方法?!叭蝿招徒虒W”中的“任務”是指“交際任務”,是第二語言教學中的重要功能項目。以任務為中心的對外漢語教學模式由準備、活動、追蹤等幾個環節組成。
任務型教學法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教師可以根據課文的內容給學習者一些與課文相關的任務讓他們去完成,例如在旅游方面,可以讓同學們一起做一次有關旅游的計劃,確定目的地,時間以及再去前要做哪些準備。一起討論,并作匯報,這樣在做的過程中學習者利用自己已經學到的知識進行討論并匯報,不但練習了學習者的口語能力而且還鍛煉了他們分工合作的技能,其實語言課不僅要有相關語言教學而且也要培養學習者的其他方面的能力。除了可以采用小組計劃以外還可以運用表演、演講、辯論等等方式對課文進行了解和練習。這些方法都是任務型教學法經常使用而且很經典的方法。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無論是在初級,還是在中高級階段的綜合課中,詞匯和語言點都是通過課文來呈現出來的,如果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只針對詞匯和語言點進行教學而忽視課文的教學就會造成學習者只能說出一句一句的話,卻不會把這些話練成篇章,所以教師無論是采用從句到篇還是從篇到句的方法,都要將一個個的詞擴展成為一個句子,把一些句子聚在一起組成一篇文章,要讓學習者對文章加強重視程度,加強學習力度,同時在學習漢語詞句以及篇章結構的同時,了解課文內容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無論是實體文化比如服飾、飲食習慣、地理差異還是一些思維習慣、生活方式、藝術等等的高層次的文化,都要進行了解,這樣才可以學到地道的漢語,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習者學習漢語的興趣。
[1]路珊珊.論初級階段對外漢語課堂上的課文教學[D].云南大學,2012.
[2]何真.架式教學法及其在初級對外漢語課文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1,07:111-112.
[3]李江.對外漢語教學綜合課課文教學芻議[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02:59-61.
[4]李純,蘇樹軍.漢語課文教學的思考與探索[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1998,01:30-32.
[5]徐曉彩.對外漢語初級精讀教材課文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4.
[6]鐘家芬.談預科漢語課文教學方法[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1996,02:86-88.
[7]李曉琪.對外漢語綜合課教學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H
A
1006-0049-(2017)12-0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