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琴
海南師范大學教育與心理學院,海南 海口 571158
農村小學教師職業理想的調查研究
——以海口市澄邁縣為例
周 琴
海南師范大學教育與心理學院,海南 海口 571158
本研究采用自編的農村小學教師職業理想調查問卷,對海南省132名農村小學教師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教師終身任教農村小學的職業理想普遍不高,同時還存在著年齡差異。為提高農村小學教師職業理想,師范院校應以專業化的課程加強師范生的職業情感;農村學校要以完善的職業規劃機制提升教師職業規劃能力;教育部門要以培訓活動強化農村小學教師職業效能感。
農村小學;教師職業理想;職業情感;職業規劃
(一)農村小學教師職業理想整體水平不高
從圖1可知,任教于農村小學的教師在選擇此職業時動機復雜的比例達到54.5%。即多數教師并不是簡單地因為愿意為農村教育貢獻力量而來農村小學任教,而是因為可以通過到農村基層鍛煉能力以成為職業跳板,或者僅僅是為了克服就業恐慌。農村小學教師職業情感不足的比例為43.9%。表明部分教師并不熱愛農村教師職業,甚至還有教師后悔選擇成為農村小學教師。34.1%的農村小學教師的職業規劃模糊,部分教師并為對實現職業理想有明確的職業規劃。
(二)農村小學教師職業理想的年齡差異
對不同年齡的小學教師的職業理想進行了卡方檢驗,結果顯示,教師的年齡對教師職業理想的形成有顯著性差異(Χ2=34.058,P<0.001)。其中,50歲以上的教師(n=40)選擇“沒有職業理想”的占比25%,30-50歲的教師(n=47)選擇“沒有職業理想”的占比為4.3%,30歲以下的教師(n=45)選擇“沒有職業理想”的占比為2.2%。據此可知,50歲以上的教師在沒有職業理想方面明顯高于30-50歲的教師和30歲以下的教師。
(一)農村小學教師職業理想整體水平不高的原因分析
一是在于師范院校的教師培養模式不利于教師形成堅守鄉村學校的教育情懷,致使師范生缺乏任教農村的內部動機。研究結果表明,部分農村小學教師并不熱愛此職業,甚至后悔成為一名農村小學教師;其二是教師對工資的不滿意。工資待遇是制約教師職業情感形成困難的重要原因,通過對問卷調查的頻率分析發現,有29.5%的教師不太滿意,有11.4%的教師非常不滿意工資待遇;[1]其三是教育部門和學校對教師的職業規劃的培訓和指導不足,不能滿足教師的發展需求。
(二)農村小學教師職業理想存在年齡差異的原因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50歲以上的教師比50歲以下的教師更加缺乏職業理想,或者可解釋為職業理想淡薄,在教育教學中缺乏進取的思想,找不準從事教育事業的坐標所在。其原因可能是30歲以下的教師職業發展意愿非常強烈,想要在教育教學上獲得成功,30-50歲的教師在教育教學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更多關注的是如何突破職業理想。50歲以上的教師已經評完了職稱,其工資相對于中青年教師較可觀。他們處于職業發展的高原期,職業發展的動力與意愿下降,考慮更多的是做好本職工作,維持工作現狀。[2]
(一)師范院校:以專業化的課程加強師范生的職業情感
一是開發職業理想教育的教材。師范院校要針對農村教師的特點,開發旨在提高師范生職業理想的職業理想教育教材,開設職業理想課程,并聘請具有專業能力的教師為學生授課,提高職業理想的實效性,以此牢固師范生回鄉執教的理想信念。[3]二是開展與職業理想相關的“節假日活動”,學校要堅持每月開展優秀教師、鄉村教師生活影視活動、與教師主題相關的學術沙龍活動。三是鼓勵師范生到農村學校實習。師范院校要鼓勵并安排大學生自愿申請到鄉村學校進行見習、實習,感受農村的風土情懷,增進大學生與鄉村學校、教師、學生等的情感,培養大學生到鄉村學校任教的職業情懷。
(二)農村學校:以完善的職業規劃機制提升教師職業規劃能力
農村學校首先有必要對不同年齡段的教師進行職業規劃的分層指導,幫助教師理清職業生涯發展的現狀,樹立職業發展的理想和目標。30歲以下的教師處于職業發展的探索期,學校要幫助教師樹立職業發展的理想。30-50歲的教師處于職業發展的成熟期,要幫助教師能夠正確分析,喚醒教師的成就意識,促使職業理想向高層次發展。50歲以上的教師,更多地表現為滿足現狀,學校要以更遠大的理想引導教師超越自我。[4]其次,學校要制訂農村小學教師職業規劃能力獎懲方案。建立教師職業規劃能力獎懲機制,定期或者不定期對教師的職業規劃進行考核與評價。
(三)教育部門:以培訓活動強化農村小學教師職業效能感
職后培訓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自我效能感,重塑職業理想的重要手段。考慮到農村偏遠學校教育教學的特殊性。各市縣教育部門變革農村教師職后培訓模式,建設鄉村地區支持計劃的鄉村教學模塊,提供鄉村教師在線培訓指導,包括優秀課件、教育專家在線指導教學等。由于大部分農村學校的網絡設施都比較齊全,農村教師不僅可以按需搜索教學資源,還可與專家進行在線交流心得、探討教學疑難問題。同時,考慮到農村地區交通的不便,農村學校教師的緊縮,各縣教育部門應當定期組織教育領域的專家到鄉村地區進行教育教學的培訓與指導,改進鄉村教師教育教學方法。[5]
[1]衛建國,陳鑫.中小學教師職業情感實證分析——以中部六省中小學師德調研為基礎[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6:131-136.
[2]宋廣文,魏淑華.影響教師職業認同的相關因素分析[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6,01:80-86.
[3]王華敏,黃良勇.免費師范生職業理想現狀調查與對策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10:90-92.
[4]董靜.中小學教師職業規劃的現狀分析[J].教育科學研究,2010,08:46-49.
[5]陳向明.實踐性知識:教師專業發展的知識基礎[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1):105-106.
周琴(1990-),女,漢族,重慶人,海南師范大學教育與心理學院,2015級教育學原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論。
G
A
1006-0049-(2017)18-0034-01
2016年海南師范大學教育與心理學院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項目(項目編號: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