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東澄
(白城師范學院,吉林 白城 137000)
俄羅斯聲樂教學的特色研究
郎東澄
(白城師范學院,吉林 白城 137000)
現如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聲樂與科技共同打造了精彩紛呈的世界。而令人矚目的則是俄羅斯聲樂的教學,在它引領下的聲樂不斷地進步與發展。俄羅斯音樂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影響力,有無數的聲樂家創造了許許多多的獨一無二的作品。20世紀,俄羅斯的聲樂教學成為全世界的焦點,令很多聲樂家不斷效仿與研究。本文通過對俄羅斯聲樂教學的特色進行研究,挖掘其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有何獨特的教學特點以及表現形式的不同之處。
俄羅斯;聲樂;教學特色;影響力
從20世紀起,俄羅斯便在各大音樂學校中實施了這樣一重大舉措,那就是將聲樂課設立成一門特殊的專業課,使之成為每個音樂生的專業課。俄羅斯的音樂教學者為了更好地完成這一舉措,能夠培養出大批的專業聲樂家。他們對聲樂課有著不同于它國的安排方式,課堂形式,課堂特點也是大有不同。正因如此,才讓俄羅斯在聲樂歷史上留下了一道極具特色的風景,對世界的聲樂領域產生了巨大的感染力。俄羅斯的聲樂發展從開始吸取各國精華到自己采取措施培養人才,到最終形成屬于自己別具匠心的特點,成為聲樂派的主流,這一過程他們始終遵守著自己的教學理念。
練習曲在俄羅斯的聲樂教學體系中的地位是獨一無二的,教師對學生的如何選取練習曲十分重視。然而在別的國家教師認為只要狀態好,對于練習曲隨便練一練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多加練習,這一差異導致了聲樂最終的品質。一般每一位俄羅斯教師都有一套屬于自己的,適合學生的練習曲,就像是蓋世英雄手里的絕世寶劍。也許每個教師使用的練習曲的側重方向不同,但是他們最終所要表現的目的是一致的。
在俄羅斯的一節聲樂課練習中,聲區和氣息運用是練習的重點內容,占到一節課的75%左右。他們為了保護學生的嗓子,對于高音的練習基本是避免的。因此,一節課下來不但能很好合理的提高學生的能力,還不會讓他們感覺太煩躁。還有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學生在練習前教師會給學生講解演唱作品的創作背景﹑時代﹑原因等等,這有利于學生在演唱時可以很好的把握住歌曲所需要表達的情感,在學生演唱過后,教師還會進行一定的指導。這種練習下,使得俄羅斯聲樂學生獲得了準確﹑標準﹑完美的聲樂練習方法。
在俄羅斯的聲樂教學體系中,以傳統的民謠﹑優美的浪漫曲﹑經典的詠嘆調為主,形成了經典獨特的教學內容。這三類作品是俄羅斯聲樂發展的靈魂,不斷地推動俄羅斯的聲樂事業走向巔峰。因此,俄羅斯具有著既獨特又經典的教學風格。
在俄羅斯的聲樂教學中鋼琴的伴奏使之升華,使其優美的聲樂藝術氣息又更上一層樓。在俄羅斯的聲樂教學體系中,鋼琴伴奏在音樂家看來是一首歌曲演唱的重要部分,雖然有多種伴奏形式,只是以鋼琴伴奏為主。在聲樂演唱時,鋼琴伴奏就猶如一陣陣清爽的風,而歌聲便是各色的風箏,歌聲摻雜在鋼琴的伴奏中,好似風箏搖搖擺擺的在風中飛舞,優美﹑美妙。因此說伴奏和音樂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二者一起構成藝術的整體。
在俄羅斯,所有的聲樂教師沒有絲毫的瞧不起聲樂教學,他們把聲樂教學看為是一種無私的的行為和一種純凈的職業。所以在俄羅斯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他們的教師具有社會價值,但是沒有絲毫的經濟效益,這就充分說明了俄羅斯教師教學態度的人性化,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習,不僅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還會體會到藝術與生命的價值,職業與愛好的追求。但是在我國的社會現實中,人們過分看重利益,使聲樂課堂與利益產生了必然的聯系,人們迷失了對聲樂教學本質含義的理解。還有一點不同就是俄羅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也是很尊重的,學生的技術只要是有所提高就對他加以鼓勵,讓學生對以后的學習有自信,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自身的價值。
由于俄羅斯特色的聲樂教學方式,使它的聲樂藝術已經達到了一定高度,在他們長期科學的聲樂教學體系的影響下,俄羅斯先后出現了像謝苗諾娃,維斯塔等這樣國際知名的歌唱藝術家。俄羅斯的聲樂學派目前已經成為世界的關注點。對于中國來說,俄羅斯的聲樂文化在不斷發展中,也影響著中國現代的音樂發展。不僅如此在上世紀50年代,蘇聯聲樂領域的一些內容一直影響著我國的樂壇。
在梅德維捷夫理念的培訓下,我國高校聲樂教學發生了改變。在課程設計方面,我國對他本人的發聲技巧的培訓的幾個特點一直接受著,對于聲音技巧方面的熟練技能必須要掌握,在課堂上發聲技巧的訓練要嚴格,又進行有計劃﹑合理和科學的訓練,學生還要知道技巧是方法不是目的,在發生訓練時,要注意呼吸﹑共鳴以及吐字。
總而言之,俄羅斯聲樂教學特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不單單是對我國有著影響,現如今各國都在派聲樂學者到俄羅斯進行學習交流,身臨其境的感受俄羅斯特殊的聲樂藝術氣息,從而為自己國家聲樂教學積累寶貴意見,發揚自己鮮明獨特的聲樂演唱特點,各國之間進行互相交流優勢互補。以俄羅斯教學特色為主線,培養大批熱愛聲樂又有創新力的音樂家。俄羅斯的聲樂特色與各國的聲樂發展密切相關,在聲樂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相信,未來的聲樂發展一定會走在潮流的前線,感染力也定不可小覷。
[1]關志英,劉奎民.俄羅斯歌唱技巧對我國民族聲樂教學的影響[J].通俗歌曲,2015,6(10):45-48.
[2]戰書博.談俄羅斯高校教育中聲樂教學的特色[J].藝術科技, 2016,29(3):76.
[3]蔡立艷.俄羅斯高校聲樂教學的特色和啟示分析[J].北方音樂, 2015(03).
[4]陳旸.俄羅斯聲樂教學特色探究——以格涅辛音樂學院為例[J].當代音樂,2015(23):82-83.
J616
A
郎東澄(1988—),男,吉林人,本科畢業于天津師范大學音樂學,碩士畢業于俄羅斯格林卡國立音樂學院音樂學,碩士,助教,研究方向:聲樂-美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