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銀玲
大連市大連灣中學,遼寧 大連 116000
?
有效利用分層教學 讓初中英語更加精彩
丑銀玲*
大連市大連灣中學,遼寧 大連 116000
分層教學理論是廣大一線教師集體智慧的結晶,在初中英語課堂上合理運用分層教學方法有助于提升英語課堂效率。在這一背景下,本文首先介紹在初中英語課堂上運用分層教學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礎上,分析目前英語課堂上分層教學的路徑選擇。最后,結合自身英語教學實際經驗,對未來分層教學路徑進行創新展望,以期對未來研究初中英語課堂分層教學問題提供可借鑒的參考。
分層教學;初中英語;路徑選擇;創新展望
初中英語課堂的授課模式是班級授課,并且同一課堂上的學生智力、接受能力有所不同,這些客觀因素決定了教師必須采取分層教學的方法,以提升初中英語課堂的實效性。目前,初中英語課堂的傳統教學模式出現了一些問題:一是忽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課程以灌輸知識為主,采取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忽視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二是重視考試成績、忽視學生興趣。初中英語課堂普遍趣味性較低,課堂活動、互動較少,這種授課模式進一步降低了中等生和后進生的學習興趣;三是課堂提問缺乏策略。問題偏重理論性,缺乏問題情境,不利于后進生對問題的理解。這些問題決定了在初中英語課堂上進行分層教學是合理的、必要的。一方面,英語教師的課前備課、課后作業、評價檢查的過程中都要保持“分層”思想,根據學生自身情況的不同進行有層次的備課和檢查。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優等生的發展、關注后進生的進度,同時按照中等生的接受程度安排課堂進度。
(一)教學目標分層
英語教師在課前要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設立合理的學習目標,體現教學中“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例,如在講授七年級人教版教材中的第一單元《My name is Gina》一課時,教師可以將教學目標設為三個層次:第一層,為優等生而設。要求優等生能夠了解語法的靈活運用方式,掌握自我介紹的基本用語。同時,要求優等生在學習課堂內容的基礎上,自學一些課外知識,擴充自我的知識層面。第二層,為中等生而設。要求中等生能夠掌握本節課的句型運用方式,并且基本做到靈活運用。同時,要求中等生認真進行課后復習,按時、保質保量完成課后作業。第三層,為后進生而設。要求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能夠復述課文之中的重點語法句型內容。進行教學目標分層能夠提升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理解課程內容、完成英語學習任務。
(二)教學過程分層
英語課教學過程要體現分層原則,具體而言就是要按照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過程進行循序漸進的教學。具體來說,教學過程分層可以分為三方面:首先,課堂提問要進行分層。要把體現在課本上的或者是經過簡單思考就能夠得出答案的問題留給后進生回答;要把有一定難度或需要進行發散性思維的問題留給中等生回答;要把需要大量邏輯思考或解題步驟較為復雜的問題留給優等生回答。其次,課堂學習、討論小組要進行分層。一般來說一個小組內既要有優等生、又要有中等生和后進生,以“先進帶后進”的方式保證學習過程的順利進行。最后,根據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不同,對課堂學習任務要進行分層。例如在講授七年級人教版教材中的第九單元《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時,要求優等生通過語言目標完成對自己喜歡科學課理由、原因在內的綜合性對話;要求中等生、后進生能夠完成對課文內容的復述等。
(三)課后訓練與評價分層
初中生語言能力和英語成績的提高離不開教師對其課后訓練和課后評價的分層。一方面,教師要在課后作業和課后練習上進行分層。可以通過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題目幫助學習鞏固、練習課堂知識。例如,課后題要幫助后進生掌握課堂知識,鞏固其課堂學習的薄弱環節,因此課后作業中要體現于課文內容相關的練習題;課后題還要提升中等生、優秀生解決課外問題的能力,因此課后練習中還要有來自課外的訓練內容。總而言之,分層能夠最大程度上發揮課后題的鞏固、練習、補充作用,因此教師要注重英語課后訓練的分層。另一方面,對學生的評價要進行分層,建立起動態分層定級機制。學生學習能力不同,考試“成績”一定會有所不同,教師不能夠以統一化的成績對學生進行評價,而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層次的評價。
(一)多種教學方法整合
在初中英語課堂上實施分層教學有助于提升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效率,但是如果教師對此方法運用不當、處理不好不同層次間學生的關系,也會造成學生差距的擴大,甚至導致后進生更加自卑的局面。為了避免類似問題的發生,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分層教學與其他教學方法整合。例如,將分層教學法與情景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探究學習法等結合起來,使英語課程中的各個環節銜接更加流暢、順利。
(二)適當處理課堂留白
初中生對于新知識的接受程度不同,存在客觀上的快慢差異,因此英語教師在分層教學的基礎上還要在知識銜接過程中適當“留白”,給后進生和中等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幫助他們在課堂上消化所學內容。一方面,可以在課堂提問后“留白”。提問后給予學生,特別是成績較差的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從而提高他們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對話練習時可以適當“留白”,例如在教“現在進行時”,針對生容易丟掉be(am,s,re)動詞的問題,以適當地將節奏放慢,讓基礎較差的學生跟上節奏。
(三)分層與獎勵相結合
在分層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課堂評價:對于后進生來說,主要是評價其階段性學習成果與上一階段相比是否有進步;對于中等生來說,主要是評價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上一階段相比是否提高;對于優等生來說,主要是評價其是否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無論是后進生、中等生還是優等生,如果取得進步則要給予一定口頭表揚和物質獎勵,如果出現退步者要幫助學生尋找根源,并進行一定的課后輔導。通過分層與獎勵相結合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不斷互動,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實現共同進步的目的。
[1]張雪梅.分層教學理論對初中英語教學策略的影響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2]羅麗珍.淺談初中英語分層教學模式[J].教育教學論壇,2014,17:77.
丑銀玲(1977-),女,遼寧大連人,本科,2000年7月畢業于大連大學外語學院,英語教育專業,大連市大連灣中學,中學高級教師,從事初中英語教學工作。
G
A
1006-0049-(2017)15-01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