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霞
應縣人民文化館,山西 應縣 037600
?
淺談兒童鋼琴入門教學的基本方法與輔導
張麗霞
應縣人民文化館,山西 應縣 0376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在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的基礎上又對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的家長讓兒童開始學習鋼琴,并且開始學琴的年齡日趨減小。在兒童鋼琴入門教學時,采用怎樣的教學方法和輔導方法已經成為教師亟待研究的一個問題,本文就兒童鋼琴入門教學的基本方法和輔導進行簡單探討。
兒童鋼琴;入門教學;教學方法;輔導
伴隨著經濟和文化水平的不斷攀升,我國音樂藝術事業的不斷普及并提高。迄今為止,鋼琴傳入我國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是鋼琴獨特的結構決定了它在眾多樂器中的特殊地位,越來越多的兒童開始學習鋼琴,接下來筆者通過總結教學實踐,就兒童鋼琴入門教學和輔導發表幾點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讓兒童了解鋼琴主要由踏板、琴槌、調音釘、音板、制音器、琴鍵、琴膽七個部分構成。踏板也可以被稱為踏瓣,又因為是通過腳操作的,又有腳踏板一稱。普通的家庭鋼琴通常是由三個踏板構成,分別是左踏板、右踏板、中踏板。左踏板又常常被稱為弱音踏板或者柔音踏板,主要作用是減小小槌的行程,從而降低音量,改變音色。而右踏板使用最為頻繁,主要作用是增強音響效果,延長長音,因此又常常被稱為強音踏板;中踏板的主要作用是弱化聲音,因此在家庭練習時常常會使用到。琴槌因為外面包裹質量較好的毛氈或者絨布,又可以稱作羊毛槌,其主要跟琴鍵相連接,當按下琴鍵時,琴槌便會敲打調音釘緊扣著的琴弦。鋼琴的調音釘其實就是一些釘狀的螺栓,借助扳手可以旋轉,這樣便能夠確保即便在琴弦高強度的拉力作用下音準依然可以長時間保持穩定。音板也可以稱為響板,位置在鋼琴內部的最后方,由一塊大金屬鋼板構成,主要跟調音釘相連,緊貼著琴弦,一旦琴弦因振動而發出聲音時,其便會讓聲音產生雙重共鳴,換而言之就是借助響板將聲音反射和擴大出來。對于剛學鋼琴的兒童來說,最重要的是讓其掌握鋼琴的琴鍵。琴鍵共88個,由52個白色鍵和36個黑色建構成,另外也有極少數鋼琴只有85個鍵。琴鍵是按照一定的規律性排列的,通常黑鍵是以兩個或者三個為一組。
彈奏的姿勢是否正確直接決定著學生是否能夠順利掌握鋼琴和彈奏技巧以及是否能夠將作品的思想情感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所以在兒童鋼琴入門教學時,必須讓其掌握正確的彈奏姿勢。在彈奏鋼琴時,正確的姿勢是在自然放松的基礎上尋求到坐、腳、身三者重力支撐的協調和平衡。以便準確的運用彈奏力量,從而促進演奏技巧的發揮。
第一,坐的位置。要讓兒童坐于琴凳的中心位置,并且要坐穩,待兒童坐在琴凳的中央位置時,便不可隨意挪動,兩腳不可懸空。在彈奏時應該將重心前移,將雙手置于琴鍵上時,肘部跟鍵面應該基本上處于同一個平面上,雙手自然下垂,側身的上臂跟肘部之間的角度應稍大于90。在彈奏時,腰部應該保持挺直,但是切不可僵硬,身子重心前移,以便將手臂的力量集中送到指尖。°
第二,腳的位置。在彈奏時,讓兒童將雙腳自然分開,膝關節的角度稍微大于90,主要是保持重心的穩定。°
第三,在彈奏時,背部應該保持直立,不可彎曲,并且雙眼要正視前方。
第四,當兒童處于非彈奏狀態時,指導其將雙手自然在放在靠近膝蓋的部位[1]。
第一,所有掌關節全部鼓起,呈拱形。在手型的掌握方面,大指和小指的鼓起和站立難度較大,因此要讓兒童在手指全部能自然鼓起和站立的情況下,幫助他們形成受力的拱形架子。
第二,指尖和指關節。需要根據兒童手的具體特點,2-5指應該為垂直方向觸鍵的。針對這種情況,需要提醒兒童注意指尖觸鍵的部位同指關節的角度,并讓兒童養成用指關節肉最厚實的地方觸鍵,從而培養起良好的指關節角度。而拇指觸鍵方向是橫向的,因此指導兒童當拇指下彈之后,虎口處應該呈圓窩狀。
第三,彈奏時手腕不能高于手掌,最好的狀態是手腕稍低,但是不能過分低,若手腕太低會導致手臂受阻,無法將力量傳遞到指尖。
第四,教師在教學時,還應該注意糾正兒童的不良手型(如:顛腕子、手指關節塌陷、手掌塌陷、拇指平直等)。
(一)斷奏技巧
在兒童鋼琴入門教學中,斷奏非常重要,為此教師應該詳細為兒童講解斷奏時可以練習那些手指技巧,指導學生參與斷奏練習,從而結實手型框架并鞏固指尖彈奏位置,為鋼琴學習打好基礎。
(二)非連奏技巧
非連奏是建立在手型框架結實的基礎上,由掌關節發力讓手指靈活地抬起,待落鍵后憑借指尖支撐。兒童在非連奏過程中彈奏出來的聲音是通透且具有顆粒性的。
(三)連奏技巧
連奏常常需要用legato來標記,并且連奏的聲音也是沒有縫隙的,就猶如唱歌一樣流暢。因此要指導兒童在彈奏過程中注意耳朵和手指的良好配合,在每次練習鋼琴時,要想改良聲音,便要求手指猶如重力轉移一般互相傳遞連奏,并提醒兒童應該放松手臂[2]。
第一,建立音高感。邊彈邊唱有助于兒童保持良好的聽辯、判斷、想象音高的能力,從而在腦海中加深音符,將音符、音高、琴鍵位置有機聯系起來記憶,形成音高模式,時間一長便有助于提高兒童的聽覺能力,為今后的鋼琴學習打好基礎。
第二,培養兒童樂感。在教學中,我常常看到有個別兒童將原本優美的旋律演奏得死板而生硬。而邊彈邊唱有助于兒童體會旋律的優美,培養了兒童的節奏感和樂感,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鋼琴的興趣。大量實踐證實,但凡可以邊彈邊唱的兒童,他們鋼琴入門更加迅速,而且他們表現出的對琴鍵的感知力、對音高的概念以及對五線譜的熟悉度均高于只彈不唱的兒童,并且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力也更強。
第三,提高兒童的注意力。兒童通過邊彈邊唱還能夠讓譜面的信息通過視覺傳輸至大腦皮層中,再通過聽覺判斷聲音將其反饋給大腦,如此便能夠提高兒童的注意力。而手、口、眼、心、腦的協調配合有助于更生動地表達音樂作品,特別適合年齡小的兒童。
綜上所述,兒童鋼琴入門教學要因材施教,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漸進,要正確地引導他們,激發出他們對鋼琴的興趣,如此他們才能愛學、愛彈,學好彈好鋼琴。
[1]呂瑾.淺談兒童鋼琴入門的教學技巧[J].音樂時空,2015(05):109.
[2]楊天波.如何進行鋼琴入門教學[J].大眾文藝,2012(07):268-269.
J
A
1006-0049-(2017)15-02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