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世賢
新鄉市鳳泉區實驗學校,河南 新鄉 453011
?
淺談多媒體技術在聲樂教學中的運用體會
常世賢*
新鄉市鳳泉區實驗學校,河南 新鄉 453011
目前在我國教育覆蓋面不斷擴大的背景下,對于教育學習的方式的變更也在不斷的向前推進,對于現階段課堂的教育學習方式構建提出了相應的要求,以此來有效的實施對新型教育學習模式的實現。在科學技術不斷向前發展的背景下,將現實中的文字信息和圖像信息以及影音信息進行整合融匯所呈現出的為多媒體的技術,信息交互性強和數據量大為多媒體技術的主要特征。現階段我國的科技在不斷的進步,教育界的教育學習方式也在實踐中不斷的發生變革,已經大范圍使用的多媒體技術在教育學習的過程中產生了較為重要的地位,其教學成果的收獲量是任何手段都不能比擬的。針對于聲樂教學來說,可以有效的促使聲樂教育學習思維模式進行變更的方式為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程的施教,以此基礎上達到對教育學習模式的創新,將情和景融合性強以及聲和色交互性較強的課堂環境呈獻給學生,以此來促進學生對于聲樂學習的興趣程度和收獲較高的學習成果。
對于早期的聲樂教學模式的施教過程來說,其利用的參照物品獨立性較強,光盤或者磁帶以及老師的示范為主要的教授手段,此種較為單一且單向灌輸的教育學習方式,對于學生來講其對于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感悟的程度相對較低,學生創新方面的培育也呈現出限制性。而在教育學習的過程中有效的引入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對上述的這些缺點可以有效的避免,讓學生興趣度提高的同時還能收獲較多的學習成果,以至于達到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目的性原則
將多媒體技術引入聲樂的教學課程中,其基礎性的方面為教育學習的目的,對于教育學習目的的要求在進行內容設置的過程中要予以滿足。因不同的學生其呈現出的差異性較大,教授聲樂的老師可以利用簡潔的語言,提升學生對多媒體課程材料的理解度;要有機的將教學材料主要特點與音樂教材相融合,定期進行恰當的群體論述,以此來提升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和研究問題的能力,同時不斷提升聲樂教育學習的成果。
(二)輔助式原則
將多媒體技術引入聲樂的教學課程中,是社會發展的整體形勢,也是教育學習的必經之路。對于多媒體技術而言,在進行使用的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點,在現實的使用期間要配合輔助教學的模式。在進行教育學習的過程中,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老師要及時的通過單對單的方式予以更正,且要讓學生的焦點都匯聚在老師的示范上。對多媒體技術的依賴感要保持適當,避免過分使用多媒體技術導致教學失敗的情況發生。
(一)創新教學模式
學生在不斷成熟的期間具有相對重要作用的是藝術的教育,同時也是素質培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現階段我國社會為經濟全力發展的時代,對于應試教育學習的模式也逐步的轉變為以素質的教育學習為主。綜合性較為強大的多媒體技術,在使用到教育學習中會讓聲樂教學的成果最大程度的提升,并實現方式的創新,學生被老師帶入吸引力較大的聲樂環境,對于老舊的聲樂教育學習模式的短板進行了有效的彌補。
(二)直觀教學對象
與使用樂器進行教育學習的方式不同,聲樂課堂中進行練習的主要方面為,根據聽的功能來判別音樂中的呼吸頻率和音準色調的一致性,以及吐字的清晰程度等。學生在進行現實的練習過程中,占據百分之15的為從聽覺的功能中獲取的記憶程度,占據百分之25的為從視覺功能中獲取的記憶程度,對兩者進行有機的結合后,其總體的知識收獲程度為百分之65,所以就要將更為直觀化的音樂作品充分的展現,以此來替代較為抽象的音樂作品,并且讓學生比較容易領受的知識。
(三)提高客觀評價
聲樂教育學習的過程中,因部分學生在進行演唱的過程中存在種種的問題,學生對這些問題的感知能力較差,此時就需要老師及時的對其進行更正。但部分學生在進行更正的過程中對錯誤的改正能力不足,其主要的因素為歌唱者對于聲樂的感知和受眾的感知呈現出差異性,學生進行歌唱的期間,聲音進行傳播的部位以及原理為顱骨振動,因此就會產生音樂準確度和節奏方面的差錯,對于多媒體技術而言,可以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
(四)模擬實踐情境
在進行聲樂的教育學習中,在舞臺上進行實施演奏是必不能缺少的一個階段,也是對教育學習成果進行測評的最直接的方式。所在在進行聲樂的教育學習期間,對學生聽覺進行訓練的同時,還要讓學生在舞臺上的演奏次數不斷增加,以此來對學生演奏思維進行有效的調動,讓學生沉浸在音樂的作品中,并深深的感受作品變化的曼妙,達到進一步的提升演奏能力的目的。
(五)完善實施環境
對聲樂教育學習質量產生著較為重要的方面是教育學習的環境,對于現階段的聲樂教育學習條件來說,較為不理想,與國外相比其配置設施的方面還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學校在關注提升聲樂教育學習質量的同時,還要進一步的加強設施的配備,以此來完善教育學習的環境。
社會在逐步的發展,在聲樂課堂使用多媒體技術的覆蓋面也大幅度的提升,讓聲樂的教育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向著精準性更強和科學性的目標發展。
[1]楊桂蘭.多媒體技術在聲樂教學中的運用實踐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5,26(13):162-164.
[2]黃學軍.淺談聲樂教學中的多媒體教學與實踐教學改革[J].大眾文藝,2015,19(3):233-234.
[3]張濤.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少年宮聲樂教學中的輔助運用[J].教師,2015,27(6):96-97.
常世賢(1979-),女,漢族,河南新鄉人,本科,新鄉市鳳泉區實驗學校,中教二級,研究方向:音樂教育,聲樂。
J
A
1006-0049-(2017)08-01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