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敬
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淺析
馬 敬*
大連科技學院,遼寧 大連 116052
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存在師資不足,整體素質不高,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手段陳舊等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幾點建設的方法和意見。
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學;師資隊伍建設
(一)師資不足,難保思政課教學質量
民辦高校由于資金緊張,部分民辦高校聘任較少的本校專職思政教師,多數思政教師是外聘或兼職,這樣使每名專職教師擔任的教學任務過重,會產生很多不良的后果,首先,兼職教師隊伍龐大、專業教師隊伍數量不足,使得教學質量難以保證;其次,教師的主要時間和精力是應付繁重的教學任務的完成,沒有時間認真備課、教研,難保教學效率,課堂的實效性就更是力不從心;最后,教師沒有時間和經歷開展科研,這導致教學不能立足于科研的基礎之上,使教學因循守舊,不能與時俱進,難實現思政教學的高水平、高層次的發展。
(二)師資隊伍專業化程度低,整體素質不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是一個專業化教育隊伍,主要分為輔導員隊伍和思政理論課教學隊伍兩部分。很多認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誰都可以勝任這一工作是錯誤的。目前,民辦高校的思政教師隊伍泛化,良莠不齊,主要體現思政理論功底和學術能力不夠扎實,這直接影響民辦高校思政教學的效果。
(三)學校培訓投入不足,思政課教師教學觀念陳舊
師資培訓是提高教師教學效果重要途徑。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常變常新,因此教師也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但是,由于民辦高校獨立辦學,辦學資金緊張,因此在教師培訓的投入方面有限,這樣思政教師失去很多學習和交流的機會。教師長時間閉門造車使得教學觀念陳舊,脫離社會專業的前沿,缺乏對新鮮事物的敏感性,無法滿足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很難調動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的積極性。
(四)思政課教師缺乏信息技術,教學手段陳舊
隨著對媒體的出現,課堂教學要求教學手段要與時俱進,因此,高校思政教師要求掌握多媒體技術,將多媒體技術與課堂教學結合,是教學更生動有趣。目前,民辦高校的部分老教師,雖然有過硬的理論知識,但對多媒體技術的掌握比較欠缺,這已經成為多媒體環境下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中的突出問題。這直接影響民辦高校思政教學的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具備多媒體技術素養,使用新媒體工具的能力,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培養優秀的接班人。
(一)保證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的人員數量配備,提高教學質量
加強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師資隊伍建設,民辦高校領導層的重視程度非常關鍵。首先,保證民辦高校的專制思政課教師的配備數量,調整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外聘教師的比例,以本校專任教師為主,以外聘、兼職教師為輔,讓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從繁重的教學任務中解脫出來,去認真備課、研究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這樣也方便思政課教師隊伍的管理與建設;其次,對外聘教師的聘任要嚴格把關,民辦高校的教師多趨于年輕化,外聘教師應多聘一些不同高校、經驗多的老教師,這樣不僅可以給年輕思政課教師創造學習的資源,積累經驗,同時校內、外老教師之間也可以互通有無,相互學習。最后,兼職教師將思政課要經過嚴格的程序,經過試講、選撥等環節進行篩選,保證教學質量。
(二)加強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的專業化建設,優化整體素質
改變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泛化現象是加強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方面。民辦高校首先要制定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聘用標準,制定選拔、引進和任用制度,執行準入制度,嚴把聘任質量關;提高聘任門檻,民辦高校要聘任高學歷,思政專業,思想政治素質高,教學基本功扎實,有強烈職業精神的優秀人才。同時,建議民辦高校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地位和待遇,進一步完善激勵和保障機制,以保證民辦思政教師的專業化和穩定性。
(三)民辦高校加大培訓投入,更新思政課教師教學理念
民辦高校應加大對思政課教師的培訓力度,讓思政課教師走出去,引進來。思政理論課是一門與時俱進的課程,要求教師要將國家最近的政策、方針與教材結合,這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途徑。思政教師的培訓應分為骨干培訓和青年教師培訓;校外培訓和校內培訓。要保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至少每兩年能接受一次高質量的培訓,重視對青年教師的業務培訓和政治引領。建立科學、合理的培訓制度,發揮培訓對教師成長的促進作用,對教學的推動作用。
(四)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師要加強自身的理論素養,增強工作責任感
思政課教師的理論素養是影響高校思政教學的最主要因素,也是民辦高校思政課師資隊伍建設的首要任務,因此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師們要勤于“練內功”,不斷提升自身的理論水平和人格魅力,把講好思政課看成終身的事業,以高度的熱情投身于民辦高校的思政教學中來,憑借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民辦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效果。筆者認為提高理論素養有主要兩個方面:一是要吃透教材,以教材為重點,深入專研理論知識,將理論講深,講透徹;二是將理論與現實結合的能力。將深刻的理論知識轉化成學生的語言體系來講授,結合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或時政熱點,使理論現實化。
(五)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民辦高校思政課的時效性
民辦高校的教育對象普遍理論基礎比較差,學習能力不強,學習積極性不高,傳統說教式的思政課教學方法很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藝術含量是提高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學時效性的關鍵,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改進和創新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特點,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用心研究多媒體教學技術,提高教學的靈活性和新穎性。增強自身的人格魅力,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是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一個重要途徑。親其師而信其道,學生的學習熱情與任課教師有直接關系,可見,努力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
[1]李光莉,徐曉寧.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面臨的矛盾及其對策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1).
[2]趙慶昕.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師隊伍建設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
馬敬,女,遼寧沈陽人,碩士,大連科技學院,思政課專職教師,講師。
G
A
1006-0049-(2017)16-02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