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雪梅
摘 要:當今的世界,生態環境諸種現象已成了人們生活時時關心熱點。環境教育正逐步深入各級中小學。因為環境問題的綜合性,為不增加課業負擔,中小學不單獨開設環保課,環境教育以滲透方式進行;因為環境問題的復雜性,中小學生參加環境保護,主要在調查、呼吁、宣傳層面進行。
關鍵詞:語文課堂 環保題材 綜合學習 策略研究
語文是中小學主要基礎學科,生活化是傳統語文教育的一大優勢。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個時期以來,學生的語文一定程度上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反映在作文里是虛情假意的失真、空話連篇的失實、千篇一律的失態等等。為解決這一問題,新一輪《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語文課程生活化”;推出了語文學習新領域“綜合性學習”;明確規定將“綜合性學習與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并列為教學目標的五大板塊”;將“綜合性學習”編入現行語文教科書。
從現今語文教學實際看:綜合性學習從授課內容到課時安排,從組織教學到評價檢測,都沒有現成經驗借鑒。特別缺少如識字寫字、閱讀寫作等傳統意義上的學術課程那樣的教參教案、習題答卷。很多老師對這部分內容感到“手頭空泛、心頭無底、繞開唯心、實施棘手,”認為不如在傳統范文多下點功夫,“失之東隅 ,收之桑榆”。筆者認為,若就事論事,環境教育難登學科大雅之堂,開展不易;語文綜合性學習亦難覓生活之活水困境重重。但是,如果從中小學環境教育調查、呼吁、宣傳為主,閱讀寫作口語交流源自生活真實;語文綜合性學習亦強調在生活中學語文,在真實中練技能。我們就會發現:環保題材的真實性與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生活化”異曲同工;環保題材作為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課程資源恰到好處。環保題材的豐富性幫助語文綜合性學習擺脫“被課堂遺忘的角落,被題海題霸遺忘的角落,被說課賽課遺忘的角落,被教研活動遺忘的角落……”的尷尬;語文綜合性學習使環?;顒痈吒腥玖?,更人性化,使以滲透為主的環境教育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最佳藝術境界。
現行語文出版社7—9年級課本綜合性學習共安排2類18個專題,每冊一個探究性學習和兩個綜合性學習。每個專題都有目標要求及活動建議,前者是表達技能,后者是生活內容題材。編寫者初衷是好的,然而在農村初中很多項目難以開展。與其被教學視野遺忘,還不如在完成表達技能要求的前提下,借學校特色性的主題活動的“大背景”,切實“活起來”、“動起來”。理論上講,綜合性學習的專題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語文老師的教學能動性。對教科書所列的18個專題,在保留交流表達基本教學的前提下,依據學校實情、學生實際、當地社區鄉村實況,融入環保題材。逐一甄別,或擇例循之;或擇例擴之;或擇例改之;或擇例代之。其基本途徑歸結如下:
其一:循例而用之
如八年級上冊主題探究性學習:“現代科技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探究準備是現代科技給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了哪些便利和煩惱?提供的閱讀材料是:A引費曼的話:科學知識使人們有能力去行善,也可以去做惡。它是一把能夠開啟天堂之門的鑰匙,也同樣能夠打開地獄之門科學的產物?;蛘哂幸婊蛘哂泻Γ饕蕾囉谌藗內绾问褂盟?。B。 節選美國海洋生物學家蕾切爾《寂靜的春天》,用4年時間調查化學劑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寫成。C 《“滴滴涕”的教訓》D 《切爾諾核電站事故》等探究建議共7條,實際上是七條要求,有圍繞主題、列出大問題下的小問題、分小組、查資料、展開討論、分析資料寫探究報告、書面口頭結合展示成果等。建議特別強調:要充分利用所學其他學科知識,遇到不清楚的問題請教其他老師或專家,力求無知識性錯誤。
其二:依例而擴之
如七年級上冊的綜合性學習“學會利用圖書館”,教材要求僅限于讀者角度利用圖書館經目錄查信息。我校的辦法是圍繞“建立學校專用綠色環保圖書室”的主題,指導學生以語文書“學會利用圖書館”專題擴大活動空間,學生就成了編選者——讀者。既利用圖書館又改善圖書館。
其三:擇例而改之
教材的普遍性與地方、學校的特殊性的矛盾是客觀存在的。九年級上冊語文書有“從古詩看古代交通”,實際上,這個活動很多學校都沒開展,除初三升學任務重、時間緊之外,廣大農村學校學生見識少也是原因。我校采取“從古詩看古代生態”,而且把活動“下放到”八年級上期。最偏遠的學生口語交際反而最踴躍,因為他家鄉“狗豹洞”、“老猴窩”早已有之,但從記事起既沒見過狗豹也沒見過老猴,“猿揉欲度愁攀援”就只在李白詩中有了。戲劇是現代社會比較活躍的文學樣式,八年級上冊有一個自編自演短劇活動,我們沒在本學期做,而是在4月22日地球日學校爭創國家綠色學校誓師大會街頭公演,《尋找森林》,小小地方萬人空巷。總之,擇例而改一是實實在在做活動,二是審時度勢,三是通盤考慮、“夯實基礎、降低難度、增加興趣、實效雙收。”
其四:換例而代之
七年級下冊語文有個“婦女解放”主題探究性學習,筆者認為以十二、三歲孩子的心理興趣相離太遠。這一學期政治課正在系統學習“依法保護人類共有家園”,仿語文這一主題探究性學習教學目標框架,參考國家建設部《關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最新規定,就“婦女解放”專題用“亂丟罰款大辯論”。
總之,語文教師要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是《語文課程標準》的偉大號召,綜合性學習的完善靠廣大語文老師的創造性的教學實踐。對例子,審慎而不盲從,擇其善者而從之,其欠善者而硎之,其不善者而代之。
參考文獻
[1] 試論語文綜合性學習;《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鄭燕敏
[2] 論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課程的優化構建;《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孫頌歡;
[3] 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指導策略研究;《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覃紅彬
[4] 中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研究;《云南師范大學》2007年;劉海裕;
[5] 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現狀與實施策略研究;《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謝方方;
[6] 蘇教版國標本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設計及其教學現狀研究;《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任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