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榮
摘 要:小學數學是一門終身受用的基礎學科,在多元化時代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性發展是新時期素質教育的核心目標,也是助推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如何在實際教學中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養、發散思維以及邏輯推理,成為我們今天探討的話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 有效性 策略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新穎高效的教學模式紛紛蘊育而生,打破了傳統教育過程中落后的教學模式為教育領域帶來了新的生機活力。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教學大大改善了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促進了學生整體數學素養的提高,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工作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該文主要從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的意義展開討論,提出對如何更好的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的思考,針對“有效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問題和現狀,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意義
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對于我國小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其一,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數學教學“題庫訓練”的教學方式,從科學的角度出發,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更傾向于培養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利用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展開高效的教學活動。既達到了高效教學的目的,又減輕了學生學習的負擔和壓力,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其二,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對于學生創新思維和數學的綜合素養的提升都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具有實用價值的知識,促進了學生更全面的發展。
二、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現狀
(一)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目標沒有完全實施
小學數學教育是一個人數學學習的起點,關系到今后的數學運用以及數學思維發展,在今天新課標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育目標以數學興趣培養為目標,注重小學生數學知識、技能培養,從而推進小學生數學情感的發展,當前新課標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以科學、合理、靈活的形式呈現在全國小朋友面前,但是在我國小學數學課程在實施的過程中,沒有被盡善盡美的“教”出來,當前我國各級教師一直以來秉承成績是第一學習要素,著重培養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邏輯推理,忽略學生情感培育、實際操作能力以及發散思維靈活運用,造成許多高分低能的呆板式小學生的出現,這種狀況影響今后數學領域的拓展和延伸。
(二)數學課堂師生互動性差
從傳統課堂教學出發,傳統形式的教學模式非常強調教師的講授,教學的活動場地只是在三尺講臺上,主要是采用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根據相關的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按部就班教學,從而造成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存在的互動效果相對較差,甚至會出現教學信息滯后現象。實質上,傳統教學模式之下學生僅僅是對教師所傳授的內容進行被動式接受,不能夠對知識進行深層次理解,同時也不具備相關的自主學習能力。傳統教學模式最終造成整體教學素質水平下降。
(三)教學形式千篇一律,過于僵化
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教學在小學教學已經全面普及,各種多媒體課件配備完善,小學數學教學也進入多媒體固化狀態,多媒體教學旨在通過形象生動的圖文視頻,傳授學生精彩的教學知識,當前各級教師積極采用多媒體教學形式,但是從本質上來看,就是把書本上的文字換成大屏幕來看,其教學形式沒有創新突破,學生所學東西依然被動接受視覺傳遞的信息,缺乏相應的實踐機會,從本質上看這種換湯不換藥的做法,依然是死板是教學,不利于小學生數學興趣的開發培養,目前全國上下幾千所小學,絕大部分學校在采用這種教學形式,影響新課標的實施和探索。
三、提高小學數學有效性教學反思
(一)合理創設教學情境
學生所學知識是在一定的情景下,通過師生和生生之間的協作、交流、利用信息等,進行有意義的建構而獲得的。一個好問題情境應是有思考價值的,往往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究動機,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有意義建構。小學生思維具有具體形象性特點,教師通過操作教具提出教學問題,或是通過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出教學問題,則更能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
(二)尊重小學生主觀性,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小學生是一個充滿活力熱情奔放的群體,他們與生俱來的主觀能動性在小學數學中表現的淋淋盡致,在數學課程中,教師尊重小學生個體情感和意愿,從實際教學情況出發,培養小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和獨立運算的能力,進行啟發式教學,讓學生在思考中探索,在數學實踐練習中提高自己,同時還要注重差異性教學,對不同基礎的小學生進行個性指導或者知識的講解,以此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強調數學學習的實用性,爭取做到學以致用
學習的根本目的在于應用。小學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老師在進行教學時應注意引導學生對于掌握的知識的應用,擺脫傳統題海戰術的思想束縛,不能一昧的追求對于知識的理論掌握情況和分數的高低,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運用數學知識,既達到了知識的靈活運用,又強化了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如在學習長度單位時,老師可以通過帶領學生回憶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旗桿、課本、鉛筆、課桌等用形象生動的事物加深學生對于長度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幫助學生實現更好的理解,提高學習的效率。
促進小學數學有效教學,以科學教學目標為指導,尊重小學生主觀能動性,構建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案,培養小學生發散式和開放式的創新思維,從而有效地提升了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有利于中國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