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之亮
摘 要: 在2014年的時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常態環境將會為中國帶來較多的發展機遇,社會各界應該不斷的適應新常態,此時,公共圖書館也需要不斷的更新自身管理模式,根據新常態環境的要求,提升公共圖書館的管理效率與質量,為其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新常態 公共圖書館 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9-0014-01
在公共圖書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要想更好的適應新常態,就要通過交流與探討,制定完善的改革方案,引進先進技術實施管理工作,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在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等元素的影響下,可以提升發展效率。
一、新常態對公共圖書館管理模式提出的要求
在國家經濟體制、政治體制、社會體制等進入新常態之后,各個行業發生了巨大的改革,由此也對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圖書館轉變觀念,創新管理模式,進而達到相關要求。
1.重視對人的管理
新常態的社會環境對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對人的管理作為重點工作之一。主要因為在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工作中,其包含著五大要素,也就是人力資源、經濟資源、物理資源、市場資源、信息資源,而人力資源是最為重要的核心因素,同時,只有人力資源管理這一核心因素才能將五大要素緊密的聯系到一起。由此可見,公共圖書館管理制度中必須要納入對人的管理,保證能夠符合新常態的要求。
2.制定完善的管理機制
新常態下公共圖書館的管理人員更應該注重管理機制的完善,保證管理機制在不依賴任何人的基礎上,保持獨立運行,進而提升管理機制的應用效率。同時,公共圖書館的管理機制還要在以不變應萬變的前提下,成為社會變革過程中的主航線[1]。
3.重視全過程管理
在新常態環境下,由于受社會經濟結構轉型與優化的影響,會對公共圖書館造成一些不可避免的影響,因此,管理人員在實施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注重全過程的管理,保證能夠預測管理風險與不科學性,制定完善的全過程管理制度,為圖書館的發展奠定基礎[2]。
4.發揮創新驅動的作用
在新常態環境下,社會在不斷的變化與發展,如果圖書館的管理制度不能得到及時的更新,將會出現影響其長遠發展的問題,因此,相關管理人員要擯棄傳統的管理方式,追求改革創新,保證能夠提升社會與時代發展效率。同時,管理人員還要對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制度進行優化,保證能夠有效發揮創新驅動的作用,在提升圖書館發展效率的基礎上,增強其核心競爭能力[3]。
二、新常態下公共圖書館管理制度創新所面臨的挑戰
在新常態的社會環境下,圖書館在管理制度的創新過程中面臨著較多挑戰,不僅對其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還會使其面臨著較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第一,公共圖書館人力資源壓力。在公共圖書館管理制度的創新過程中,經常會因為人力資源壓力的影響,出現一些管理問題。主要因為公共圖書館缺少專業素質較高的管理人員,尤其在新圖書館開放的時候,其面積比原來的面積增加很多,但是,管理人員或是其他工作人員卻沒有增加,這就使得公共圖書館面臨著人力資源的壓力,對其發展帶來較為不利的影響。同時,部分工作人員與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較低,主要因為公共圖書館管理人員為了增加工作人員的數量,聘用一些學歷較低或是專業素質無法保證的工作人員,不能有效提升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整體專業素質,對其造成較為不利的影響[4]。
第二,資金方面的壓力。隨著國家新常態社會經濟的轉型,政府的經濟壓力明顯增強,財政收入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再加上公共圖書館的經濟來源一直都是政府的財政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公共圖書館出現資金方面的問題,不僅會對其造成不良影響,還會抑制公共圖書館的長遠發展。同時,部分公共圖書館的財政收入較少,需要相關管理人員階段性對其進行調整,加大財政方面的投入,保證能夠科學、合理的解決相關問題[5]。
三、新常態下公共圖書館管理制度的創新方式
在新常態的社會環境下,公共圖書館需要不斷優化自身的管理制度,保證能夠利用各類先進技術對其進行創新,樹立正確的管理意識,在提升公共圖書館管理效率的基礎上,增強公共圖書館的核心競爭能力,使其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1.創新管理理念
在公共圖書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管理理念是至關重要的,相關管理人員必須要對其加以重視,保證能夠不斷更新公共圖書館的管理理念。公共圖書館的管理人員要將圖使館作為一個企業,不斷完善企業的經營理念,同時,公共圖書館管理人員還要注重管理制度的成熟性,制定完善的激勵制度,利用獎懲方式提升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為其發展奠定基礎[6]。
第一,相關管理人員要將結果視為管理制度創新與實踐的導向,保證能夠提升公共圖書館的管理效率。同時,管理人員還要設置崗位責任制度與年終考核制度,科學、合理的編制考核內容與體系,保證能夠體現出量化的結果,這樣,才能有效改進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制度。
第二,要想更好的對公共圖書館管理制度加以創新,就要摒棄傳統的人工管理方式,引進先進的信息技術,并且通過先進技術及時發現管理制度中的缺陷。例如:公共圖書館“能人管理方式”,此類管理方式在實際應用的時候,不僅存在較多的誤區,還會對圖書館的發展造成不良影響,甚至會形成較為嚴重的損害,這就需要管理人員利用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不斷優化自身管理制度,保證能夠代替人力管理,這樣,不僅可以減少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還能彌補傳統管理方式的缺陷。
2.創新公共圖書館管理制度
公共圖書館管理制度的創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管理效率,增強公共圖書館的核心競爭能力。
首先,管理人員可以設置考勤制度,引進先進的指紋或人臉識別考勤機,要求公共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每天上班與下班的時候,都能在考勤機上打卡,保證可以利用網絡數據庫記錄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在此基礎上,相關管理人員要制定完善的責任制度,如果工作人員出現考勤問題,就要對其進行薪資的懲罰,進而激發員工的工作興趣,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其次,制定完善的假期制度。公共圖書館的管理人員要根據對工作人員假期需求的分析,科學、合理的設置休假時間,或是按照工作人員工作時間與日常休息情況,設置一個員工健康表,進而提升工作人員的敬業熱情。
最后,制定學習制度。公共圖書館管理人員在實施日常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重視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制定完善的學習制度,并且階段性對其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為其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四、結語
在公共圖書館實際發展過程中,相關管理人員必須要對自身的管理工作加以重視,保證能夠制定完善的責任制度與薪資管理制度,合理的提升工作人員積極性,進而增強公共圖書館的核心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董娜.新常態下公共圖書館為弱勢群體服務的思考[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5(8):72-74.
[2]李德勝.新常態下公共圖書館管理理念的探索[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23(3):29-32.
[3]張麗,熊偉,惠涓澈等.公共圖書館學前兒童閱讀推廣模式構建探究——以西安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論壇,2014(9):51-57.
[4]唐曉歡.新常態環境下的公共圖書館制度探析[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5(23):77-78.
[5]任競,王祝康.公共圖書館新常態與可持續發展——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建設的思考[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6(4):58-62.
[6]姚傳壽.新常態下縣級公共圖書館建設與服務策略研究[J].中文信息,2015(10):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