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華
摘 要: 當代教育為了適應變化中的課堂一直在試圖進行各種改革,隨著改革的深入和教育界人士的共同努力,逐漸探索出一條適合師生發展的道路——合作學習。這種比較先進的學習方法被吸收進語文課堂中,并且受到師生的歡迎。本文就合作式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進行一些分析和說明。
關鍵詞:合作 語文課堂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9-0200-01
前言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出現了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合作學習。合作學習的初衷就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變過去教師處于主導地位的狀況,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輔導者。在合作學習中,需要師生進行互動,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初中生綜合素質的發展。現如今,合作學習這種模式已經逐漸成為我國教學改革的重點模式。
一、語文初中教學的現狀
隨著應試教育各種問題的屢屢出現,應試教育的弊端暴露無遺,這種模式在進行的過程中被證明不適合學生的長期發展。在初步接觸合作學習的時候,這種學習方式在語文課堂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使得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被初步推廣運用。由此造成的新的學習氛圍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今,初中對于升學率的重視,使得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十分重視,在這種心態下的教學逐漸被“題海戰術”所代替,對于學生內心的想法以及學生的長遠發展考慮的過少,學生逐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嚴重阻礙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
二、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
合作學習,顧名思義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生自由的結合,組成相應的學習小組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和探究。合作學習方法主要是通過學生們自由組成學習小組,通過集體的學習探究總結出一定的知識成果,在這種集體組織形式下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減少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對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進行強化和提升,其在初中語文教育方面有著重要的積極影響。
1.培養合作意識
在初中語文教學的課堂中,主要致力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及學生的整體語文素質,為了促進初中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教師要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要努力幫助學生樹立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促進學生的團隊合作學習,使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整體意識得到加強。俗話說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師” 。學生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在小組幾個人進行交流、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組,學生可以養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
比如,在教師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先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將班里的學生分成若干組,每組的人數要控制在四個人以內。然后在討論問題之前要強調幾遍,最后要展示的是各組的共同討論結果,記錄的成績以小組為單位。這樣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對團隊榮譽有一種清晰的認識,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就指日可待了。
2.注重教學創新,以引導學習為主
在新課標要求下,新型的合作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逐漸從過去的主導式角色中脫離出來,變成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機制。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爭取改變過去僵硬的教學模式,多采用一些比較新奇的教學方法來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對課堂的學習興趣。
比如,教師可以預設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每節課的開頭部分都有一個導入部分。在導入的時候,教師可以將本節課的主要內容作為一個問題在全班同學面前提出來,設置懸念,增強學生對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的興趣。然后在教學的進行過程中,通過對學生的引導和提示,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按小組進行討論,針對課堂開頭提出的問題作出解答。
3.尊重學生,加強互動
在小組討論中,教師要盡量關注學生的討論過程,盡量不要干涉學生的自主討論,鼓勵學生之間的互動,每個人都要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每個人在發表觀點之后可以帶著對自己觀點的闡述來為自己的觀點進行佐證。這樣可以培養初中生的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使語文學習取得較好的效果,促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4.鼓勵學生個性的張揚
與此同時,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還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在進行小組討論的過程中,要盡量尊重學生的個性,教導他們不要盲目從眾,自己的觀點要勇敢提出來與他人分享,大家還應該對于同學之間的不同意見給予充分的尊重和重視。每個人提出的觀點和意見都要在組里進行討論、征集意見,大家踴躍發言。當然,對于不合理的個人觀點,還要提出反對的原因,教導其更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教育,督促其轉變到比較合理的立場來。
比如:在講解古詩詞時,因為文字的意思比較含蓄,所以每個學生對古詩詞所要表達的意思會有不同的理解。教師在適當的引導以及背景介紹后,可以要求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每個人發表自己對這首詩的看法,談談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在大家都提出自己的觀點后,針對每個觀點,再進行篩選,在篩選過程中,對于觀點的提出者要盡力維護自己的觀點。這樣的討論不僅會鍛煉學生的邏輯能力,也是尊重學生個性發揮的一種很有效的方法。
5.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發散性思維就是個體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常表現出發散性思維的特征,表現為個人的思維沿著許多不同的方向擴展,使觀念發散到各個有關的方面,最終產生多種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的答案,因而容易產生有創見的新穎觀念。
這種思維模式對于學習語文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進行潛移默化的訓練,要引導學生在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時開闊眼界,把自己的視野打開,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多方面考慮可能的解決辦法。這種素質的培養過程是個長期的過程,學生必須在長時間中不斷進行練習,培養自己的思維模式,逐漸向發散性思維模式靠攏,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采用合作式教學模式的方法是非常科學的,是值得嘗試的。合作式教學現狀越來越受到初中師生的歡迎,這種模式在進行的過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讓很多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貼近,很多學生因此增強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成績。由此可見,合作式的初中語文教學是可取的,是可以長期實踐的。
參考文獻
[1]林志強. 小組合作學習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 教育教學論壇,2014,17:63-64.
[2]潘政華. 淺談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J]. 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02:109.
[3]朱海梅,張露文. 試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的指導原則[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8:97.
[4]汪耀紅. 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策略[J]. 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12,09: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