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帥輝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房地產行業取得了較大的進步,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在數量上都有顯著增長,行業內競爭也日益加劇。但是,房地產行業在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與不足,如企業財務風險較高等,這也是房地產行業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之一。鑒于此,本文闡述了房地產企業面臨的主要財務風險,并給出了房地產企業防范財務風險的策略,希望對解決房地產企業財務危機有所幫助。
關鍵詞:房地產企業;財務危機;風險防范
中圖分類號:F293.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8-000-01
房地產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社會經濟的發展,房地產行業具有投資比大、收益高等特點,因此面臨的風險也比其他行業高很多。房地產行業經營具有其特殊性,在房地產企業發展過程中需不斷加強防范企業的財務風險,降低財務風險發生的概率,促進我國的房地產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一、房地產企業面臨的主要財務風險
1.債務風險
作為房地產企業,高負債率是其最顯著的特點,這也是造成房地產企業財務風險較高的重要因素。房地產企業需要投入的資金量非常大,動輒幾億、十幾億,只有保證足夠的流動資金,才能確保房地產企業的正常運轉,但是房地產企業通常沒有這么多流動資金,因此需要在銀行等金融機構融資。當房地產企業缺乏資金時,考慮更多的是如何快速集資,很少站在宏觀發展立場上進行統籌考慮。房地產企業只有到開發項目完成后才會收回資金,期限較長,加上銀行貸款利率較高,因此會產生較高的財務風險。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企業負債越高,利息支出數額越大,財務杠桿效應越明顯,隨著企業負債率的升高,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也加大,一旦某環節出現問題,就會給企業帶來嚴重的財務危機。
2.利率變動風險
房地產企業貸款數額較大,因此對利率變動比較敏感,尤其是國家因金融政策或者經濟政策變動而對利率做出的調整將對房地產企業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利率變動風險較大也是造成房地產企業財務風險較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國家想抑制房地產企業泡沫危機,就會出臺一系列加息政策,這將大大增加房地產企業的融資成本,企業的還貸壓力明顯增加。若企業經營不善,未實現預期經營目標,企業將陷入財務危機中,難以確認正常的經營與發展。
3.經營管理風險
房地產企業在運營中會和很多部門產生密切的經濟往來,如政府部門、審計部門、企業內部各部門、企業債務人、企業股東等;加之房地產企業經營過程中涉及資金量非常大,在無形中也增加了房地產企業的財務風險。與此同時,部分房地產企業財務管理尚不夠完善,極易導致企業出現財務管理漏洞。如與關聯單位往來賬目不清、成本管理缺失等,這些因素都會造成企業經營管理風險較高,最終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
4.融資風險
房地產企業資金需求量較大,其正常運轉離不開從銀行等金融機構融資。如果房地產企業在沒有疏通好融資渠道的前提下就盲目開建項目,就會出現融資出現問題,影響項目的正常開展。另外,由于房地產企業銷售量降低,企業貸款門檻提高等因素的影響,房地產企業的融資渠道將越來越窄。一旦房地產企業經營不善,難以按時歸還貸款及利息,就會直接影響銀行的正常運作,對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二、房地產企業防范財務危機的對策
1.優化資本結構
房地產行業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因此必須不斷優化自身資本結構。當前,我國的房地產企業普遍沒有足夠的資金獨立開發項目,需要進行融資解決,企業在融資時一定要考慮到自身的償債能力及開發項目的收益情況。盡管負債經營可利用金融杠桿增加企業收益,但是仍要將負債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因此,房地產企業在運營過程中需不斷優化資本結構。
2.擴寬融資渠道
房地產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資本市場的支撐,因此,房地產企業應不斷擴寬融資渠道,實現多元化融資模式。房地產企業可與資本市場對接,搭建起房地產企業的資金循環系統。首先,應研究資金鏈管理,探索出最適合本企業的發展模式;其次,除進行信托計劃融資、基金融資、證券化融資等方式外,還可進行民間融資方式,不斷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最后,隨著國外融資平臺進入中國金融市場,房地產企業應利用好國外融資渠道,實現多元化融資,以不斷降低企業負債率,從而降低企業財務風險。
3.加強項目調查
房地產企業屬于高風險企業,受到社會經濟政策等社會環境影響較大,因此,房地產企業在項目開發建設前應進行大量的項目考察及風險調研,出具一份風險評估報告,以有效降低企業財務風險、實現成本控制。其次,對項目的投入、產出狀況做合理預算,可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同時,房地產企業要正確認識成本管理,加強財務核算,對項目建設進行合理預算,確保企業資金發揮出最大效用。
4.注重風險預警
房地產行業具有很強的不可預見性,且市場環境瞬息萬變,一旦企業財務出現問題,極易引發財務危機,若財務危機不斷累積惡化,企業將爆發全面危機。隨著房地產行業競爭的加劇,房地產企業應不斷增強財務風險意識。針對此,房地產企業應建立一套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在危機出現之初就采取相應補救措施,將企業危機扼殺于萌芽中。企業可以通過設置一些較為敏感的財務指標進行預測,這些指標包括開發項目的收益率與銷售率、現金流入比率、已獲利息倍數、資金的安全邊際率等。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加快,相關的經濟政策也不斷調整與變化,這勢必會影響房地產企業的發展,因此,企業應關注對宏觀經濟形式的分析、經濟政策的研究等,將企業出現財務風險及財務危機的概率降至最低。
三、結語
當前,我國房地產行業發展還有許多不完善之處,相關財務管理等制度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必將造成企業面臨較高的財務風險。因此,房地產企業應通過不斷優化資本結構、拓寬融資渠道、加強項目調查、注重風險預警等措施,降低企業財務風險,確保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榕.房地產企業財務危機防范策略研究[J].金融論苑,2011(8).
[2]付雪婷.淺析房地產企業財務危機防范措施[J].企業導報,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