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媛
(天津市胸科醫院手術室,天津 300019)
?
手術圖譜在手術室新護士帶教中的應用
莊媛
(天津市胸科醫院手術室,天津 300019)
目的 探討手術圖譜在手術室新護士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對近5年內的手術室新護士進行分組,教學改進前為對照組采用傳統方式帶教,改進后為觀察組采用手術圖譜輔助教學方法。兩組均在入科第3個月對實踐技能進行量化評價,并對理論、操作成績進行比較。結果 觀察組測評6個項目均高于對照組的護士(P<0.05);兩組新護士在第3個月末進行的理論操作評優對比,觀察組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 在手術室教學中,應用手術圖譜為輔助工具,減少了帶教老師頻繁重復的語言介紹,初學者在較短的時間內便可熟悉各類手術器材,縮短了業務培訓周期,對提高手術室的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新護士; 手術室帶教; 手術圖譜; 護理
New nurse; Teaching in operation room; Surgical mapping; Nursing
隨著現代護理模式的轉變以及護理教育對象層次的不斷提高,護理教學模式也在與時俱進發生著變化,而手術室作為一個獨特的臨床醫技科室,其環境和技術都與診療區存在差異,手術室新護士在進入這個環境時往往表現得既興奮又忐忑。為了減少新護士的負面情緒,盡快的熟悉手術室環境并參與手術配合,近年來我們對手術室護理教學方法持續改進,為提高手術室教學質量,針對新護士教學和臨床工作實際需要我們制作了具有我院手術特色的手術器械圖譜、手術器材圖譜和手術配合圖譜。2013年8月開始我們將手術圖譜在手術室護理教學中貫穿應用,取得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0年7月-2015年8月,我院分配至手術室的新護士10人,年齡20~29歲,全部大專以上學歷。2010年7月-2013年7月分配到手術室的5名新護士設為對照組采用傳統方式帶教,2013年8月-2015年8月分配到手術室的5名新護士設為觀察組采用手術圖譜輔助教學法。
1.2 方法
1.2.1 手術圖譜的設計 為了規范手術器材的管理、方便護理教學,我們制定出具有我院特色的手術圖譜。手術圖譜的編撰是由手術室護士長和各專業組長根據多年手術室工作經驗和各專科實際情況及手術醫生的習慣用圖片、表格、文字等形式匯編成手術圖譜。手術圖譜包括三部分:一是手術器械圖譜,將所有手術室器械按照手術類型、器械包裹進行分類整理;二是手術器材圖譜,將手術室各種手術器材進行規范整理,按照種類和器材性質分類編輯,使各類手術器材系統化、標準化、模式化;三是手術配合圖譜,內容結合了各種手術的配合常規,以及我院主任醫生手術特點,物品準備等。手術圖譜用圖片、表格、文字等形式匯編成,內容豐富、詳實,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作為手術室護理工作規范、標準的參考和手術室護士培訓教學工作使用。
1.2.2 教學方法
1.2.2.1 實物展示 教學開始涉及范圍廣,既包括具體的實物,也包括實踐中的具體問題。看不見的物體使用手術圖譜作為工具書邊講解邊引領,圖文并茂的介紹、傳授手術室相關知識
1.2.2.2 操作認知 是由理論過渡到實踐的過程,由帶教老師按照教學大綱規定的目標、計劃、要求和注意事項進行授課,講解各項規章制度、專科理論知識及專科護理技能等。以手術室必讀專著的形式發放圖譜學習,按照系列進行實際操作演習,指導新護士基礎操作練習。(1)器械部分的授課是由帶教老師與新護士之間相互配合,分別擔任手術醫生、器械護士、巡回護士的角色,演示手術全過程。示教過程力求與實際手術操作相一致,根據圖譜中顯示,帶教老師示范手術器械的規范擺放,講解器械名稱、性能、用途以及配合技巧等。(2)器材部分包括儀器設備和高值耗材兩大內容,在手術間內帶教老師邊示教邊講解,連接中心吸引器、電刀等設備,除顫器、超聲刀的使用,各種類型瓣膜和相應測瓣器、持瓣器的認知,不同型號腔鏡與配套導光束、視頻連接線及鋼鏡的組合應用等。(3)利用簡圖形式編寫手術配合圖譜,在帶教各類手術前提供給新護士學習,要求新護士根據各專科實際情況和手術醫生的習慣,提前查閱并理解配合過程,在帶教老師的幫助下,逐步參與手術配合。
1.2.2.3 理論反饋 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新護士進行自我總結,將圖譜和各類文件中的標準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把標準的理論知識吸收為自己的知識并熟練應用于實踐,達到理論的升華。
1.2.2.4 實踐 在完成以上階段的基礎學習,通過相應考核合格后,給新護士提供實踐的機會,讓他們將學到的標準操作結合自己的特點找到可行方法。通過實踐,熟練掌握各種器械的操作使用并熟悉各病種手術的配合。作為參考工具書,圖譜放置在各術間及附屬間,便于每一位手術室護士查閱相關內容。
1.2.2.5 測評 這一階段是檢驗新護士理論結合實踐,達到融會貫通的教學目的的重要環節。圖譜和各項相關文件作為理論依據和測評標準幫助帶教老師和新護士共同探討理論與實際的關系與差別,并由帶教老師和護士長對新護士進行點評。對于新護士測評的同時也是讓他們對自己所學知識進一步鞏固。
1.3 評價指標 采用目標分類理論對新護士入科第3個月的實踐技能進行量化評價[1],分為6個項目。包括態度、理論、模仿、技能、精準作業和適應。評分采用6點記分,1~6分別表示優秀、優、良好、一般、差和極差,計分依次為6分、5分、4分、3分、2分和1分,6個項目最高得分為36分,分值越高表明學習效果越好。
兩組新護士入科3個月測評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新護士入科三個月測評比較
組別人數態度理論模仿技能精準作業適應對照組54 1+1 02 7+0 84 9+0 53 4+0 53 3+0 64 5+0 6觀察組55 5+0 55 0+0 75 5+0 55 0+0 95 0+0 55 3+0 2t3 376 133 675 065 673 43P<0 05<0 05<0 05<0 05<0 05<0 05
本研究采用目標分類理論來評價手術室護理教學目標具有一定科學性,并符合專科特色。研究顯示觀察組新護士入科三個月后測評6個項目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手術圖譜輔助教學方法優于傳統教學方法。利用有效的輔助工具可以彌補新手術室護士的理論貧乏,手術器材圖譜以非常直觀的方式展現,內容清晰、一目了然,減少了帶教老師頻繁重復的語言介紹,初學者在較短的時間內便可熟悉各類手術器材,縮短了業務培訓周期。手術圖譜相比傳統記錄方式,內容更加全面、豐富,形式新穎,密切結合臨床需要,充分體現手術室現代化規范管理特點,提高了手術護理質量,增強了護士的自信心和工作責任心,激發了學習興趣,從而更快掌握理論要點與操作技能技巧。
手術圖譜的使用,使手術護士和巡回護士在清點手術用品時做到迅速準確,若有疑問可及時對照圖譜核查。定物放置保證手術器械配套、零件齊全,定量放置方便記憶,隨用隨清點,避免遺失。手術護士還可根據手術特性,參照圖譜選用手術器材,可單獨使用,也可組合使用,手術器材合理調配使用,使有限的手術器材得到充分利用,系統化的手術器材管理,避免因手術器材不全影響手術進行。通過規范手術器材名稱,也使得醫護間的配合更加默契,避免發生由于手術器材名稱混淆而使手術器材傳遞不到位的現象,并且其對提高手術室的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1] 金曉東,張鳴.關于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法在實踐教學技能考核中應用的探討[J].中醫藥導報,2008,14(8):137-138.
莊媛(1979-),女,本科,主管護師,護士長,從事臨床護理管理工作
R472.9
B
10.16821/j.cnki.hsjx.2017.01.031
2016-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