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清
摘 要:一名合格的初中歷史教師,應該積極順應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初步做到引導學生愛上歷史課,進而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儲量,提升學生自身的文化修養、道德修養,使他們對歷史課的認知發生質變,并最終促成綜合素質的升華,然而要達到這樣的目的需要我們教師用全新的思維制定并實施新的教學策略,包括豐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創設恰當的教學情景;通過時間順序串聯歷史事件等。
關鍵詞:新策略 ;教學方式;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2-01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2.070
判斷一個學生優劣的標準已不是單純地看考試分數,教出滿分學生的老師也不一定是最好的老師,其實學生的綜合素質才是當今社會所關注的焦點。從事教育事業的人員應該了解,制定出正確的教學策略才能引導學生擺脫以分數為標準的傳統思想的束縛,制定新的教學策略是時代所需,是刻不容緩的。學生不懂梳理歷史發展線索,歷史學習會變得枯燥乏味而且知識系統瑣碎,所以歷史教師應該解決學生死記硬背,為應付考試而學歷史的問題,讓他們真正喜歡上歷史,這才是治本之策。
一、興趣引入,豐富教學方式
什么是豐富學生歷史知識儲備,提升學生歷史素養的起點呢?毋庸置疑,是興趣。歷史成績差的學生一般是不喜歡歷史的,所以我們應該思考怎樣才能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其實影響一節課成敗的關鍵因素就是這節課的開端。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旦以枯燥呆板的歷史情節開始,學生很容易失去了對這節課的興趣。因此我們需要思考怎樣從課堂開始就抓住學生的思維。首先,一節課的開端,可以引入一篇歷史小故事,分段提出故事中的相關問題,讓學生動腦思考,不但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也加強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思考能力訓練。其次,學生對電影和電視劇頗感興趣,所以偶爾在課堂上播放一些紀錄片、歷史短片也是個不錯的方法,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加深他們對學習內容的記憶。再次,辯論賽的定期開展也是不可多得的好方法,第一,在辯論賽前期,學生需要閱讀并收集相關資料;第二,在辯論中,學生會通過反方意見學到自己不曾想到的知識,同時鍛煉了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第三,通過前期收集資料和后期辯論賽學生對某知識點必定有了充分了解和深刻印象。
二、和諧關系,走近學生
傳統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在座位上聽課,一直處于被動的狀態,師生間沒有過多的溝通交流,課堂氣氛過于沉悶,而且學生很容易走神或者疲勞,不利于他們思維的活躍,也失去在課堂上開動腦筋的機會,很明顯,這種教學方式是不健全的。如今,我們應該使師生關系變為朋友關系,教師幽默中帶有嚴肅的教學語言其實更有利于走近學生,融洽師生關系。教師怎樣做學生的朋友呢?簡言之,改以往的批評為安慰,在學生成績不理想的時候不是嚴厲批評,而是安慰并鼓勵;改以往的命令為商討,學生的壓力和學習負擔越來越沉重,我們施于學生的學習任務也該控制在他們能承受的范圍之內;改以往的遠距離為心相近,杜絕學生見了老師覺得害怕的現象,教師應用一個好朋友的角色和學生相處,讓他們覺得老師不再高不可攀,只有這樣,我們才聽得到學生心底的聲音,才能看得到自己教學的不足,從而取得進步。教師用朋友的身份在日常生活中陪伴教導學生,用家長的身份去管理和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如此一來,學生才會更愿意認真地聽每一節課,才能及時掌握當天的學習內容,不懂的知識也會積極詢問,從根本上解決掉不懂的知識一累再累,最終導致成績下降的問題,這樣,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三、情景模擬,教活課本
歷史知識其實很生動有趣,只要找到了合適的教學方式,師生都會沉醉其中。初中學生活潑好動,教師應積極利用這點,制定出適當的教學方案,投其所好,課堂效果才會理解。比如,三國時期的故事很容易演繹出來,這種情景演繹法不但實現了以學生為課堂主角的愿望,而且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大多數學生參與進來,他們經過多次排演就記住了事件發展的順序,在愉快輕松的游戲中熟悉了教學內容,使用這種方式既達到了教師的教學目的,又調動了學生的上課熱情。
四、時間串聯知識,零散知識整體化
在歷史學習方面,很多學生都是靠死記硬背去記憶課本內容的,這是單純的應試心理驅使下的必然結果。這樣,學生不僅不能長期記住所學內容,還會適得其反,問題在于他們對歷史內容掌握不夠清晰,不懂得如何記憶歷史知識,不懂得思考歷史事件之間的關系。所以教師必須發現并且解決這個問題,即要求教師用正確的方式將歷史事件聯系起來,使學生腦海中的歷史知識變得順暢,完整。解決方法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1.歷史大事年表:將歷史中發生大事的年份列舉出來依次排序,編輯一個歷史大事年表供學生查閱討論,其實時間是歷史學習很重要的一個線索,可以有效重組學生腦海中的歷史碎片,幫助學生理解并記憶。
2.名人線:每個歷史時期都會出現一個或多個歷史名人,要么具有劃時代意義,要么對后世的影響巨大。教師應該利用這一點將歷史名人事跡編成小故事講給學生,并講清楚每個歷史名人對歷史發展的作用,使學生在腦海中留下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3.社會矛盾線:矛盾無處不在,它不會淹沒在時間的洪流里,只要我們掌握了歷史事件里引起矛盾的原因,就可以預知它未來的發展狀況及其影響,只要我們了解了社會矛盾對歷史教學的重要性,幫助學生分析矛盾產生的原因,過程,結果,消失及影響后,學生的思路就會變得清晰了。
五、結語
在實施新課堂改革后,現今的課堂教學依然存在許多不足,理論中的教學策略并不能如愿地應用于現實課堂中,所以,教學模式的創新并沒有止步,我們應該積極探索切實可行的教學新模式,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正確認識歷史這門學科,因為學生對歷史科的認知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效率、質量及課堂氛圍,而這些因素都是一節課成功與否的判斷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