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文輝
摘 要:在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中,我國積累了豐富而深厚的文化藝術寶庫,國畫作為其中的一種瑰寶,自出現之時到現在,已經有超過2000年的歷史,有著完整的繪畫體系和獨特的藝術特點。雖然不少美術院校開設了國畫專業,但是大部分高校的美術教學采用的是西方的繪畫教學模式,而且一個多世紀以來,我國不斷向西方學習,種種原因導致國畫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出現了問題。為了提高國畫教學質量,我們應當認識到當前國畫教學中的不足或問題,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使這一傳統藝術有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國畫教學;問題;方法;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2-022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2.136
國畫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瑰寶,承載著我國繪畫藝術的發展歷程,不管是繪畫題材,還是繪畫技法都已經比較成熟,具有以形寫神、神形兼備、氣韻生動的特點。傳承和發展這一優秀的文化藝術形式是我們的責任,尤其是教育事業,更應當承擔起發展和創新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擔。雖然國畫藝術有著比較獨立的傳承方式,但是受西方美術教學模式的影響,我國高校的國畫教學也逐漸西化。這雖然為國畫教學帶來了一些啟示和進步,但由于中西文化的差異,其弊端也日益凸顯。為了使國畫藝術得到傳承、發揚和創新,國畫教師應當認識到當前教學中的不足,并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提高國畫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創作出更多優秀的國畫作品。
一、高校國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國畫專業生源質量下降
自高校實施擴招政策以來,高校每年的招生規模都在擴大,再加上藝術專業的文化分數相對較低,越來越多的高中生選擇了藝術專業,雖然高校擴招為一部分喜歡美術的學生提供了更專業的學習機會,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家長和學生為了能夠進入高等學校學習,獲得更高的文憑,選擇了學習美術,而且其中有很多學生只是在高考的前一年或半年,通過美術強化班來學習一些繪畫技術和技巧,不能掌握繪畫的原理和規律。基于以上原因,很多進入到高校國畫藝術專業的學生缺乏美術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專業素質較差,生源質量層次不齊導致國畫專業的教學質量很難取得明顯提升。
(二)課程設置不合理
國畫是一種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藝術形式,有著豐厚的精神內涵,與詩歌、書法等藝術也有很多相通之處,因此,中國古代很多繪畫大家不止有著高超的繪畫技巧,還精通其他藝術,有深厚的人文素養,有著很高的藝術鑒賞能力,這些都有助于他們的繪畫創作。反觀當前的國畫教育,開設的課程范圍較窄,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和繪畫技巧,忽視了對學生人文素養、文化內涵的培養。作為國畫專業的學生,應當具備扎實的國學基礎,這對于發展他們的藝術想象力,從更深、更廣的角度來觀察和分析事物,但是當前國畫專業所開設的課程不夠合理,缺少類似于中國古代詩詞鑒賞、古代文學作品賞析等課程,這種只重視技術教學的課程設置顯然是有弊端的,無法培養出優秀的國畫繪畫人才。
(三)受西方美術教育影響較為嚴重
雖然我國的繪畫藝術起源已久,但是我國的高校美術教育起步很晚,美術教育體系的構建基本上是借鑒國外的教學模式,尤其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的高校美術教育體系基本上是從蘇聯借鑒來的,可以說這種美術教育體系占據了主導地位。蘇聯的寫實主義繪畫風格針對的是油畫創作,素描是美術學習的基礎,而中國畫更傾向于寫意、虛實結合,描摹是非常重要的學習途徑。很多學生在進入高校之前,以素描、油畫學習為主,其創作思想、構圖布局、表現方法、色彩處理都偏向于西方繪畫,所以當他們進入高校國畫專業后,會有很多不適應,不論是繪畫形式,還是繪畫理念都無法在短時間內轉變,對于國畫藝術所蘊含的精神內涵也無法理解,進而導致他們的學習熱情大打折扣,其學習效果自然也不會理想。
二、提高高校國畫教學質量的方法
面對當前高校國畫教學的不足和問題,美術教師要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要認識到中國畫與西方繪畫的本質區別,創新教學理念和方法,研究多種有效方法,進而促進高校國畫教學質量的提升,爭取使學生成為合格的國畫創作人才。
(一)提高國畫專業入學門檻
當前,我國藝術高考中的美術專業實行的是統一化的考試,考試內容不外乎素描、色彩,即便是以后有報考國畫專業的學生,在高中階段接受的也是西方化的美術教育,基本圍繞素描、造型、色彩進行訓練,他們每天面對著靜物、模特、石膏,一遍又一遍地磨著光影,塑造著三度空間,力圖最真實地還原所畫物象,從一開始就在接受西方繪畫體系的教育。統一化的考核方式導致學生只學習了西方繪畫技法,創作理念,從源頭上就扼殺了國畫的生力軍。因此,提高國畫專業入學門檻是從生源的角度來探討提高高校國畫教學質量。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提高國畫專業的入學門檻,首先,欣賞和理解國畫藝術必須要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有相應的文化知識做基礎,因此,國畫專業可以適當提高學生的文化要求,學生有比較扎實的文學基礎,將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國畫藝術的精髓。其次,為防止部分考生采用投機取巧的方式考入藝術院校,可以改善藝術考試的要求和考試形式,確保入學學生有良好的美術基礎。即選拔美術基礎扎實、綜合素質高的學生作為中國畫專業的進修者,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國畫教學的質量。
(二)科學合理地設置課程
國畫在發展過程中成為了具有多種表現形式、多種表現技法、多種繪畫題材的藝術形式,有壁畫、卷軸、長卷冊頁等形式,也有工筆、寫意、兼工帶寫等繪畫技法,還有人物、山水、花鳥等繪畫內容。學生在進入高校學習之前對中國畫的相關知識了解甚少,上了大學讓他們在課時量有限的情況下學習這些知識,大部分學生無法掌握國畫藝術的理論知識、創作理念、表現手法。因此,中國畫學科教學的板塊設置是否合理,影響著學生對中國畫藝術主旨綜合考量。因此國畫教育工作者應該首先加大國畫教學的課時,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學生就能盡可能多的掌握繪畫技巧,在練習過程中,從多角度了解國畫的線條規律和藝術特色,從而對國畫精髓有較深刻的理解。第二,對于高職學生來說,國畫的內容過多,不可能全面掌握,所以我們要調整教學內容,做到重點突出。首先讓學生掌握一種畫科的表現技法,使其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第三,還要根據不同畫科的難易程度,調整教學的先后。先從工筆畫開始學習,當學生對線條的運用有了一定心得后,再教寫意畫。通過以上三項調整措施改善高職院校的國畫教學,就能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掌握國畫的理論知識和繪畫技法,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國畫審美能力也得到加強。
(三)注重發揮臨摹和寫生的作用
當前的國畫教學缺乏對傳統繪畫理念和思想的深入講解,對繪畫技法的訓練也不夠深入全面,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對中國畫的藝術風格、創作精神、思想內涵缺乏深刻的理解,其最終結果便是學生創作出的作品缺乏韻味。要想真正學習和認識國畫藝術,領悟其精神和意境,教師應當讓學生多臨摹和研究我國優秀的國畫作品,從中領悟出國畫藝術的精髓和奧秘。在臨摹歷代名家作品時,學生不但能深入學習名家的筆墨用法,反復揣摩其中筆墨設色的妙處,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畫作的意境和名家的思想。臨摹是一個長期過程,只有多臨摹多體會,反映到作品中才能有形似到神似。寫生課是學生學習中國畫的另一項重要內容。這項內容與臨摹課緊密配合,但又有很大的不同。寫生是在自然環境中,針對山水、花鳥、魚蟲等對象的一種初級創作。在這個獨立創作的過程中,不但練習了繪畫技法、還能培養學生的選材和構圖造型能力,由此進一步掌握以線造型和以形寫神的中國畫造型特點。而且這種野外自然環境中的寫生訓練還為今后的創作搜集了素材。臨摹強調的是對名家作品結構形態上和畫者意念的深入認識,而寫生強調對寫生對象自由表現上的追求。兩方面訓練結合才能使學生的繪畫境界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由此看來,對于中國畫學生而言臨摹和寫生都是其學習過程中重要內容,并為將來的獨立創作打下基礎。
三、結語
國畫藝術作為我國傳統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個分支,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教育是傳承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雖然當前的國畫教育是傳承這一藝術形式的最主要的途徑,但是受西方美術教育體系的影響,我國的高校國畫教學出現了多個問題,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教學質量堪憂。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要繼續探索國畫教學的改革之路,希望通過廣大國畫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這門藝術能夠不斷創新、不斷發展,源遠流長。本文雖然提出了一些高校國畫教學中的問題和改善措施,但只是幾點淺顯之間,遠遠不能涵蓋所有,期待有更多的同仁參與到對這一話題的討論中,早日找到符合時代特征的國畫教育改革之路,進而使我們的國畫藝術綻放出更奪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