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星
摘 要 聽力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教學環境的限制,學生練習的機會較少,加之現實生活中母語的遷移與干擾,使很多初中學生將聽力學習視為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難點。為切實提高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聽力成績,需要從預聽力策略、在聽聽力策略和后聽力策略三方面進行工作。
關鍵詞 初中英語 聽力教學 問題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1-0092-01
一、當前初中英語聽力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方面問題
從教師層面講,授課方式是影響初中英語聽力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傳統的初中英語聽力授課過程中過于強調學生聽力成績的獲得,忽視對學生聽力基本功的練習,忽視聽力教學過程中學生心理素質的輔導。
(二)學生方面問題
1.學生自身的語音素質不高造成理解障礙。如長期讀不準單詞發音,特別是發音相近的詞。如: bad-bed ship-sheep beat-bit count-can't here-hair much-march quite-quiet kitchen-chicken mouth-mouse.。
2.語言基礎知識不熟造成理解困難。這一點包含了:學生語法知識掌握不全面以及詞匯量上的欠缺。語法障礙導致學生理解速度跟不上聽力材料的錄音速度。在真實的交際中,往往會感到聽比讀難。其原因通常就在于聽覺感知的速度不夠快。而詞匯是搭建語言的基礎,要想快速提高聽力水平,聽者必須有足夠的詞匯量。在聽有聲材料的時候,聽者不僅僅是辯音,同時也是對連貫語流進行同步,準確解意的過程,如果連貫的語法中出現陌生的音(即生詞),就難以辨別其意。
3.綜合理解障礙。聽力的最終目的是達到句子、篇章等的綜合理解。如僅有語音、詞匯、語法等等這些良好的基礎而沒有良好的聽力技巧仍然很難提高綜合理解能力。有的學生不善于抓關鍵詞和掌握篇章大意,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單詞單句上,結果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學生自以為聽懂了但到頭來卻沒有記住所聽內容,出現聽了后句忘了前句的現象。還有的同學遇到生詞便停下來,苦思冥想,更有甚者每聽一句便將其譯成漢語自認為是懂了,殊不知這樣的翻譯過程影響了下文信息的輸入,聽到的是支離破碎的英語,即使翻譯的再好也不能達到文章的綜合理解。
二、解決初中英語聽力教學問題的策略與技巧
1.預聽力策略。傳統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老師在課堂上起主導作用。學生聽前往往會緊張,老師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舒緩他們的情緒。這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創造一個寬松的聆聽環境。聽音前,教師可以播放一段音樂或說幽默的故事,介紹聽力材料,以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由教師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可以幫助學生展現自己的實際知識。為了提高初中學生對聽力學習的興趣,教師應認真在上課前選擇有效的聽力材料。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現有的英語知識水平,選擇合理的聽力材料是增加學生的信心的重要途徑之一。然后,教師有必要把標題、新詞、關鍵詞和語法寫在黑板上,幫助學生理解教材。
2.在聽聽力策略。聽力教學開始時,教師應播放三次,以提高學生的聽力。對于第一次聽,老師要求學生掌握聽力材料的整體背景和主題。聽第二遍,學生需要記錄關鍵單詞和句子。在開始的時候,有些學生因為更困難的材料或更快的速度可能不能完全理解聽力材料,往往不能記住學過的單詞和句子把握文章內容。因此,教師有必要讓學生審視一下文章的細節,抓住主要線索,根據文章的意思和主題讓學生回答問題。
3.后聽力策略。后聽力教學主要是回憶、分析和預測有效信息。獲得一些特定的語言信息后,教師可以及時總結語言知識、文化背景知識和聽力技巧。在學生理解語言材料的基礎上,教師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和預測答案的能力。在這個階段中,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形成更為系統的概念和完整的知識體系,讓他們回答或討論類似的問題,加深學生對聽力材料的理解。學生應結合聽力使用口語,閱讀和寫作,形成綜合應用的能力。此外,很多聽力材料都是很好的閱讀材料。因此,教師可推薦學生聽力課后閱讀。所有這一切都是提高英語聽力很有幫助作用的技巧。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