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會珍
【關鍵詞】 數學教學;導入;技巧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9—0105—01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起始環節,良好的導入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迅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導入的技巧。
一、創設故事情境導入新課
低年級學生都喜歡聽有趣的故事,在導入新課時,適當引入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故事、寓言、謎語、趣聞等,可以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拓展思維,豐富聯想,使他們興致勃勃地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去。這就要求教師把新課內容和要解決的問題放在學生所喜愛的動畫片或童話故事中,通過新穎有趣的故事,把學生帶入到愉快而又充滿探究的問題情境中,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
如,教學“解決問題”一課時,為了增加解決問題的趣味性,筆者這樣導入:從前有個老木匠,他的手藝非常好,可他沒有孩子,于是他用木頭做了一個像你們這么大的小孩。這個木偶做得非常逼真,一下地就會走路和說話,但他沒有頭腦,也沒有心,不是一個真正的孩子。木偶非常難過,有一天,他遇到一個神仙,神仙告訴他:“只要你能找到身邊的問題并解決它,你就會擁有頭腦。如果你學會幫助別人,你就會擁有一顆真正的心?!蹦九悸犃耍R上出發了,他要到哪里去呢?解決哪些問題呢?我們去幫助它吧。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被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很自然地進入了新課的學習之中。
二、開展游戲活動導入新課
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持久性不強,活潑好動,喜歡游戲。在課堂上把要學的知識融入平時學生愛玩的游戲活動中,讓學生通過參與游戲活動獲取知識,必定會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教學“10的加減法”時,筆者這樣導入:老師知道你們都很喜歡游戲,今天老師就讓你們在游戲中學數學,長知識,好嗎?下面我們一起拍拍手跺跺腳玩玩10的組成。老師拍9,邊拍手9次并隨節奏說“da”,你們拍1,也隨著節奏說“da”,并說1和9組成10,好嗎?隨著教師的節奏,學生很快掌握了10的組成。這樣在上課伊始,采用學生喜歡的音樂,玩拍手跺腳游戲,以此入手學習10的組成,為學習10的加減法打好了基礎,同時創設了愉快的學習情境,活躍了課堂氣氛,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設置懸疑問題導入新課
低年級學生比較單純,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比較強。教師可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在新課開始前圍繞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充滿疑惑、具有神秘感的問題,使學生產生一種急切期待解決的心理,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會激發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探究問題的答案。
如,教學“可能性”一課時,筆者設計了這樣的疑問:古時戰亂打仗,一連幾日都沒有攻下城池,戰士的士氣都很低落,將軍就想怎樣能調動軍心,提高士氣。第二天,他在眾將士面前卜卦,他拿來許多銅錢,說:“我把這些錢拋起來,如果全是正面朝上,那就是上天助我攻下城池;如果有一個背面朝上的,那我們今天又會戰敗?!闭f完他拋起錢幣,令人驚訝的是錢幣全是正面朝上,軍心大陣,一舉攻下城池。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怎么一回事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可能性”。這樣導入,很快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他們馬上進入了最佳的學習狀態。
四、動手操作導入新課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手與腦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些聯系起著兩方面的作用:手使腦得到發展,使腦更加明智;腦使手得到發展,使手變成創造的、聰明的工具和鏡子?!痹谛抡n導入時,教師可以設計緊扣新知、過程簡單、取材方便的操作內容,讓學生多種感官協調參與到操作過程中。
如,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時,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里用小棒擺自己喜歡的圖案。活動后讓學生說說自己擺了幾個相同的圖案,用了幾根小棒,怎么算?在充滿創造的操作活動中,學生對乘法有了初步的認識。
總之,有效的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他們的心智,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及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靈活運用導入方法,力爭用最少的話語,在最短的時間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創造一個愉悅、和諧的學習環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喚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為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奠定良好的基礎。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