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玖花
【關鍵詞】 化學教學;多媒體;運用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9—0113—01
在農村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教學中占絕對的主體地位。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僅憑“一只粉筆、一塊黑板”進行著灌輸、填鴨式的教學。多媒體技術具有圖、文、聲、像、影合一的特點,能使教學變得更加直觀和形象,在教學過程中,同時使用視覺、聽覺等多種官能,明顯地提高學習效果。運用多媒體輔助農村教學,能優化農村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培養運用化學知識的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特別是新課程教學目標要求化學教學要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
一、合理運用多媒體,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才能喚起他們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傲己玫拈_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化學《緒言》一課是關鍵,我通過多媒體展示各種性能優異的生活日用品,讓學生感受我們生活在多姿多彩的物質世界里;通過播放四大發明圖片與其解說以及工業煉鐵的影片片段,讓學生明白化學對人類發展的巨大貢獻;而五彩繽紛的焰火,云霧繚繞的仙境,神奇及時的人工降雨……這些信息的傳遞,無疑讓化學科學披上了神秘的面紗,學生深刻認識到:個人的衣食住行,社會的發展都與化學息息相關。在以后的化學中,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注意從社會熱點問題、科學史實、化學家的貢獻、小故事、圖片以及剪輯影片、動畫等方面出發,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運用多媒體技術適時播放相關內容,因為靜止不動的圖像、文字和數據,學生就容易疲勞,從而覺得乏味,用不了多久學生的注意力就會分散。這樣既豐富了教學方式,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設計仿真實驗平臺,合理借助演示實驗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教學最明顯的特點之一就是很強的實驗性,例如, 《汽化和液化》一節中, 課本只是在習題中提了一下,學生并不是很清楚, 學生通過多媒體演示實驗探索影響蒸發快慢因素,不僅掌握了這個知識, 更重要的是能夠很好地領會在什么時候要用到控制變量法、怎么用、用時要注意哪些問題這一重要的化學方法。再如,講到稀釋濃硫酸的操作時,播放了錯誤操作所引起后果的動畫,加深了學生對該實驗正確操作的認識。由此可見,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做實驗會比老師講學生聽作用要大很多。
三、合理運用多媒體擴大信息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在化學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把學生的信息來源從課本擴大到更廣的范圍,為學生提供新穎的學習氛圍。如在教完一個模塊后,利用多媒體設計有關實驗現象、反應原理等小實驗,要求學生觀看情景后思考、相互交流,這樣讓學生充滿新鮮感,積極思考,將實際生活情景與化學理論聯系起來,既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又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例如,教學“石墨的性質”時,借助多媒體出示近年來新型的城市高架交通工具——輕軌電車,具有污染小的特點。當輕軌電車開動時,電車上裸露的“電刷”沿架空電線滑動,電刷材料中含有石墨。當學生看到這一新型工具,一下子來了興致,經過學生的主動學習,得出了石墨具有“導電、潤滑、耐高溫”的性質。
四、多媒體技術加強了對學生情感教育和環保意識的培養
九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通過制作多媒體課件,介紹我國制堿工業的先驅——侯德榜的事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通過能源材料、衛生健康、環境保護等方面知識的介紹,讓學生了解化學工業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逐漸培養學生的高度社會責任感;通過化學現象和化學本質的辯證認識,樹立物質由量變到質變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通過化學家化學探究活動的嚴謹與艱辛,探究過程中的合作精神,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及化學素養。當然,要真正促進學生情感的發展,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豐富教學經驗的同時,還要注重教學新理念的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學生在學習中才能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多媒體技術生動形象、圖文并茂、音形兼備,它的使用能有效地促進化學課堂教學的快節奏、大容量和高效率,使教學內容由抽象變為直觀,化繁為簡、化難為易,能有效激發學習興趣,拓展內容貼近生活,促進學生情感,提高教學效率,為打造初中化學高效課堂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編輯:張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