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玲
摘要:機械化抗旱播種技術,是旱作農業地區采用機械化手段適時早播,搶播的一種保墑播種技術措施。通過精密化播種,對其保證出苗率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應用更有利于種子發芽和幼苗生育。
關鍵詞:機械化;抗旱播種;技術
中圖分類號:S2332文獻標識碼:Adoi:10.14031/j.cnki.njwx.2017.01.012黑龍江省是我國的糧食種植大省,是糧食作物的主要產地,因為氣候及地理位置的客觀因素,會對糧食的產量受到影響,特別是干旱天氣、直接影響糧食的質量和產量。通過精密的機械化播種,更好地保證了土壤墑情,這樣可以大大減少開溝散墑,也能夠使苗土鎮壓緊實,也可通過濾水作業,保證獲得全苗。
1機械化抗旱播種應遵循的原則
(1)按時令,搶前提早播種。就是要按照作物能夠播種時即播,由于我省屬于明顯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從每年的三月下旬到五月末,氣溫變化幅度大,大風多,降雨少,易發生春旱,土壤由于融凍正處于濕潤反漿階段,含水量達25%以上,這一時期,土壤含水量的高低,持續時間的長短及是否出現春旱現象主要取決于前一年土壤含水量的多少和是否進行保墑措施,處理得當能保證水分不散失,這樣必須機械化中耕的作物必須要在小苗出土后,并且越過無霜期,盡量及時播種。這樣對于保證作物早出苗,早生根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也能利用土壤深層水分,提高抗旱能力。
如果大旱來臨,作物會因干旱抑制生長,而雨季來臨時已經錯過了生長期,會造成3~4成的減產。 反之,機械化早播的種子,由于鎮壓好,根系早發,在大旱之年也不會減產,可見早播對于抗旱的重大意義。
(2)根據土壤墑情靈活播種。黑龍江省土地肥沃,大部分土地都進行機械深翻,這樣,遇到春旱時,可以不進行春起壟,要采用先滅草,不進行機械中耕,平地播種的方法進行管理。
(3)精確封閉播種,緊實鎮壓。播撒種子應深度一致,土層覆蓋厚度均勻嚴密,種量、肥量準確,分布均勻,位置居中,這樣有利于合理的利用水分,減少對植物根系的灼燒。有利于在苗期深扎根,更好地吸取土壤深層的水分,從而提高抗旱能力。同時也要求在播種時盡量窄開溝,把種子播在濕土上,而配合適度重鎮壓。以防止土壤散壤,更有利于作物生長。
(4)補墑播種,由于溫度和土壤墑情的影響,有些播種不能保證作物出全苗,這就需要進行補播種,它的好處在于能夠保證作業效率,濾水均勻,也能防止水分的散失。
2抗旱播種方法的應用
精密機械播種,它主要是用機械方法將確定的種子和化肥,按照農藝要求位置分別播施在土壤中,株距均勻,深淺一致,根據不同的墑情條件種植農戶要求做相應的變化,這種播種方法是對苗期生長起關鍵作用的,是緩解春旱的基礎作業。意義在于合理利用土壤深層水分,均勻吸收。
機械精密播種,是旱作農業中的基本播種方法,原理就是把種子均勻地播撒在土壤中,這有利于芽苗均衡吸收,利用營養、增加出苗率,國際ISO標準和我國精密播種標準規定株距的0.5~1.5倍范圍內均勻合格,播種深度和播深一致對出苗和產量有著重要的影響。黑龍江省由于氣候變化大,晝夜溫差等影響,一般播深一致性指標在以下范圍內,能夠保證苗齊高產;植株間距離變異系統數:大豆為0.15,玉米0.25高深為0.25。
如果播種深度變化超出了這個范圍,出苗不齊,出現高低差距大,勢必導致減產,如果遇干旱的氣候,就可能不出苗或出苗過晚,晚出苗的就會在整體出苗狀態下被淘汰,缺失養分,尤其是玉米,是必不出大棒玉米,這是造成減產的主要原因。
機械化秋播地對抗旱所起的積極作用:由于黑龍江地處東部地區,春旱時有發生,這樣秋季翻地,秸稈粉碎還田就具有重大意義,冬季雪少,土壤板結,機械化深松作業后,粉碎的秸稈留于地表,不能造成土肥流失,同時破壞了玉米螟蟲的越冬條件,加之土壤中的害蟲和蟲卵被至地表,冬季被凍死,大大減少了害蟲對青苗的侵害。
3機械鎮壓對于土壤保墑的作用和意義
在沒有推廣機械農作之前,人們都是用腳踩苗眼,用木磙子推壓,這不僅浪費了大量的人力,而且也不能保證對苗準確無誤的壓緊、壓實。推廣新農具以來,特別是進行深耕以后,土壤較暄,人力更達不到預想的鎮壓效果,而有了鎮壓器,壓后土表平坦,土塊被壓碎,苗眼緊實,并且播種、施肥、覆土鎮壓一次完成,大大減少了人力、財力。同時也提高了出苗率,起到預防風蝕,填補土壤大孔隙,防止散墑。保證種子的出苗率。
全面鎮壓的技術要求:全面鎮壓實用于平翻耙后或平翻前的鎮壓,要在防止水土流失的情況下,平整土地,適度壓實耕層,使土層達到既用于保墑,又不至于過分壓實,有利于吸收雨水,通氣好.耕作后,土壤緊實而均勻,便于控制播種時的深度,在多風地區,必須注意使地表保存部分土塊和土棱,預防風蝕。
帶苗鎮壓的技術要求:帶苗鎮壓主要實用于壟作的中耕作物的播后鎮壓,或平播的耕作物的播后鎮壓,時間以播后為宜。它的優點是,開溝容易,能把種子種在松軟而濕潤的土壤中,覆土嚴密,深淺一致,壓后能使種子與土壤密接一體,利于保苗,這一點優于播前鎮壓。
綜上所述:在降水偏少,又沒有灌溉條件下,依靠機械化整地作業,可以為土壤人為蓄水,減少水分損失,提高水的利用率,保證農作物對水的正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