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娜


關鍵詞:“互聯網+”;圖書采購;優化與創新
摘要:文章介紹了“互聯網+”思維的概念及“互聯網+”思維在圖書采購中的應用,分析了基于“互聯網+”思維的圖書采購的優勢,最后提出“互聯網+”思維下圖書館圖書采購渠道優化和創新的措施。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7)01-0089-03
隨著“互聯網+”概念的提出以及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的思維已經深入社會的各個方面。圖書館的圖書采購工作也改變傳統的采購方式,將“互聯網+”的思維融入其中,可以有效推動圖書館管理與圖書采購的現代化發展,對提升圖書館服務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1“互聯網+”思維下的圖書采購管理
1.1“互聯網+”思維概述
“互聯網+”思維是指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撐下,推動其在整個經濟和社會生活各部門的擴散和應用。“互聯網+”思維模式的出臺受到了人們的熱烈歡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里就明確指出要制訂“互聯網+”的行動計劃,并且指出“互聯網+”的實施目標是推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與現代制造業結合,進而促進電子商務、金融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讓互聯網企業向國際化邁進,將“互聯網+”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1],推動以互聯網平臺為基礎的各行業的優化與融合。
1.2“互聯網+”思維在圖書采購中的應用
“互聯網+”思維理念已經影響和擴展到圖書館領域,推動圖書館管理和服務向新的臺階邁進。在互聯網的影響下,圖書館先后推出移動數字圖書館、智慧圖書館、云圖書館等;與此同時,互聯網也利用各種軟件APP與圖書館聯合推廣,開創圖書館發展新道路。“互聯網+”的思維模式和服務理念同樣適用于圖書館的圖書采購領域,實現圖書采購的管理和創新。在“互聯網+”思維指導下,圖書館將以互聯網為基礎平臺,將供應鏈的上下游結合起來,通過跨界、整合等多種途徑形成用戶導向型經濟,從而達到最大的規模效應和最優化的服務效益[2]。從圖書采購的角度來看,就是將整個圖書供應鏈當成一個整體,其組織的核心是圖書館及圖書館聯盟,而供應鏈的上游主要是向圖書館供應圖書的書商、出版社及數據庫,下游則是利用圖書資源的讀者們,這一完整的圖書供應鏈借助網絡平臺加強彼此的聯系。每一個供應鏈都是平臺上的一個節點,供應鏈的每個端口只需要通過節點就可以相互聯系,有效實現了信息共享。圖書館借助“互聯網+”,將圖書的采購與讀者和圖書館結合起來,不僅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圖書采購理念,更建立了以人為本、以讀者為本的服務體系(見圖1)。
2基于“互聯網+”思維開展圖書館圖書采購的優勢分析
2.1強大的技術支撐
在“互聯網+”思維下發展圖書館采購依賴于現代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它為圖書采購供應一體化提供了技術支撐。其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技術發展:①電子數據交換系統[3]。它可以連接整個供應鏈的上游企業和下游群體,并且通過自動化的業務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節約人力成本。②云技術的發展。云技術以其強大的數據存儲功能和運行功能成為互聯網發展的新寵,圖書館在圖書采購中可以建立云平臺,將整個供應鏈置于云平臺中,使供應鏈的上中下游都可以實現信息的對接。③APP的開發和應用。手機和平板的使用率逐年增長,移動客戶群成為圖書館服務的重要群體,勢必要借助各種APP應用軟件做推廣,尤其是社交類型的軟件,如微博、微信、QQ等不僅是個人的社交軟件,也可以成為公眾推廣平臺。人們可以借助社交軟件完成供應鏈上中下游之間的聯系和溝通,從而實現圖書采購的移動化和便捷化。
2.2國家政策的支持
互聯網作為新興發展行業正在影響著各個行業,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要想迎頭趕上發達國家,就必須發展互聯網科技,讓互聯網引領生活。因此,國家大力提倡發展互聯網,并提出了“互聯網+”的行動計劃。2015年7月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4],正式開啟“互聯網+”的發展時代。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各行業積極謀求與互聯網的合作發展,圖書館也應順勢而為,借助“互聯網+”平臺推動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2.3“互聯網+”發展的潮流
在全球化背景下,“互聯網+”的應用已經成為世界發展的潮流。互聯網的創新成果將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融會貫通,進而推動技術進步,促進組織變革和效率提升,實現生產力的飛躍。在全球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互聯網以其廣闊的發展前景應用到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成為影響全球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誰能掌握時刻創新的互聯網技術,誰就占據了科技的制高點。圖書館的圖書采購應用“互聯網+”也是互聯網在圖書館管理與服務應用上不可阻擋的潮流,堅持在傳統圖書采購的基礎上實現與互聯網的融合才是未來圖書館的發展之路。
3圖書采購的渠道管理
3.1基于戰略合作的供應商關系管理
采購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環節,它掌管著原料的供應,是企業發展的基礎。企業為了增強經濟效益,除在生產力和銷售終端進行努力外,盡可能地降低原材料費用也是一種方式,這就愈加凸顯了采購在企業發展的戰略地位。企業的戰略采購通常都是在戰略指導下進行計劃、控制、實施、評價,進而在“最低成本”的原則下建立企業的供應鏈體系[5]。圖書館的采購也應建立合理穩定的供應關系,這樣才能保證圖書館采購的高質量、低成本、高效率。圖書館要想建立戰略合作的供應關系,首先要有一套完整的供應評價體系,其可以根據標準挑選適合的書商企業,與之建立良好的供應關系,這樣既保障了圖書的購買質量和購買成本,同時也避免了圖書的重復購買。其次要加強圖書館與供應商之間的合作關系。圖書館與供應商的戰略合作是基于雙方共同利益之上的,二者只有相互信任、信息共享、風險共擔,才能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3.2基于讀者需求的圖書采購
圖書的真正使用者是讀者,因此讀者在圖書采購中應該擁有發言權,圖書供應只有基于用戶需求的基礎之上,才能建立穩定持久的供應關系。現代互聯網發展下的用戶需求呈現多元化、個性化的特點,以讀者需求為核心的圖書采購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6],讓讀者參與圖書的采購,真正實現讀什么買什么,而不是購買一堆無用的圖書堆積在書架上。
3.3基于網絡平臺的自主采購
現代網絡平臺下,圖書供應商、圖書管理者和圖書閱讀者之間可以進行溝通,因此圖書的采購打破了傳統形式,開始建立以網絡平臺為基礎的采購體系。借助互聯網技術,目前國內主要有兩種圖書采購管理體系:一種是圖書自動化薦購管理系統,即根據讀者在網絡平臺上的薦購意見和排名自動進行采購。另一種是各圖書供應商的自主選書系統,圖書供應商們都會對書目閱讀量進行統計調查,找出熱門的和比較受歡迎的圖書向讀者進行推薦。但該類選書系統主要針對社會類普及讀物,而圖書館的圖書采購專業性比較強。平臺商在不斷完善該系統,如在書商供應管理的基礎上加入讀者和圖書館的采購管理,可以使圖書館的采購更加具有針對性和適用性。
4“互聯網+”思維下圖書采購渠道的優化與創新
4.1建立一站式的圖書采購平臺
傳統的圖書采購將供應商、圖書館和讀者割裂開來,圖書采購的每一個環節都是獨立完成的,這樣就造成圖書采購的信息不對稱。基于“互聯網+”思維的發展,圖書采購可以借助網絡平臺將圖書供應商、圖書館與讀者聯系在一起,建立一站式的圖書采購平臺,這樣就實現了圖書供應鏈的現代化管理。一站式圖書采購平臺的建立與傳統的圖書采購方式相比實現了四個功能優勢[7]:①在數據集成方面實現高度的集中,將供應商、圖書館和讀者的圖書閱讀信息都集中到一個大的數據庫中,這樣就可以根據整體的數據情況進行采購。②共享共建功能。以前的圖書采購只是圖書館和供應商的事,而現在平臺將讀者也納入其中參與圖書采購,為圖書采購的信息做出貢獻,隨時關注和參與圖書的采購。③交流渠道更加通暢。借助平臺,不僅圖書館與供應商之間可以進行信息的交流,圖書館和圖書館也可以互相交流采購心得,分享圖書采購信息。④采購的優化管理。系統自身具備強大的數據分析功能,還可以進行自動化的批量處理。
4.2實施供應鏈的協同采購戰略
圖書館的采購是一項大的工程,實施供應鏈的協同采購可以最大化地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進而達到供應鏈雙方的共贏。圖書供應鏈的協同采購主要包括兩個方面(見圖2):①橫向協同采購。即由各個圖書館聯合起來組成采購同盟向圖書供應商實施聯合采購,統一需求,統一價格,統一供應,統一談判,為圖書館采購節省了大量的采購時間和采購成本[8]。②縱向協同采購。即圖書供應鏈的上、中、下游聯合起來相互合作協同采購。這樣的圖書采購將供應商與用戶直接聯系起來,實現了同步管理,提高采購質量,縮短采購周期,降低采購成本,達到互惠互利。
4.3控制優化圖書采購管理流程
圖書館的采購管理流程在“互聯網+”的影響下勢必會發生一定的變化,這就需要圖書館及時做出調整,使圖書采購適應現代采購管理程序。首先,應對業務流程進行優化管理,圖書館需要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管理手段對圖書采購業務進行分析、調研、診斷、再設計,從而實現業務流程的重組和優化,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應進行內部組織結構和人員的重組,業務流程的改變必然帶來內部組織和人員的變化,進行重組之后可以更好地明確權責。最后,要建立信息的共享機制,加強采購與流通、咨詢、技術等部門的交流溝通,做到信息的全面快速傳遞。控制優化圖書的采購管理流程提高了采購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從而確保圖書采購的順利進行。
5結語
“互聯網+”背景下,圖書采購運用互聯網技術的大數據進行分析,實現人與人、人與產品之間的直接聯系,極大地提高了圖書館的采購效率。在互聯網的幫助下,供應商、平臺商、圖書館和第三方平臺將根據各自的需求和特點實現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1]呂敏.面向讀者需求的高校圖書館紙質書采購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15.
[2]王潔慧,張洪艷.“互聯網+”時代圖書采購的供應鏈管理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6(3):30-34.
[3]宋旅黃,趙冉.“互聯網+”背景下中文紙質圖書采購模式的變革:以三新書業為例[J].圖書情報知識,2016(2):54-59.
[4]胡永生.圖書館電子信息資源采購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05.
[5]劉振義.高校圖書采購渠道管理[J].圖書館學刊,2012(1):21-23.
[6]明海.基于圖書采購數據分析的文獻經費利用優化策略:以蘇州科技學院圖書館為例[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75-78.
[7]廖映紅.高校圖書館期刊采購渠道的分析與優化策略[J].大連大學學報,2005(3):84-86.
[8]巫孝君.LS學院圖書館圖書采購供應鏈規劃及信息系統設計[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0.
(編校:徐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