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興潮
新課程改革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新課引入
馬興潮
新課程的改革已經深入人心,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學生以及社會的認可。新課程理念之一,就是以學校教育為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而課堂教學又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如何搞好課堂教學,提高課教學質量和效率是當前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作為一名長期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的教師,現結合自己在工作中的經驗談談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引入新課。
新課程 改革 課堂教學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也同樣要有一個開場白。因為這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學生從離散的自由思維狀態,引導到恰當的教學氣氛中,為學生下一步地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活躍課堂氣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結合中學生年齡特征、認知能力和對新鮮事物易產生興趣等特點,教師在引入新課時應從形象、生動入手,語言要引人入勝,具有趣味性。
數學課堂教學的新課引入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設計每一堂課的新課引入要根據教材的內容和目標來具體進行,但它首先必須遵循以下幾條基本原則:新課引入要有利于集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盡快地把與本節課教學無關的活動和想法盡快放棄,集中到本節課要講的內容上來。新課引入要有利于使學生知道所要講的內容。只有這樣,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新課引入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這種方法也是數學課堂教學最常用的一種引入新課的方法,也就是利用新知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而新知識又是舊知識的自然延續和升華。用這種方法引入新課,自然流暢,既有利于復習舊知識,又能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
通過我們身邊發生的一些自然現象和生活常識性問題,引導學生去發現規律,進而引入新課內容。這種方法具體直觀,與現實生活聯系密切,實用性強,較能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問題和發現問題的好習慣。
在七年級學習《三角形內角和》時,可以這樣引入新課:
⑴任畫一個三角形△ABC,量出∠A、∠B、∠C的度數,并計算∠A+∠B+∠C的度數;
⑵剪下△ABC,并把每個角撕下來,讓∠A、∠B、∠C拼成一個角,這個角是什么角?
⑶由此得出什么結論?
這樣引入新課,不但訓練了學生化圖、度量、計算、拼圖的技能,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以前所學的知識和認識往往具有片面性和不完備性,教師可以依此為突破口巧妙引入新課,引起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例如:在講七年級數學《正數與負數》內容時,不妨這樣引入新課:小學我們學過減數不能大于被減數,現有這樣一道題,“青島市某日最高氣溫為10℃,夜晚由于寒流入侵,氣溫驟降了15℃.請同學們求出寒流入侵后的氣溫。”這種通過實際問題與原有知識引起認知沖突,使學生發現原有知識的不完整性,從而對所學新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有些問題雖然學生用已有知識完全能夠解決,由于過程太繁瑣,學生易產生厭煩心理。而新知識正好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這為教師引入新課創造了條件。
如在九年級學習《車輪為什么做成圓的》時,可以這樣引入新課:出示裝有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形、圓形的車輪的汽車,哪種汽車跑的快?這種引入新課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概念,使學生不感到枯燥,從而產生積極的學習興趣。
7.1 從分類的思想角度入手引入新課
在七年級學習《有理數的加法》時,可以這樣引入新課:①兩個有理數相加,這兩個加數的符號有幾種情況?②各種情況下,和的符號與這兩個加數的符號有什么關系?這樣引入新課不僅能使學生接受數學思想的熏陶,更加深刻地領會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品質,而且,還可以啟發學生從不同情況分析問題,克服認知障礙,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廣闊性。
7.2 利用類比思想方法引入新課
在八年級學習四邊形的概念時,可以這樣引入新課,①請學生說出三角形的有關概念②請學生通過類比三角形的有關概念說出四邊形的定義、邊、角、頂點、四邊形的表示等。③四邊形的內角和為多少度?它與三角形的內角和有什么關系?這樣引入新課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運用語言對幾何概念進行表達和概括的能力。
7.3 利用轉化思想引入新課
靈活運用引入新課的方法后會發現,適當的方法不僅能盡快地把學生的思維引入課堂,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而且學生的數學能力,數學素養也將大幅度提高。所以,在新課程改革日漸深入的時候,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今天,靈活掌握新課引入的技巧,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顯得尤為重要。
[1]裴士瑞.“數學文化與數學教學”研究的現狀和反思[D].浙江師范大學,2011.
[2]劉崗.數學學習評價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
(作者單位:青海門源縣第二寄宿制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