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冰
怎樣激發小學生數學課堂學習興趣
王佳冰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我們的教學實踐也充分證明,當學生學習的興趣產生時,就會使之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學生就愿學、愛學、樂學,而且學得活、學得好,就是所謂的“樂學之下無負擔”。
激發 數學課堂 學習興趣
教育心理學認為,興趣是學習的催化劑,是學生從事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它能促使學生萌發出強烈的求知欲,從內心產生一種自我追求,推動他們積極探索,努力攀登,向著自己認定的目標奮進。興趣是一種帶有情感色彩的認識傾向,它以認識和探索某種事物的需要為基礎,是推動人去認識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種重要內在的動機,是學生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有了學習興趣學生就會在學習中產生很大的積極性從而產生肯定的、積極的情感體驗使外在的要求轉化成內在的需求。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從前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學生,學生的才能興味一概不顧,勉強拿學生來湊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這樣的結果只可能是教師教的很多而學生收獲的卻非常少”。因為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師,當學生對于一件事有興趣的時候才會積極、主動地對其進行思考以及探究。數學課上教師要善于利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喚起學生對新知識的好奇誘發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們的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激發起來?!弊寣W生在課堂當中始終保持著一顆對于知識的好奇心以此來引領學生們對于知識的渴望一步步地引領學生們步入知識的殿堂。比如當在教學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西師版教材四.下)這一堂課時教師可以專門為學生準備一堂手工操作課讓學生自己通過對于紙張的拼湊和剪裁在學會一種解題方法的同時能夠融會貫通地學會其他圖形的解題方法,并且牢固地記住究竟該如何算出各個圖形的面積。這一方法的引用就是為了告訴教師們在教學當中不要一味地停留在“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模式當中要結合課本中的內容為學生設計出不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學習當中始終保持著興趣這樣學生們才會愿意學習并且記憶知識也牢固。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說:“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時,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币鉀Q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小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的矛盾,必須多組織學生動手操作,以“動”啟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產生更多的新問題、新想法,活躍課堂氣氛。小學生的自控能力差如果重復單調的練習內容和方法就會使學生煩躁、厭倦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和教學任務的完成。所以教師應及時變換練習方式方法,例如,教完“7的組成”后可以做如下練習:
師:我出2(伸2指)
生:我出5(伸5指)
師:我出3(伸3指)
生:我出4(伸4指)
……
曾經一位數學老師這樣上列方程解決問題(西師版六.上)一課時,出示這樣一道題:“李白街上走,提壺去買酒,遇店加一倍,見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壺中酒,試問酒壺中,原有多少酒?”當看到這樣的數學問題時你還認為數學只是枯燥的加減乘除嗎?原來數學也可以和文學聯系在一起,兼具趣味和韻律美,學生能沒有興趣嗎?
人的思維是從具體到抽象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的。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而數學學科的特點又是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那么怎樣使學生逐步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呢?在課堂教學中采用直觀教具、投影儀等生動形象的教學手段能使靜態的數學知識動態化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學生學到的知識也能印象深刻永久不忘。
聯系生活實際就是注重數學的實用性讓數學貼近生活解決實際問題出發的運用能力。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這個特點盡量聯系實際利用生活中的例子設計問題讓數學走向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數學讓學生明白數學并不神秘,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體現數學的實用性。
例如在教學生們學習“人民幣的認識”這一課中可以讓學生從實際行動中去感知人民幣的各項功能。如讓學生跟著家長去逛一次商場或者去超市購物并且記住在這里面所交易物品的價格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上告訴大家都是怎樣購物的并且讓學生在課上再次模擬購物的過程從實際當中感覺到人民幣的商品功能及其用途把學生的積極性從這樣的體驗當中調動起來。
當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除了上面列舉的方法還有“嘗試法”、“圖片激趣法”“做數學手抄報”等等。小學數學課堂不僅僅只是單調和枯燥,它也是有趣的、有味的、多彩的,去試試吧!
[1]施楠.激發興趣對小學生數學探究能力影響的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4.
[2]徐妍.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D].天津師范大學,2013.
[3]李艷瑩.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教學策略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7.
(作者單位:四川宜賓翠屏區西郊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