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真
摘要:當下,信息技術已經發展到一個較高水平,傳統的會計電算化在形式上已經落后于財務信息化管理。同時由于經濟全球化速度愈發迅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財務信息化必須作為一種新興財務管理模式成為我國企業接軌世界經濟的一種普遍模式。財務信息化相較于傳統的電算化提高了會計工作速率,實現了企業內部控制的價值提升。但是風險與利益并存,財務電算化進化為信息化也意味著企業需要重新改變內部控制部分客觀條件。如何利用財務信息化實現企業內部控制已經成為當前我國部分企業的重大挑戰之一。
關鍵詞:財務信息化;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指企業為了完成經營任務,能保障公司資產完整,保證財務信息真實、經營目標落實,同時確保企業業務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企業內部使用的自我調整、約束、規劃、評價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與措施的總稱。主要方式是根據企業單位原來的工作劃分,而不同工作的劃分就會形成約束和聯結的統一。這種對立與統一的關系看似矛盾,卻能從內部將一個企業筑成一個整體,有利于企業高層對全局的掌握。
財務信息化最早起源于美國。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一家公司就出現了利用計算機的快速計算功能協助財務人員辦公的情況。但是直到90年代美國的Gartner Group公司才第一次提出基于企業流程化的財務信息化資源管理的ERP理論。財務信息化和企業內部控制具有及其緊密的聯系。財務信息化區別于財務手工運算或者財務電算法的重要一點是它可以節省大量的工作時間。從而有利于企業高層擴大內控范圍和提高內控效率。相反持有一個科學合理的內控系統也可以促使企業財務信息化系統的流暢、高速運轉。結合我國目前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也要求每個企業也必須擁有一套較高效率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持續為企業提供精確、全面、最新的財務信息。因此財務信息化可以對企業內控產生巨大影響。在下文中,作者將從資金池(人民幣、外幣和票據池)和財務共享(比如費控系統和影像系統)這兩方面信息化來介紹如何實現企業內部控制。
一、資金池的信息化
資金池是指企業聚集手頭資金建造一個類似于蓄水池那樣的存儲空間。對于國內企業而言,他們需要存儲人民幣和國內企業進行交易,還必須儲存部分外幣參與到國際貿易和對外投資中去。同時針對國內貿易經常使用票據結算的實際情況,構建創新票據管理平臺,對紙質和電子票據進行集中管理和使用。國內企業的資金池一般包括人民幣、外匯和票據池三種,下文將結合A企業實際進行分析。
(一)從集團資金集中管理角度出發
A企業從“加強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業集團資金使用效率為目的,為企業集團成員單位提供統一資金管理服務”的定位出發,規劃公司的資金池建設。未來人民幣資金池將向統收統付的業務模式發展,實現集團“一個賬戶”即財務公司帳戶的資金管控理念,即:一個賬戶“進”、一個賬戶“出”,每日各外部銀行賬戶資金通過系統自動統一歸集于財務公司總賬戶中,日常結算頭寸僅維持在幾億元,實現了集團通過財務公司平臺使資金不落地的循環增值運作。
(二)集團化外匯資金集中管理
外匯資金集中管理能夠幫助國內公司提高外匯資金運作效率、節約結算成本、集中管控匯率風險和規避外匯資產貶值風險等。2016年以來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等黑天鵝事件頻發,國內、外金融環境風云變幻,歐元匯率不穩定,美元保持強勢,特別是從2016年11月4日至2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遭遇十二連跌,通過傳統的遠期結售匯等方式已不能完全規避匯率風險,更加突顯了企業集團開展外匯資金集中管理項目的優勢。
A企業下屬公司眾多,各成員單位獨立核算,自主收付匯,外匯資金余缺,幣種不均從而使集團大額的外幣資產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的劣勢,2015年A企業獲準開展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管理業務。外匯集中管理項目極大地弱化了集團外匯資產離散性的特點,為集團建立了內部交易對沖的匯率風險管控體系,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同時也能充分利用外匯資金池平臺實現集團內部購匯功能,通過集團外匯資金調撥,滿足集團內對外支付外匯的需求,減少銀行購匯,節約購匯成本。
而目前國內先進企業,比如海爾公司,在其財務公司的推進下,集團資金集中管理更是實現了四個飛躍,即:由本地集中向全國集中(收支兩條線等網上銀行)、由本幣現金池向本外幣一體化現金池集中、由境內本外幣現金池向境外多幣種現金池集中。
(三)集團化票據池管理
票據結算已逐漸成為國內企業之間業務往來的主要結算方式之一,企業一般都擁有大量的應收匯票,同時使用商業匯票進行支付結算的體制已經覆蓋各類型各規模的行業.。但是傳統票據管理的模式致使企業要向商業銀行融資,同時閑置大量票據資源。而通過和銀行開展票據池業務可以有效降低票據保管風險,利用資金結算中心統一進行票據期限的錯配盤活企業票據。因此企業可以將票據交予銀行托管,通過使用財務軟件使實物票據結算向電子化票據管理轉化,實現了票據池的集中共享管理,提高了支付效率。今年以來圍繞紙質票據的大案頻發。央行方面發布《關于規范和促進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發展的通知》,這意味著央行已經做出加速電子化票據的戰略決策。企業在規劃資金池建設時也需要考慮到這個未來趨勢,紙質票據存在天然的操作風險,以電子票據的形式代替傳統紙質票據,將會讓票據業務變得可追蹤、更透明,且有利于實現內部控制。
二、財務共享信息化
財務共享服務核心系統平臺所涉及的信息系統主要集中在財務信息系統整體功能框架中的核算層和業務層,主要的信息系統包括財務核算系統、資金管理系統、費控系統、影像管理系統和電子檔案系統。下面作者將主要分析費控系統和影像系統。
費控系統對內控的影響主要是來源于企業對員工的強制性要求。國內企業可以要求每個業務員,只要持有公司指定信用卡消費,數據就自動到報銷系統,省去了業務員的報銷錄入工作量。從財務部門角度鼓勵甚至強制業務員公務消費刷卡。要求企業員工80%的消費必須刷卡,因為刷卡的消費比現金的消費對財務來說真實性更容易辨認,更容易把握。但是有不少員工一開始并不接受他們的方案,一是此種模式在國內尚未完全開展開來,人們更喜歡運用傳統的紙質票務進行消費;二是以發票為主的稅務體制做的還不太完善。有不少有實力的公司開始做此種模式,但還有一些因不信任而不敢采取行動。但國家稅務總局從2015年12月1日起已在全國推行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因此電子發票技術上是不存在問題,主要還是需要人們從觀念上進行改變。因此大力推廣費控系統的信息化,使此種新興模式在網絡上得到更多人的認可(縱觀這幾年,每一種新興事物都是在網絡上先掀起高潮),國稅總局2016年第23號公告,更進一步明確納稅人可以使用的發票種類包括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未來電子發票也會逐漸成為一種趨勢,企業利用國稅電子底賬系統進行內控和風險管控也都不再是困難的事情。
影像管理系統是財務共享服務的重要基礎。電子票據代替票據實物主要是通過電子票據的影像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實現的,解決了紙質票據流轉運問題(放棄傳統的紙質票據而采用電子化票據的流程加以替代。各個板塊之間的財務數據通過使用信息技術交流、處理,減少了紙質票據的運用,節省了成本。)、原始憑證的調閱問題、離岸處理問題、業務處理的分工和效率問題。
系統的核心在軟件,而使用軟件的卻是人。因此我認為要實現對影響系統的風險控制,是否有合適的崗位職責人是關鍵。那如何判斷什么是合適的人呢,需要結合信息化系統和大數據進行分析。人力資源部門應該不斷用模型來測試這些即將進入企業工作的人。在入職測試完成后每年還要進行跟蹤測試,以確定當初測試的真實性。一是為了檢測用人是否正確,二是可以通過數據、經驗積累確定符合你這個崗位是什么樣的人,完善招聘標準。
企業內部控制對企業風險降低、企業精簡有巨大促進作用。為了實現一個可行性強的內控體系,作者從財務信息化出發,通過對資金池和財務管理兩方面的信息化分析論述如何實現企業內部控制,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朱華建.中國企業財務管理能力體系構建與認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3.
[2]俞海芳.基于財務信息化的企業應收賬款內部控制制度案例比較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3.
[3]中國資金管理網.
(作者單位:廈門宏發電聲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