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清斌
【關鍵詞】 “體驗式”教學法;應用;平臺;校本課程;實例
【中圖分類號】 G6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23—00 —01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高度重視學生的核心素養,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在各學科的課程標準中都體現了“體驗”的重要性。“體驗式”教學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過程中通過科學合理的設置,運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和設備,恰當地給學生滲透“體驗”“參與”的意識,能夠引發學生思維的碰撞,激發他們去體驗、去實踐。
一、創設條件,將學習與生活相融合,使學生感受體驗式學習所帶來的樂趣
傳統教學“灌輸式”方法使學生接受的知識是固定的、僵化的、機械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體驗式教學能夠使學生掌握的知識及時有效地與生活密切相連,知識變得更為生活化、具體化,通俗易懂,讓學生在學習中生活,在生活中學習。
思想政治課區別于其他學科最大的特點是其特有的時政性和生活性。筆者所在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制度,很多學生都是住校生,每天能接觸到國家時政和生活信息的途徑和渠道單一,學到最多的只有課本知識,課余生活簡單枯燥。這種現象極大地影響了政治課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為更好解決此類問題,就需要教師積極努力為學生創設讀報學習的空間,留給同學們一定量的自由閱讀的時間,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將學習與生活緊密結合,讓學生在暢游知識海洋的同時,感受體驗式教學所帶來的樂趣。
二、以研究性學習為平臺,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社會調查,將課堂社會化
研究性學習活動是近幾年來我國教育領域著重研究的一項課題,教育部也將高中學生研究性學習活動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納入必修課中,其目的就是培養高中生能夠從自身的學習生活、社會生活中選取有意義的課題,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在學習、研究、探索的過程中發展和體驗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結合這一點,教師可把體驗式教學立足在學生研究性學習上面,通過開展探究性活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社會調查,將傳統課堂社會化,在實踐中促使學生不斷成長。例如,在講解生產與消費這部分知識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課題,即對當前高中生的消費狀況進行調查研究。讓大家參與到課題的調查研究中來,帶著課題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積極探索,認真調查,分析不同群體的消費狀況,從而更好的理解消費的特點和方式,同時也有利于高中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三、開展豐富有效的體驗式活動,使學生從幕后走到臺前,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
在進行體驗式教學中,教師可經常開展一些豐富有效的體驗式活動,真正使學生從沉寂的課堂內走向豐富多彩的課堂外,從幕后走向臺前,成為課堂的主角,不再是課堂的配角。例如開展班級辯論賽,以當前學到的某個知識為背景,創設話題,讓大家去辯論。看似是一場辯論賽,實質上是讓同學們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去分析某個問題,通過分析比較,形成自己的獨特的見解和認知,培養學生獨立判斷某種現象和事物的能力,做出理性合理的決策。再如在涉及到經濟全球化內容的時候,可為同學們舉辦一次模擬聯合國大會,由班級每位同學分別擔任一個聯合國成員國,根據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出現的突出問題,就各自的立場發表見解,最終達成共識。
四、鼓勵學生參與校本課程研發,使學生從學習走向研究,成為知識的研究者和傳承者
校本課程是一個學校自己研發的課程,它集中展示了屬于這所學校的特色與文化。在校本課程的研發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倡并鼓勵學生參與到校本課程的研發中來,使學生獨特新穎的觀點和思想滲透到校本教材中,開發出一本真正屬于學生、適合學生、服務學生的校本課程。例如在我校校本課程《生活中的經濟學》的開發和編寫過程中,學生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他們結合我縣特色農業——高原夏菜,編寫了屬于縣域經濟的一個章節,專門講解我縣高原夏菜的經濟模式,并運用經濟學中的有關經濟原理予以了分析說明,其立意新穎,特色鮮明,為我校校本課程的開發奠定了基本的發展方向。讓學生參與校本課程的研發,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更重要的是能夠使學生從學習跨越到研究,從一個純粹的學習者轉變為知識的研究者和傳承者,這就是體驗式教學帶給我們最大的價值。
編輯:蔡揚宗